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文能夠給你帶來較好的閱讀體驗,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支持一下小編,創作不易,感謝支持!
黃永勝
1983年,已經出獄兩年的黃永勝將軍躺在病床上,看著病床前的兒子,他唉聲嘆氣地說到:
“如果羅榮恒元帥沒有那么早去世,事情說不定不會變成后來那個樣子,我也不一定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br/>
此時羅榮恒元帥已經逝世多年,距離那個特殊年代也已經過去好幾年了,知道自己已經時日無多的黃永勝將軍,終于向家人說出了埋藏在心里多年的話,真是令人無比唏噓。
羅榮恒
盡管暮年的黃永勝將軍心中有悔恨和遺憾,但是過去的已經過去了。
如今回頭再看那個特殊年代,還有這些曾經為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賢們,他們精彩紛呈的一生無不讓大家感慨良多。
黃永勝和羅榮恒深厚的友誼
黃永勝與當時的大多數革命志士一樣,他從小便生活在一個貧困潦倒的家庭中,父母長輩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耕作了一輩子,也被地主豪紳欺辱了一輩子,一家人常常吃不飽飯。
但和當時大多數農民家的小孩不一樣,黃永勝面對惡勢力從不低頭,他從不怕別人欺辱他,時常和人打架,所以從小就養成了爭強好勝、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無獨有偶,黃永勝在小時候意外獲得了幾本軍事書籍,好奇的他很快便沉迷了進去,時常在腦海中浮現出自己運用兵書上的知識指揮大軍破敵的畫面。
尚且年幼的他不會想到,正是這次軍事啟蒙,讓他日后走上了行軍打仗之路,成為未來戰功赫赫的將軍。
1927年,此時的中國大地風雨飄搖,老百姓食不果腹,一片水深火熱的景象,從小便立志參軍報國的黃永勝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工農紅軍,正式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不久秋收起義爆發,黃永勝跟隨工農紅軍的大部隊在井岡山會師,在那里,他正式結識了后來著名的羅榮桓元帥。
黃永勝第一次見到羅榮桓時,只見羅榮恒一副書生模樣,彬彬有禮,一看就是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讀書人,這讓從小便沉迷于軍事書籍的黃永勝十分想親近他。
那時候羅榮恒和黃永勝都是從基層開始干起的,兩人身世又相近,很快便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大家都知道革命事業是異常艱辛的,沒有人知道自己哪一天會犧牲,而對未來充滿斗志的羅榮恒和黃永勝卻從不退縮,始終嚴格要求自己。
一開始,黃永勝真的以為羅榮桓就是個柔弱的書生,負責文秘工作。
可后來隨著二人的交往加深,黃永勝發現羅榮恒在戰斗中不懼死亡,始終沖在最前頭,一下子顛覆了黃永勝對他的看法,原來羅榮恒也是一位驍勇善戰的斗士。
后來在一次重要的攻城戰役中,羅榮桓和黃永勝二人并肩作戰,面對當時戰場上的危急情況,羅榮恒身先士卒地拿起爬梯往敵方墻樓上爬去,頂著敵人的密集火力攻擊,作戰勇猛的他成功扭轉了戰局。
盡管羅榮桓受傷了,但是這場重要戰役卻取得了重大勝利,從此黃永勝對這位“書生將軍”更是敬佩不已。
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并肩作戰,讓二人在戰場上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大老粗”黃永勝時常向“大書生”羅榮桓請教各種問題。
盡管二人是好朋友,但羅榮恒也經常會“不顧面子”地指出黃永勝做錯的地方,黃永勝也虛心地接受羅榮桓的批評和指正,在二人的帶領下,軍隊建設搞得有模有樣。
有一次黃永勝的手下做錯了事,黃永勝十分生氣,直接揚起手想要打他,好巧不巧羅榮桓路過了這里,看見好兄弟氣急敗壞的模樣,趕緊走上前去制止了他。
他對黃永勝狠狠地說到:
“組織上說過很多次了,教育士兵要學會以理服人,不能動輒就動手打罵戰士們,要對他們講道理,只會打罵是不能讓人進步的,你回去后好好想一想你是不是做錯了?”
聽完好友的話,黃永勝羞愧地低下了頭,他明白自己做錯了,在他心里“大書生”羅榮桓的道理是值得他學習地,他對于羅榮恒一向很信服。
黃永勝
于是趕忙向手下道歉,看著總是愿意虛心請教自己和接受自己批評的黃永勝,羅榮恒十分欣慰地笑了笑。
在之后的日子里,羅榮恒時常細心地教導黃永勝這個“大老粗”,讓他避免了很多錯誤,可是黃永勝卻本性難移,在后來的那段特殊年代里,沒有羅榮恒在身邊的黃永勝最終犯下了彌天大錯。
犯錯入獄
新中國成立后,曾立下過赫赫戰功的羅榮恒被授予元帥軍銜,黃永勝軍銜為上將。
羅榮恒知道黃永勝的那個脾氣,他曾多次提醒他到:
“你要好好改一改你這性格,尤其是你現在已經身居高位,做人做事更應該謹慎小心,否則將來會吃大虧的。”
黃永勝卻毫不在意地回答道:
“這不是有你在我身邊嗎?不用擔心,你也知道我性格就這樣,到時候你提醒我就是?!?br/>
羅元帥苦笑著搖了搖頭,只好作罷,此時的黃永勝不會想到,羅元帥一語成讖,未來的他將因此犯下大錯。
1963年,羅榮桓元帥在因病逝世,黃永勝永遠失去了自己的這位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以后就再也沒有人在身邊提醒他、批評他了。
黃永勝
追悼會上,黃永勝痛哭流涕,羅帥的逝世讓他心如刀絞。
回想著過去二人間的點點滴滴,黃永勝思緒萬千,他真情實意地哽咽道:
“在我二人過去的日子里,羅帥對我的批評和教育,讓我獲益匪淺,他對我的教導,我一輩子都難以忘懷,沒有羅帥,就沒有今天的我?!?br/>
然而沒過多久,黃永勝終于還是忘記了羅榮桓元帥在世時對他的諄諄教誨,一步踏錯導致犯下滔天錯誤,以至于他到了暮年之時悔恨不已。
1971年著名的“林彪事件”爆發,林彪曾與黃永勝有過溝通。
事后,在相關人員審問的時候,黃永勝說道:
“我根本和林彪沒有任何關系,我從來沒有參與過任何計劃?!?br/>
后來經過多方調查取證,黃永勝是有參與過該事件的。
之后,黃永勝和其他犯案人員被關押在監獄中多年。
暮年黃永勝懷念羅帥
經過最高法的多次審判,黃永勝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八年。
黃永勝
判決結果出來后,黃永勝在法庭上不禁淚流滿面。
作為革命老英雄,原本可以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卻因為一時糊涂犯錯,而今鐐銬加身,世人又將如何看待自己,這讓黃永勝備受打擊。
好在國家還念及舊情,考慮到黃永勝等人過去為黨和國家作出的功勛和貢獻是不可抹去的,而且又年事已高,因此將他們關押在了特殊的干部監獄。
他們在監獄中的待遇和生活遠遠不同于其他普通的監獄,他們每日的伙食餐飲都有不同于其他犯人的特別標準,甚至有時候還會給他們提供水果,關押他們的監獄房間的空間也比其他犯人的房間要大不少,甚至還給他們每個人單獨配置了衛生間。
可見黨和國家對這些犯了錯誤的老戰士們也是非常關心照顧的,但是按照規定他們依舊要在監獄中接受勞動改造。
隨著時間的推移,監獄生活逐漸磨平了黃永勝銳利的棱角,他漸漸變得每天愁眉苦臉,也變得不愛與人交談,沉默寡言的他開始沉迷于書籍當中,仿佛回到了年輕時沉醉于書中的樣子。
他時常把監獄配發的書籍和報紙拿出來反復閱覽,細細品讀書刊中的意思,讀完后,他會發呆望著頭頂,思緒仿佛回到了年輕時第一次看到書時的場景,又仿佛回到了那個和“大書生”羅榮恒探討書中知識的美好時光。
每當想到這,他就會眼泛淚光,后悔自己為什么沒有聽從羅帥的忠告,導致最終犯下如此過錯,他心想如果羅帥還活著的話,那么那個時候一定會批評勸阻他的,他是不是就不用像如今這樣了。
監獄中苦悶的生活和對他精神的打擊逐漸搞垮了黃永勝的身體,這位已經遲暮之年的老人患下了大病,不得不申請保外就醫。
國家考慮到他曾經為中華民族立下的汗馬功勞,便同意了他的請求,將他和夫人子女安排到了青島療養。
1981年,黃永勝被釋放出獄,終于結束了他的監獄生活,而他的身體健康狀況又進一步惡化了。
在療養期間,黨和國家多次派人來看望他,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起居,希望他們能夠安度晚年。
和家人重聚的黃永勝此時已經失去了曾經的風發銳氣,成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老人,只是他有時候會想起曾經的那段輝煌時光,不免哀嘆不已。
他有時候會給孫子孫女說起自己曾經在戰場上和戰友浴血奮戰的傳奇故事,也會經常和他們講自己和羅榮桓元帥并肩作戰的深厚友誼和他們間的那些趣事。
可惜好景不長,僅僅兩年后,黃永勝的病情就已經惡化到了最為危急的地步。
1983年的一天,黃永勝躺在病床上,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他望向病床前的兒子,然后唉聲嘆氣地說到:
“如果羅榮恒元帥沒有那么早去世,事情說不定不會變成后來那個樣子,我也不一定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br/>
他終于明白羅帥對他的忠告是多么的真情實意,羅帥在過去那些年里對他的幫助也是無可替代的,暮年老人對自己過去的悔恨和對羅帥的懷念真是令人無比唏噓。
不久,這位老人就帶著悔恨的淚水和對戰友的懷念離開了人世。
結語
羅帥和黃永勝間亦師亦友的真摯情感令我們慨嘆不已,如今黃永勝他們的功過是非也隨著歷史長河的飛逝難以評價,但他們為國家和人民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是永遠也無法抹掉的,他們依然是為新中國立下過汗馬功勞的英勇戰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