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美國紐約,你肯定會想起911事件的主角——紐約世貿雙子大廈,不過它已經成為歷史。除此之外,給人印象最深都就要屬自由女神像了。
好多人都知道自由女神像在美國紐約,她是美國崇尚自由的象征。但也有人不知道的是,她不是美國制造,而是由法國贈送的。
當地時間3月16日,法國籍歐洲議會議員拉斐爾·格盧克斯曼呼吁美國把自由女神像還給法國。
自由女神像于1886年10月28日在美國紐約港入海口處的自由島上落成,是法國送給美國的禮物,以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
美國進行組裝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自由女神像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并認定女神像歸美國政府所有。
除了要求歸還自由女神像,格盧克斯曼還向美國喊話,稱如果特朗普的大規模裁員計劃導致美國的優秀研究人員失業,法國將伸出雙手歡迎相關人士前往法國。
紐約自由女神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針對法國議員的“奇葩”要求,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霸氣回應,差點讓法國破大防!
參考消息網3月18日報道美國白宮17日拒絕了一名法國籍歐洲議會議員提出的讓美國歸還自由女神像的要求,并表示如果沒有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提供的幫助,法國現在可能得“說德語”。
白宮新聞秘書嘲諷法國的時候,德國也是躺著中槍。
萊維特顯然在影射二戰期間美國對法國的“解放者”角色。1944年諾曼底登陸后,美軍與盟軍共同擊退納粹德國,這段歷史被白宮用作“道德籌碼”,暗示法國應對美國“感恩戴德”。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法國面臨的局面,德國發動了對于歐洲的閃擊戰,包括對于法國的入侵,法國沒有進行什么抵抗就直接宣布投降,從而就有了維希政府的成立,一直到盟軍從諾曼底登陸,才讓法國得以解放。
法國在二戰期間的確得到了美國的軍事支持,但美國的援助并非出于單純的道義考量,而是基于其全球戰略布局。戰后,法國在歐洲重建過程中也受制于美國的政治與經濟影響,而今天,美國仍在用過去的歷史功績來試圖壓制法國乃至歐洲的獨立自主傾向。
1945年歐洲勝利日的法國巴黎
自由女神像背后,不僅是簡單的歸屬問題,更是美法關系、政治認同問題!
法國議員的言論表面上看是對美國現行政策的不滿,實際上卻反映出法國對美式霸權主義的長期積怨。
近年來,法國政府在多個國際事務上對美國的單邊主義態度有所抵觸,包括美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主導地位、對歐洲能源供應的影響以及對法國國內事務的干預。
白宮的回應則更顯露出美方的傲慢和歷史敘事的操控。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一番話直接把焦點轉向二戰時期美國對法國的“解放”,試圖用歷史戰功來壓制法國的批評聲音。
然而,這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反而讓外界更加關注美法之間的不平等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