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充分發揮以案明紀、以案釋法的警示教育作用,3月18日,銀川中院組織轄區黨政機關、國有企業干部職工及社會群眾代表共計100余人旁聽官某某涉嫌受賄一案,切實將庭審現場變為“法治公開課”,推動實現“審理一案、警示一片”的社會效果。
以案釋法 敲響廉潔警鐘
案件被告人官某某,10年間多次利用職務便利及職權形成的便利條件,為請托人在工程款撥付、調動工作等方面謀取利益,多次收受請托人財物,涉案金額達115.2萬元。庭審過程中,合議庭圍繞犯罪事實、證據認定、法律適用等展開調查,控辯雙方充分發表意見。被告人當庭懺悔,深刻剖析了自身理想信念滑坡、紀法意識淡薄、僥幸心理作祟的墮落軌跡。旁聽人員全程觀摩,直觀感受到職務犯罪的法律后果和沉痛代價。
沉浸體驗 強化紀法敬畏
此次旁聽活動針對性突出、覆蓋面廣泛,組織寧夏回族自治區專用通信局、銀川市園林局、寧夏第一建筑有限公司等單位“關鍵崗位”干部職工參與,聚焦權力集中、資金密集領域強化警示教育。庭審結束后,法官結合案情開展“庭后一刻鐘”法治宣講,解讀《刑法》《監察法》中關于職務犯罪的規定,剖析“圍獵”陷阱和廉政風險點。
一名參與旁聽的干部表示:“親眼目睹曾經的領導干部站在被告席上,內心深受震撼。這比任何文字、視頻的警示教育都更直擊靈魂,提醒我們必須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p>
長效推進 筑牢反腐防線
公開庭審不僅是司法程序的展現,更是將庭審現場變成法治教育“公開課”。銀川中院始終將司法公開與廉政教育深度融合,持續用好身邊“活教材”,近三年累計組織職務犯罪案件旁聽活動30余場次,覆蓋黨員干部、群眾9000余人次。
銀川法院將持續深化聯動機制,聯合紀委監委、機關工委等部門建立警示教育常態化協作機制,針對不同領域定制“警示套餐”;拓展宣傳形式,通過發布典型案例、制作普法短視頻、開展“送法進機關”等活動,延伸教育效果;強化治本功效,針對案件暴露的監管漏洞,及時向相關單位發出司法建議,助力源頭治理,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貢獻司法力量。
文源 | 刑二庭
審核 | 牟 錦
編輯 | 慕雨芙
責編 | 馬海婷 李玉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