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 沈峰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提到,若人群超重趨勢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成人、兒童超重肥胖率將分別達到 70.5%和31.8%。
3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宣布,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引導醫療機構體重門診建設。作為華南地區首批開設體重管理門診的醫療機構,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沈峰團隊,向我們揭示了科學減重的醫學密碼。
被數字綁架的減重者:
當卡路里焦慮演變為進食障礙
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體重管理門診的電子病歷系統里,27歲程序員小李的診療記錄格外醒目:BMI值為36.2kg/m2(肥胖三級)、進食障礙確診記錄、伴隨輕度焦慮抑郁狀態。這個每天用電子秤精確計量食材、將沙拉醬換算成卡路里的年輕人,最終陷入暴食-催吐的惡性循環。
“大部分減肥的人都需要重建對食物的認知。食物不僅僅是熱量,還代表著你每天需要攝入的營養,它們是維持你健康生活的好伙伴,不是洪水猛獸般的敵人。”沈峰說。
在體重管理門診,因減肥引發的心理問題,或是因心理問題導致的肥胖屢見不鮮。許多患者因外貌焦慮、職場歧視等問題,陷入了“病態減肥循環”。心理壓力已成為減肥患者面臨的一大挑戰。
這里的體重管理門診營養師,不僅是營養專家,還兼任心理咨詢師。據沈峰介紹:“目前體重管理門診每天都會安排一對一的隨訪,患者會在App上記錄自己的數據,包括體重和飲食記錄,并與營養師分享。
由于患者對醫生的信任度較高,依從性也相對較好,這有助于他們更堅定地堅持減肥。部分營養師為了更好地幫助患者,還考取了心理咨詢相關證書,我們也會定期對營養師進行心理知識培訓。”
經過幾個月的專業治療和心理疏導,小李逐漸恢復了正常的飲食習慣,體重也在穩定地下降。
病理性肥胖:
當自律失效,醫學如何破局
18歲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娜娜,BMI是33.2kg/m2,餐后胰島素峰值>2000μU/ml。經過3個月“藥物調控+行為干預”雙軌治療,體重下降12.8kg,胰島素指標下降47%,月經周期恢復正常。
在體重管理門診,病理性肥胖患者并不少見。他們常常被誤解為“不夠自律”,而這些指責往往來自他們最親近的人。激素性肥胖在女性中尤為突出,其中多囊卵巢綜合征和甲狀腺問題都是導致年輕女性肥胖的常見原因。
“肥胖一方面會導致體內激素紊亂,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減肥變得更加困難,這兩者往往是相互影響的。”沈峰主任解釋道。
“病理性肥胖需要醫學的介入。”沈峰強調,體重門診目前采用MDT(多學科診療)模式,整合了內分泌科的藥物調控、營養科的膳食管理、運動醫學科的訓練方案以及心理科的認知干預。
30歲的職場女性劉女士,自幼肥胖,因甲狀腺功能異常、高尿酸血癥及胰島素抵抗等問題前來就診。
“科學減重的本質在于代謝系統的重構。”對于劉女士這類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營養師為她設計了“3+2”飲食節律(定點三餐時間為7:30、12:30、18:30,加上上下午加餐的低GI水果和堅果),以及碎片化的運動方案。經過3個月的生活方式干預指導,劉女士不僅減輕了體重,各項異常指標也得到了顯著改善。
“半年后的隨訪發現,劉女士一直保持著健康的生活方式。雖然她的體重仍超標,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體重也在持續穩定地下降。”
科學減重的系統工程:
從網紅陷阱到終身健康管理
自2020年成立以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體重管理門診已接診了大量患者。數據顯示,患者主要集中在25-50歲的中青年群體,女性占比約 60%,而男性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多數患者因長期久坐、飲食不規律或代謝問題導致體重失控,部分患者還伴有慢性疾病。
“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重視減肥問題,來醫院減肥已經變得越來越常見。以前覺得陌生的事情,現在大家都習以為常。年輕患者通常出于對外貌和健康的雙重考量,而中老年群體選擇來醫院減肥則更多是因為‘三高’等健康問題被迫就醫。”沈峰主任說道。
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許多健身博主提供的減肥教程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提供了減肥的思路,但同時也容易誤導公眾。在門診就診的患者中,不少患者都有過盲目跟隨各種網紅減肥法的經歷,其中極端節食是一個高發問題。
“患者照搬某些網紅減肥法后,出現了低血糖、內分泌失調等問題。在門診接診的案例中,超過60%的患者曾因模仿網絡教程導致健康惡化而來就診。”
真正健康的減肥關鍵在于生活方式的干預。沈峰主任強調,在制定減重方案時,應始終注重平衡減重速度與生活質量。快速減肥雖然能帶來短期的成就感,但往往難以持久,且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建議患者采取漸進式的減重策略,每月減少體重的5%左右為宜。
目前,體重管理門診正通過整合內分泌科、營養科、運動醫學科、心理科等多學科資源,構建“評估-干預-追蹤”一站式服務體系。在制定個性化方案時,首先采用人體成分分析儀精準檢測體脂率、肌肉量等指標,并結合飲食調查、疾病記錄及運動風險評估,為患者量身定制飲食與運動計劃。
飲食方案由醫師與營養師協同設計,在控制熱量的同時確保營養均衡;運動計劃則根據患者的體能和偏好,以中低強度有氧運動結合抗阻訓練為主,以提高代謝效率。
減肥過程中,患者依從性問題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許多患者在初期熱情高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逐漸松懈。
為了改善這一情況,門診推出了定期隨訪、建立患者社群以及“線上隨訪系統”等措施,通過打卡獎勵機制提升患者的參與度,幫助醫護人員及時了解患者的進展,并給予他們必要的支持和鼓勵。
此外,醫保政策對肥胖相關診療的覆蓋情況也在逐步改善。沈峰主任表示,部分肥胖相關的檢查和治療項目已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一般來說,門診的費用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基礎門診費用大約在300-1000元/月之間,具體費用會根據方案的復雜程度進行調整。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