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長期以來作為地球上最穩定的生態系統,一直接納由陸地排入的各種物質。然而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海洋的污染日益嚴重,部分海域環境惡化,并有繼續擴大的趨勢。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的海洋生態環境,我們人類需要控制和抑制海洋環境的污染。
要想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要認識什么是海洋污染,什么是海洋污染物。1970年,聯合國《海洋污染科學問題專家聯合組》定義海洋污染為:人類直接或間接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其中包括河口灣,以致造成損害生物資源,危害人類健康,妨礙包括捕魚在內的各種海洋活動,損壞海洋使用質量及減損環境優美等有害影響。到1982年,《海洋法公約》增加內容,定義海洋污染為:人類直接或間接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其中包括河口灣,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損害生物資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類健康,妨礙包括捕魚和海洋其他正常用途在內的各種海洋活動,損壞海洋使用質量和減損環境優美等有害影響。
海洋污染物則是由人類引入海洋(包括河口灣),并對海洋環境的組成和性質發生直接或間接有害影響的物質。
海洋污染物的種類繁多復雜,如放射性核素、痕量重金屬、無機物、營養鹽、難降解有機氯農藥、油膜等都屬于海洋污染物。自然界中自身存在天然的海洋污染物,如自然油溢帶來的油膜污染物,火山噴發帶來的酸性污染物及大量的灰塵等。相較而言,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對海洋造成的污染危害更大。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有哪些海洋污染物呢?
我們身邊的常見海洋污染物
01
營養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在一些洗衣粉和洗潔精的外觀上都會有“無磷”的標識。這就涉及到海洋污染物中營養鹽的一種-活性磷酸鹽。千禧年前,洗衣粉和洗潔精等洗滌劑中普遍含有能夠有效分解污垢的聚磷酸鹽。由于日常生活中頻繁大量使用含磷洗滌用品,產生富含磷的生活污水會排放到江河和大海中。作為營養性物質,高含量的磷造成水體富營養化,造成大量浮游植物生長,水體含氧量急劇減少從而導致水質變差,水生生態系統受到破壞。近年來隨著地區禁磷、限磷措施的生效,太湖、渤海等水體中的磷濃度明顯下降。除了洗滌劑外,畜禽養殖業和農田耕作中使用的化肥業含有高含量的營養鹽,這也是造成海洋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
海水富營養化發生的赤潮現象(圖源網絡)
02
抗生素
農業和養殖業的發展除了造成高含量的氮磷廢水入海造成污染外,還會向海洋大量輸送另一種污染物-抗生素。抗生素是一類具有抵抗微生物活性的天然、半合成或人工合成化合物,作為廣譜抗菌藥物,大量應用于人類和動物感染性疾病的治療,并經常作為生長促進劑添加于飼料中。那既然是“有益”的藥,為何又能成為海洋污染物呢?由于大部分抗生素無法被人類和動物完全代謝,進入環境中不易發生降解,因而能在環境中保持相對穩定狀態。研究發現,即使水體中的抗生素濃度達到ng/L或μg/L級別也能對水生生物產生毒性。更重要的是,大量的抗生素排放入環境中會誘導產生抗生素耐藥病原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進而通過食物鏈與食物網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在渤海北部海域,能檢測到高達3~6800 ng/L的抗生素,而在黃海南部海域檢測到的抗生素則濃度較低,最高達48 ng/L。
海洋中的抗生素污染(圖源網絡)
03
微塑料
另一個在我們身邊經常出現而又“意料之外”的海洋污染物是微塑料。塑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微塑料又是什么東西呢?微塑料就是直徑小于5 mm的塑料顆粒。根據形成方式,微塑料可分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是人造粒徑小于5 mm的塑料顆粒,女生常用的化妝品和護膚品,還有日用品牙膏、發膠和空氣清新劑等就含有原生微塑料。次生微塑料是由大型的塑料垃圾經過物理、化學或生物的作用等過程而形成,主要來源于合成化纖紡織品的斷裂和大塊塑料的磨損破碎。在日常洗滌過程中,每次清洗可產生超過1900個的纖維進入廢水中。捕魚時漁網的損壞亦是微塑料進入海中的來源之一。
研究發現,微塑料能夠被海洋生物攝食,造成如堵塞其消化器官從而產生飽腹感以及消耗生物儲存能量等危害。由于微塑料的難降解性,進入生物體內的微塑料將通過食物鏈進行生物積累,最終進入人體,對人體產生危害。海洋微塑料中含有一些增塑劑如雙酚A、多溴聯苯醚等化學成分,這些增塑劑具有生物毒性,會對海洋生物系統產生潛在的危害。
此外,由于微塑料具有強疏水性和相對較大比表面積的特征,其能作為載體富集農藥、重金屬和多氯聯苯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從而對生物產生符合毒性效應。微塑料還可以作為攜帶微生物、藻類和蟲卵的載體隨著水流做長距離遷移,在進行生物能量遷移的同事帶來生物入侵等風險。
目前,我國近岸沙灘、表層海水、海底沉積物、貝類以及海鹽中都檢測出微塑料的存在。北海南部翡翠灣檢測到微塑料的含量為6.4*104±19.4*104個/m3;中國香港近岸海水中檢測到微塑料含量為889±~5595±3850個/m3;中國南海海底沉積物檢測到微塑料含量為0~132個/m3。這些數據都說明我國海洋微塑料污染程度較高。
海洋微塑料污染(圖源網絡)
除了上述詳細介紹的海洋污染物,我們身邊的海洋污染物還有石油及其產品、瀝青、有機氯農藥如DDT、病原體污染物等。由于海洋污染污染危害影響面廣,不易及時發現,海洋污染防治起來較為困難。在國家積極推行“綠色海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今天,我們更要重視保護海洋,減少對海洋的污染和破壞。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如“限塑令”、“禁磷”、“禁漁期”等,積極學習環保知識,從日常生活中減少會對海洋、對環境造成污染的行為,更好的保護地球的“藍色”。
一起來關注未來24小時海況預報~
浙江海洋預報
3月18日20:00-3月19日20:00
浙江海域海浪大面預報
今天夜間,杭州灣是1.2到2米的輕到中浪,浙北海域是2.5到3.5米的大浪,浙中、南海域是2.2到3.2米的中到大浪,到了明天下午,大面海域將會減小到輕到中浪的水平。
浙江所屬海域的風浪較大,中小型船只出海請注意安全。
濱海旅游區預報
明天,5個濱海旅游區的浪高在1.8米以上,都不適宜海上垂釣和游覽。
足不出戶了解更多海洋資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浙江海洋預報網 (www.zjocean.org.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