評論員/王海
近日,華萊士因旗下門店食品安全與管理疏漏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其于3月1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道歉信,宣布一系列整改措施。這一事件給餐飲行業敲響警鐘,也讓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再次高度關注。
華萊士作為餐飲行業的知名品牌,門店數量眾多,覆蓋范圍廣泛。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似規模龐大、管理成熟的品牌,卻在食品安全上栽了跟頭。從媒體臥底暗訪的情況來看,部分門店存在頻繁修改“效期標簽”、使用過期食材制作餐食以及健康證造假等嚴重問題。這些行為不僅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更是對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嚴重威脅。
在我國,針對食品安全問題有著明確且嚴格的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明確指出,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經營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劑 ,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 ;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華萊士門店使用過期食材這一行為,明顯觸犯了該法律條款,若嚴格按照規定,相關涉事門店及責任人都應受到相應的經濟處罰,情節嚴重的甚至可能面臨吊銷許可證的處罰。
而對于健康證造假行為,雖然沒有直接對應食品安全法中某一條具體的罰款或吊銷許可的條款,但健康證是從事食品行業人員必須持有的證明,用以確保從業人員身體健康,不攜帶可能污染食品的病菌。造假行為違背了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要求,也違反了行政管理秩序,相關部門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對涉事人員進行處罰,如果情節嚴重,可能面臨拘留等處罰。
食品安全是餐飲企業的生命線,一旦失守,就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華萊士此次的問題并非個例,近年來其各地門店就曾多次因食品安全問題被曝光。這反映出其在運營管理方面存在著深層次的漏洞。或許是為了追求快速擴張和低成本運營,導致在門店監管、員工培訓等方面有所疏忽。但無論原因如何,都不能成為忽視食品安全的借口。
此次華萊士在道歉信中表示將涉事門店永久關停,涉事員工予以開除,并開展全國門店30天的衛生自檢、抽查等整改措施,這是其面對問題應有的態度。但僅僅靠這些短期的整改措施還遠遠不夠。企業需要從根本上反思自身的管理模式,加強內部監管體系建設,完善食品安全考核制度,提高員工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職業道德素養。同時,要建立長效的監督機制,確保類似問題不再發生。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次事件也是一個提醒。在選擇就餐場所時,不能僅僅看品牌和價格,更要關注其食品安全狀況。同時,消費者也應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如發現食品安全問題,要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監管部門也應以此為契機,加強對餐飲行業的監管力度,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只有通過嚴格的監管和嚴厲的處罰,才能讓企業真正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如對于多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企業,除了經濟處罰外,還可以采取限制其市場準入、向社會公示不良記錄等措施,讓其為違法行為付出沉重代價。
總之,華萊士道歉事件給整個餐飲行業上了一堂生動的食品安全課。企業要牢記食品安全是立業之本,只有堅守底線,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市場的認可。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而消費者則要提高警惕,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的餐飲消費環境。
責編:李影
審核:劉坤
監制:王占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