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9日星期日,忻州市忻府區中醫院院長助理、醫務科主任張建宏放棄休息時間,驅車近300公里,輾轉忻府區多地至定襄縣某村莊,為5戶出行不便的困難患者送醫送藥、上門復診,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職業情懷。
一通患者家屬來電 牽出特殊“復診計劃”
幾天前,張建宏主任接到一位患者家屬的求助電話。對方表示,家中年邁的母親曾由張主任診治,但因子女近期在外務工,而且老人行動不便,遲遲無法到醫院復查。這通電話讓張建宏意識到,類似情況可能并非個例。他隨即翻閱近期病例,逐一聯系未按時復診的患者,發現多名老人及殘障人士因交通困難或無人陪護被迫延誤復查。
“既然他們來不了醫院,那我就去他們家里!”張建宏當即決定利用周末時間上門復診。他自費購買大米、花生油等生活物資,并整理好診療器械和藥品,規劃了一條覆蓋忻府區多個村莊至定襄縣的某村的路線。
一日奔波五戶家庭 醫患情深暖人心
3月9日清晨,張建宏驅車出發,從城南到城北,從忻府區到定襄縣,逐一走訪5戶困難群眾。在忻府區一處老宅前,一位獨居老人拄著拐杖早早守候在巷口——這位因中風癱瘓的患者得知張主任要來,不顧春寒料峭,執意讓鄰居攙扶到門外等候;當張建宏叩開一戶貼著“光榮之家”牌匾的大門,家中老人緊握著他的手哽咽道:“這么多年,從沒醫生上門看過我這把老骨頭……”
最令人動容的一幕發生定襄縣某村莊:一位八旬老太見張建宏進門,顫巍巍地從炕頭木箱里掏出一小袋草子糕,非要塞給他帶走。“這里離城遠,你們帶著路上吃!”面對老人質樸的心意,張建宏反復推辭近十分鐘才婉拒成功,轉身時卻已紅了眼眶。
診療細節顯仁術 長效幫扶踐初心
在每位患者家中,張建宏細致詢問病情進展,為患者把脈問診、調整藥方,并現場為有需要的患者進行把脈、推拿等中醫治療。針對癱瘓患者,他特意錄制康復訓練視頻指導家屬。
“醫生不僅要治病,更要醫‘心’。”從業22年的張建宏始終銘記這份初心。擔任醫務科主任后,他牽頭推動醫院優化便民服務流程,多次組織義診下鄉活動。此次自發上門復診的舉動,在同事和患者中引發廣泛贊譽。
后記
暮色漸深,張建宏返程時,車載記錄儀顯示當日行程297公里。看著一身疲憊的張建宏主任,讓人心中一陣悸動。那些守候在巷口的身影、緊攥不放的雙手、藏在老舊木箱里的草子糕,共同勾勒出這個春天最溫暖的醫患圖景。
來源:秀容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