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國第一才女”,是徐志摩永遠追求不到的白月光。
為了心中最完美的愛情,她嫁給了一個志趣相投的男人,并追隨他游走在深山古寺,攀爬于墻頭房脊。
這樣純粹的愛情,讓無數的后來者都羨慕不已。
可生活有的時候并不只是表面的光鮮,神仙眷侶也有理不清的家宅瑣事。
徐志摩求而不得的女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相信只要是讀過書的人,沒有人不熟悉徐志摩的這首《再別康橋》。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要論詩人,徐志摩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
但鮮少有人知道,徐志摩在二十四歲之前,對詩歌的創作熱情幾乎為零。
他之所以后來成為了聞名世界的大詩人,都是因為在英國邂逅了一個精靈般的女孩。
這個女孩就是“人間最美的四月天”——林徽因。
林徽因雖然祖籍福建,但卻出生于浙江杭州。
在溫婉水鄉長大的她,從小身上就帶著一股別樣的雅致。
上世紀初的時候,林家是福建有名的書香門第,家中的子孫,隨便拿出一個來,都能識文斷字,引經據典。
林徽因5歲時候的啟蒙,就是由姑母林澤民教導的。
1914年,10歲的林徽因跟隨祖父還有父親定居于北京,兩年之后,她被父親送到了英國教會辦的北京培華女中就讀。
從女校畢業后,16歲的林徽因跟隨父親開始游歷歐洲。
這一次的游歷之旅不但讓林徽因對建筑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還讓她認識了一個風流倜儻的男人。
這個男人就是金庸的表哥徐志摩。
當時的徐志摩已經和張幼儀結婚5年,并育有一個兩歲的兒子。
但在見到林徽因的那一剎那,徐志摩還是無法自拔的深深淪陷了。
為了能夠追求到這個精靈一般美麗的女孩,徐志摩不但開始創作詩歌,接連不斷的給林徽因寫情詩,還跟自己的發妻離了婚。
雖然在心中非常欣賞徐志摩的才情,可面對徐志摩熱情的追求,林徽因一直都沒有接受。
一年之后,林徽因跟隨父親回到了國內。
放不下她的徐志摩匆匆就結束了自己的學業,也跟著回了國。
回國不久,徐志摩便拉著林徽因等人創立了著名的“新月詩社”。
1924年泰戈爾訪華期間,徐志摩和林徽因兩人作為翻譯,天天的朝夕相處。
按說他們兩人郎才女貌,最終走到一起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林徽因和徐志摩在一起的時候,并沒有最終捅破那層窗戶紙,兩個人最終只能遺憾的擦身而過。
林徽因究竟有沒有真愛過徐志摩,這一直都是文學界爭論不休的事情,就算到了今天,這個問題依舊沒有準確的答案。
陪泰戈爾走訪中國的時候,徐志摩曾寫過一首詩:
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哎!”
用這首詩來描述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糾葛,也許是最恰當不過的。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和徐志摩一樣,梁思成第一次見到林徽因的時候,也被她的風采深深的吸引住了。
只不過梁思成沒有徐志摩那樣的才情,寫不出精彩的情詩。
三個人走到一起的時候,他的話語權是最少的。
雖然經常淪為陪襯,但比林徽因大三歲的梁思成知道,有的時候說的太多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因此他總是默默地陪伴在林徽因的身邊。
為了能夠博得林徽因的歡心,梁思成甚至迷上了建筑學,每天都向林徽因討教建筑方面的知識。
當一個男人為所愛的女孩做出如此改變的時候,女孩很難不被感動。
1924年,被梁思成打動的林徽因默認了兩人之間的關系,一起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學習。
在異國他鄉,兩個志趣相投的年輕人感情越來越好。
1928年,林徽因接受了梁思成的求婚。
結婚以后,她們兩個重新來到了歐洲,開始考察歐洲的古建筑。
那段歲月,是林徽因最難以忘懷的,就連睡夢里面都充滿了開心和幸福。
1928年8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回到了國內,開啟了他們長達15年的建筑生涯。
這15年期間,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走了190個縣,對2738處古建筑進行了調查。
現如今我們在書本上看到的許多古建筑模型圖,其實就是他們夫妻兩個用筆一點點復刻出來的。
在山西考察一些古代廟宇的時候,兩個人經常夜宿荒山。
那段時間里,白天他們四處探訪,了解各種建筑的奧妙之處。
晚上趁著月光,兩個年輕人在篝火旁邊整理筆記,暢所欲言,驚嘆古人的精湛技藝。
林徽因身體一直都不好,患有肺疾,這種惡劣的環境對她的身體傷害很大,但她卻一直都甘之如飴,無怨無悔的陪伴著梁思成。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后,因為工作的原因梁思成經常出差在外,北京只有林徽因一個人固守。
那段時間她不但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還要整理丈夫帶回來的書稿和筆記,每天都特別辛苦。
由于當時的局勢越來越差,1940年的時候,梁思成動用關系把林徽因和孩子們接到了四川,一家人窩在低矮破舊的農舍里面生活。
可能是不習慣那邊的氣候,林徽因的肺疾到了四川后越來越嚴重。
可就算躺在病榻上,她也沒有停止工作,一直都為《中國建筑史》這本著作搜集整理各種資料。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部著作傾注了林徽因全部的心血,她的身體就是因為整理這部作品的資料而累垮的。
抗日戰爭勝利以后,林徽因一家人重新回到了北京
為了維持生計,林徽因開始接一些設計的私活,當時清華大學的教師住宅就是由她親自設計的。
子女眼中的背叛者
林徽因是一個堅定的愛國主義者,1949年當她接到國徽設計任務的時候,她直接住在單位上,每天都廢寢忘食的畫著設計稿。
1950年,46歲的林徽因被特邀參加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
會上,林徽因等人的設計方案得到高票通過,被定為新中國的國徽。
后來經由周總理提議,她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
“城墻公園”的設想就是她在這一年提出來的。
1951年,重病在身的林徽因聽友人提及,說曾經輝煌一時的“景泰藍”工藝即將全面停產。
為了把這種傳統的技藝保護下來,林徽因拖著病軀深入工廠做研究。
由于要和多種化學原料打交道,所以每次到工廠車間的時候,林徽因咳嗽的都特別厲害。
一起忙這件事情的高莊、莫宗江等人不忍心看她這么難受,都勸她回去休息,但她總是搖頭拒絕。
1953年5月,北京市面臨著發展的迫切問題,很多古建筑都面臨被拆除的命運。
這是身為建筑師的梁思成夫婦最不愿意看到的。
為了保護這些古建筑,梁思成和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吳晗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林徽因自然是無條件支持自己丈夫的,因此在不久之后的一次同學聚會上,她和吳晗也當面爭吵了起來。
受這件事情的影響,林徽因的病情開始快速的惡化。
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林徽因不愿意在病榻上飽受折磨,在最后的日子里面,她拒絕吃藥治療。
1955年4月1日,這個集才情和美貌于一身的女子在北京同仁醫院病逝,享年51歲。
愛妻病逝以后,梁思成非常的痛苦,一度把自己關在家中,誰都不愿意見。
但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林徽因去世七年之后,他卻不顧子女和朋友的反對,執意娶了小自己27歲的林洙為妻。
林洙是梁思成的學生,在梁思成最痛苦的那段時間,正是林洙細心的照顧,讓他逐漸的走出了喪妻的影響。
在梁思成看來,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在女兒梁再冰和兒子梁從誡眼中,父親梁思成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背叛者。
在梁思成結婚的這天,林洙準備要替換掉林徽因的遺像。
這是梁再冰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她和林洙發生了激烈的沖突,激動之下還抽了林洙一個耳光。
這個過激的舉動自然是惹來了梁思成的不滿,他臉色難看的說了女兒幾句。
當時已經26歲的梁再冰氣的直接哭了起來,從此除非迫不得已,她都不愿意再回自己的家中。
梁從誡完全站在自己姐姐一邊,對父親的所作所為也非常的不滿。
1969年離婚之后,他把兒子梁鑒交給了妻子撫養,并讓他改姓周,取名叫周志兵。
這個孩子可是梁思成的長孫,但為了給自己的母親出一口氣,梁從誡還是做出了這個匪夷所思的決定。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病逝于北京,他和子女之間的矛盾也就此煙消云散。
梁從誡
林徽因的后人們
和梁思成結婚以后,林徽因一共給梁思成生了兩個孩子。
其中姐姐梁再冰是1929年出生的,弟弟梁從誡則出生于1932年。
梁再冰從小就是在母親的教導下長大的,所以她的性格深受林徽因的影響。
從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之后,梁再冰到新華社當了一名記者,和丈夫余杭一起常年在國外工作。
1991年退休之后,梁再冰一直都在整理父母生前的書稿。
2004年林徽因誕生一百周年的時候,她曾專門到清華大學做演講,深情懷念了母親的一生。
現如今96歲高齡的梁再冰身體依舊健朗,每天都還堅持鍛煉。
梁從誡小時候非常崇拜自己的父母,長大后也想要走建筑這條道路,只可惜當時他以2分之差沒有考上清華大學建筑系。
最終梁從誡退而求其次,選擇上了北京大學歷史系。
因為學識淵博,梁從誡曾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擔任編輯。
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國外的百科全書訪華團曾兩次來我國拜訪鄧小平同志。
當時給鄧小平同志做翻譯的,就是梁從誡。
1988年梁從誡辭去公職后,一直都致力于民間環境保護活動,還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完全民辦環保組織“自然之友”。
2010年10月28日,梁從誡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9歲。
梁從誡雖然當初把自己兒子的名字改成了周志兵,可周志兵的女兒在成年之后,重新又把自己的姓氏改回了“梁”。
并給自己取名叫梁周洋。
和低調的父親不一樣,梁周洋因為從小就在美國長大,性格非常的張揚。
她改名的第一時間就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說自己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曾孫女。
她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的身份就不用說了,外曾祖父也是中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北大曾經的校長趙培源。
有這樣得人脈做鋪墊,梁周洋的人生道路走的異常的順遂。
27歲的時候,她就已經加入世界政策協會,開始在金融圈嶄露頭角。
28歲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的時候,梁周洋是學校聯合國研究部研究員,經常和住聯合國的大使們交流。
2013年她還沒有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就已經創辦了宇洋國際,當上了大公司的掌舵人。
同年,她還拿到了牛津大學Sa?d 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2014年4月,梁周洋成為首位 “聰明旅行家”。
2019年,才36歲的梁周洋成立了良之家族辦公(中國),正式開始運營資本,成為了政商兩界赫赫有名的女強人。
現如今不管是投資領域還是環保領域,梁周洋都混的風生水起,在2024年5月的時候,她更是進軍影視行業。
中國有句老話:選夫不好毀一生,娶妻不賢毀三代。
一個知書達理,明辨是非的好母親真的是可以影響三代人的,林徽因后人的故事,就非常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