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突破500萬的規模達到522萬輛,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到611萬輛,再度超過日本蟬聯世界第一。
從出口規模來看中國汽車工業已經是全球第一,但中國的汽車工業真的如此強大嗎?
中國汽車出口狀況
圖1:中國汽車出口量
中國汽車出口發展起來只是最近幾年的事:
2000年中國汽車出口開始起步,2017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首次超過100萬輛;
2017~2020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基本保持在100萬輛左右的水平;
2020年后中國汽車出口顯著加快,每年的增長幅度都在100萬輛以上,2021年~2024年的汽車出口量分別達到212萬輛、332萬輛、522萬輛和641萬輛。
2023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量最多的國家。
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再度蟬聯世界第一!
圖2:中國汽車出口金額
隨著汽車出口量的增長,中國汽車出口金額也保持了快速增長。
2012年中國汽車出口金額首次超過100億美元,2012~2020年基本上保持在100多億美元的水平。
隨著汽車出口量的快速增長,2020年后中國汽車出口金額也迅速增長,2021年~2024年分別達到345億美元、602億美元、1016億美元和1174億美元。
圖3:中國汽車出口單價
中國汽車出口金額的增長速度高于出口量增速,原因在于中國不僅是汽車出口量保持了快速增長,在汽車出口單價上也一直在上升。
2020年前,中國汽車平均出口單價基本在11000~12000美元/輛之間波動,2019年的汽車平均出口單價是12473美元/輛.
從2020年到2024年,中國汽車平均出口單價從14570美元/輛增加至18315美元/輛,四年里汽車出口單價增長了26%。
2024年中國汽車平均出口單價比2010年高60%,這充分說明中國汽車出口不僅是規模擴大了,而且出口產品也升級了。
圖4:中國進出口汽車平均單價對比
中國平均進口汽車單價和平均出口汽車單價存在巨大的差距,汽車平均進口單價顯著高于平均出口單價,這種格局深刻反映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產業結構和外貿結構。
中國汽車出口的平均單價低于20000美元/輛,反映了中國出口的車型主要是經濟車型。
中國汽車出口的主力是自主品牌,目前中國汽車品牌的知名度還比不上外國汽車企業,中國汽車出口整體上售價較低。
中國進口汽車的平均單價在5萬美元以上,反映出目前中國進口的汽車基本上都是豪華車。
實際上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任何汽車品牌要在中國市場立足僅靠其品牌已經遠遠不夠,在價格上也必須有足夠的競爭力。
我們熟知的豪華車品牌BBA全部都有國內生產基地,而且國內工廠生產的高端車型越來越多,例如奔馳E級、寶馬5系等車型早已實現國產。
現在中國仍然需要進口的汽車主要是售價昂貴的豪華汽車,但這類汽車的進口規模越來越小:2024年中國汽車進口量只有70萬輛。
圖5:中國汽車進出口差額
在2022年以前,中國汽車進出口一直處于逆差狀態,這反映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狀況。
2014年中國汽車外貿逆差金額最大,達到481億美元,當年中國汽車進口數量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2011~2019年,中國每年汽車進口數量都在100萬輛以上,最高是2014年的142萬輛。
2020~2024年,中國汽車進口數量開始低于100萬輛且逐年下降,2024年的進口規模只有70萬輛。
2022年,中國汽車外貿首次實現了69億美元的順差;
2023~2024年,中國汽車外貿順差金額分別增長到557億美元和782億美元。
日本汽車工業出口的啟示
汽車是制造業最高級的產品之一:產業鏈最長、銷售規模最大,汽車中國汽車出口量蟬聯世界第一是巨大的成就。
我們要肯定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成就,但是也不能盲目自大。
對比日本汽車工業,我們要看到自身的差距,看清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含金量。
圖6:日本汽車的全球市場份額
日本和德國汽車工業的競爭力全球最強。
從2000年到2020年,日本汽車品牌的全球銷量從1643萬輛增長至2344萬輛,日本汽車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基本維持在30%左右,長年保持世界第一。
豐田汽車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豐田汽車的年銷售量連續多年超過1000萬輛。
德國汽車的全球銷量和市場占有率不如日本,但是德國汽車在高端汽車上獨步全球。
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等豪華車品牌全部都是德國企業,德國汽車企業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從未遭到挑戰。
圖7:日本汽車全球市場份額
我們對2019年日本汽車的全球銷售結構進行具體的分析。
為什么選擇2019年?
因為2019年是新冠疫情發生的前一年,也是新能源汽車爆發的前一年,代表了傳統燃油車的巔峰。
圖8:日本汽車產地結構
2019年,日本品牌汽車全球銷量達到2853萬輛。
在這些汽車產量中,日本國內生產的產量只有968萬輛,其余1885萬輛是日本汽車企業在海外的企業制造的。
例如一汽豐田、廣汽豐田、東風日產等企業生產的豐田、本田和日產汽車就包含在日本汽車企業的海外產量之中。
2019年日本汽車出口量只有482萬輛,但是日本汽車企業海外工廠的產量高達1885萬輛。
日本汽車工業是全球化的先行者,日本汽車企業給中國汽車企業做了全球化的最好示范。
中國汽車工業雖然出口量超過了日本,但是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的生產規模遠遠不如日本企業,中國汽車企業的絕對規模也遠遠不如日本企業。
圖9:2024年奇瑞汽車銷量和出口量
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量最多的企業是奇瑞,奇瑞出口的汽車高達114萬輛,但實際上這個規模相比日本企業還很小。
2024年奇瑞汽車的銷量只有260萬輛,這個規模與日本三大汽車集團相比還有巨大的差距。
中國汽車出口量雖然連續兩年蟬聯世界第一,但是中國汽車工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汽車企業未來的海外擴張不僅僅是增加汽車出口規模,更重要的是汽車企業要走出去建設生產基地和銷售網絡,如此才能保持繼續發展。
圖10:全球汽車集團銷量排名
相比豐田、大眾、通用等國際汽車巨頭,中國自主品牌的實力還不夠強大,中國汽車企業的銷量規模與國際巨頭仍有巨大的差距。
2024年,豐田和大眾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汽車企業:豐田汽車以1016萬輛的銷量排名全球第一,德國大眾以903萬輛的銷量位居第二。
在全球十大汽車企業中,中國有兩家企業上榜:比亞迪(427萬輛)和吉利(334萬輛),分別位居第5位和第10位。
中國汽車出口規模最大的奇瑞未能進入銷量榜前十位,與第十位的吉利還有將近100萬輛的差距。
圖11:比亞迪和上汽銷量
中國的汽車企業都還十分年輕,以比亞迪、吉利和奇瑞為代表的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實際上就是在最近的幾年發展起來的,以比亞迪為例:
2020年比亞迪的銷量還只有42萬輛,在國內市場的份額都很少。
2021年~2024年,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革命的推動下,比亞迪汽車銷量開始了爆發式的增長,在三年時間就從100萬輛增長至400萬輛以上。
在品牌、全球銷售網絡等方面,中國汽車企業與國際巨頭的差距更大,大多數的中國汽車企業才剛剛走向海外市場。
中國汽車品牌在全球擴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僅是建立海外銷售網絡,將品牌影響力深入人心,在各地建設生產基地都是必須要做的事。
未來五年是中國汽車企業全球擴張的黃金時期
汽車工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所有產業部門中,汽車工業是生產規模最大、產業鏈最長、提供就業機會最多的產業。
我們還是以日本汽車工業為例,在日本上榜財富500強企業名單中,汽車企業一直占據著主要的份額,在日本電子產業衰落后甚至占據著最大的份額。
2005年日本有81家企業上榜財富500強名單,來自汽車產業的企業數量高達10家;
2024年日本上榜財富500強名單的企業數量減少至40家,但是來自汽車產業的企業數量仍然高達8家。
在日本財富500強企業的排名中,豐田長期占據著榜單的第一位,榜單前十的企業還有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
圖12: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
雖然中國的汽車產銷量早已是世界第一,但是中國汽車品牌的產銷量還遠遠不如國際汽車企業,中國汽車企業仍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中國汽車出口量能夠蟬聯世界第一,證明了中國汽車工業在全球的競爭力,中國汽車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汽車工業的技術變革給中國汽車在全球擴張提供了最佳的時機。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等核心技術無法和日本德國的汽車企業相比。
但是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中國汽車企業和日本德國汽車企業的技術位置發生了徹底的改變:中國在動力電池、智能化、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的技術大幅領先日本德國的汽車企業,中國汽車企業從技術追趕者搖身一變為技術領先者!
中國汽車企業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仍然較小,這與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領先是不匹配的,必然會在未來得到改變。
未來5年將是中國汽車企業在全球擴張的黃金時期,中國品牌汽車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將不斷提升,中國汽車品牌的市場份額超過日本和德國都是必然的。
中國國內汽車市場格局的變化已經證明了這一點,2024年中國乘用車市場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50%。
中國汽車工業在全球的擴張必然會壓縮日本、德國兩個傳統汽車工業強國的全球市場份額,導致兩個的汽車工業被迫進行調整。
2024年本田日產合并的傳聞,德國大眾關閉歐洲工廠的新聞都不是空穴來風,這都是全球汽車市場格局演變必然的結果。
2019年,日本汽車的全球銷量是2853萬輛,全球市場份額是31.1%。
未來在中國汽車企業的競爭之下,日本汽車的銷量可能會逐步減少至2000萬輛甚至更低,這會進一步沖擊日本的經濟。
中國汽車工業的前景是光明的,我們正處在上升期。
反觀日本和德國的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之下還能保住多少市場份額,我們將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