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
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今天是第19個國際社工日
微光成炬 溫暖有痕
我們用星光點亮希望
我們用專業詮釋責任
我們用服務傳遞溫度
“檢察官姐姐,轉眼一年過去了,當初我做錯了事,你們給了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讓我感受到了司法的溫暖和包容,在你們安排給我的三杯茶心理老師和社工姐姐的指導下,我改善了心理問題,還樹立了正確的心態和價值觀......”17歲的小馬(化名)在司法社工的第6次跟蹤回訪后給新吳區人民檢察院辦案檢察官寄來了一封感謝信。
近日,無錫市檢察機關出臺《司法社工參與未成年人檢察服務規范》,深化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全鏈條、一體化提升司法社工助力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質效。值此國際社工日之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檢察藍”如何攜手“社工紅”共繪未成年人保護生動圖景。
鏈接社工資源
讓守護更有力度
無錫市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部門與社工組織密切合作,成立2家青少年權益保護協會,鏈接5個社工組織,目前,全市為未檢服務的專職社工43人,兼職社工77人。在學校、社區、愛心企業、派出所設立觀護基地、未成年人保護驛站、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17個平臺,通過司法社工轉介銜接,將未成年人幫教關愛措施落實到基層環節和組織末梢。與未成年人檢察合作的社工組織通過5A等級評估社會組織1家、4A級4家、3A級2家。
江陰市人民檢察院
該院攜手青少年保護協會,探索“協會+”模式,打造全方面、精細化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全流程服務。
引入專業力量
讓法律更有溫度
與江南大學等高校合作共建,積極引進心理學、社會學等專業人才參與社工工作,全市45名參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司法社工取得國家三級以上心理咨詢師資質。通過組織培訓、技能競賽等形式,提升團隊綜合硬實力,在協助檢察機關對未成年人幫教、矯治、關愛、幫扶等過程中傳遞關懷與溫暖。
惠山區人民檢察院
該院與江南大學法學院、無錫明康社工機構展開合作,組建“檢察+高校+社工+大學生志愿者”幫教團隊,對罪錯未成年人開展定制化的行為矯治、家庭教育、心理疏導和就業幫扶等一站式司法幫教。
探索智慧護未
讓服務更加智能
無錫市檢察機關建立檢察主導、職能部門和社會組織以及社工“三路分流”的閉環式轉介服務體系,優化司法社工服務流程,搭建覆蓋無錫全域的“未立方·錫心藍”數字化平臺集群,鏈接司法社工資源,實現“線上+線下”立體化幫教。
宜興市人民檢察院
該院針對線下幫教頻率不足問題,主導研發“陽羨愛心港之‘青’心向陽”幫教手機端,幫教對象每日打卡學習,社工每日跟蹤關注,檢察官每月督導了解學習情況,配合線下法治課堂、心理團輔等實現立體化幫教。
定制特色項目
讓過程更加高效
檢察機關攜手社工組織根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特點,將未成年人社會服務工作體系按照重點地域、群體、目標等進行拆解,以“項目化”運作方式打造特色服務項目,近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先后實施“澄苗計劃”“青蓮路燈”“家圓童心”“少年蛻變營海豚回歸”等服務項目21個,覆蓋全市4萬余名未成年人。
梁溪區人民檢察院
該院在“海豚之家”針對附條件不起訴考察期未成年人開展的矯治培訓,為每一個考察對象設置了2門公共課程,5門選修課程和1門指定課程,以此來為他們建構起保護自身權益、教育矯治不良行為、預防再犯罪的認知。
開展量化評估
讓幫教更加精準
無錫市檢察機關引入量化評估制度,對未成年人保護社工工作進行科學評價,對司法社工工作落實考核評價機制,按照合作協議嚴格履行職責,做到一案一檔,定期召開研討會,檢查合作進度與質量,完善協作機制。
濱湖區人民檢察院
該院聯合社工組織設計“一檔十表”,落實社會調查、預警評估、方案制定、幫教實施、結果反饋、矯治回歸、幫教回訪等7個環節,配套設計了10份表格和文書,并做到了一案一檔、全程留痕。
未成年人保護
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檢察官攜手司法社工用專業知識,
為迷途青春點亮一盞溫暖的燈!
來源:市院未成年人檢察部
【第2433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