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山消防救援支隊在兩起山岳救援行動中,憑借預先設置的戶外路標條,快速定位被困人員位置,成功實現高效救援。這一創新舉措不僅為被困群眾贏得了寶貴的救援時機,也為登山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雨綢繆,路標條彰顯 “防” 的前瞻思維
近年來,隨著戶外登山熱度攀升,消防部門山岳救援任務也逐年遞增。2024年,房山消防救援支隊共接群眾山岳救助報警38起,成功救助130人。其中,在2024年2月20日營救5名爬野山迷路被困的高中生時,支隊救援人員歷經長達10個小時的艱苦搜尋,才終于找到被困人員。
為破解“定位難、搜救慢”這一救援難題,房山消防救援支隊啟動“山岳救援護航計劃”,在貓耳山、車玉溝、窟窿石、“紅螺三險”、鐵佛寺等熱門戶外登山路線的岔路口、險要路段等,設置了印有“房山消防救援支隊”字樣、救援電話號碼和編號的戶外路標條。截至目前,這些路標條已覆蓋6條主要登山路線,累計設置數量達600余個。與此同時,支隊還組織開展了多次山岳救援演練,不斷提升救援實戰能力。
這些橙底白字的醒目標識,采用反光材料制成,既具備方向指引功能,又能實現精準定位,有效降低了群眾登山迷路情況的發生率。
精準定位,戶外路標條成為“救”的生命坐標
2月22日晚與3月5日下午,房山消防救援支隊連續接到兩起群眾登山迷路被困的緊急求助。接警后,支隊救援人員迅速通過電話與被困者取得聯系,得知被困位置分別在支隊設置的“46號”和“52號”戶外路標條附近。
憑借路標條明確的編號,支隊救援人員快速獲取位置信息,精準鎖定救援路線。尤其是在3月5日下午的山岳救援行動中,當天天氣晴朗,視野極佳,支隊借助無人機高空成像技術,僅用了常規救援時間的一半,就成功解救出被困人員。
房山區消防救援支隊城關消防站站長潘正飛在參與救援后介紹說:“路標條就如同山間的‘定位密碼’,讓我們能夠‘按號找人’,節省了大量的搜索時間。” 一旦發生危險情況,被困者只需報出路標編號,支隊便可通過后臺數據庫調取坐標,極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
“設置路標條是‘防救結合’理念的實踐。我們希望通過精細化管理和科技手段,將被動救援轉化為主動防護。”房山消防救援支隊劉鋒博副支隊長表示。下一步,支隊將持續優化路標條布局,結合無人機高空偵察,定期開展山岳救援拉動演練,全方位筑牢登山安全防線。
安全提示:登山存風險,出行務必謹慎
消防部門在全力守護群眾安全的同時,也特別提醒廣大登山愛好者:登山前務必了解目的地的天氣狀況,避免在惡劣天氣條件下登山;提前熟悉山區周邊的地理環境,精心規劃好登山路線,切勿在未經開發的景區或沒有明顯路徑的地方登山;盡量結伴同行,切勿獨自登山;隨時留意自身身體狀況,適時休息,量力而行;確保通訊工具暢通無阻;嚴禁在山區使用明火或亂扔煙頭,防止引發山火;途經消防路標條時,可記錄編號,一旦遇險及時告知救援人員;倘若迷路,應盡快折回原路或尋找安全的避難場所,并立即報警求助,耐心等待救援。
出 品:北京消防全媒體中心
編 輯:王芳舒、 劉鴻濤
審 核:詹 璐
來 源:房山區消防救援支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