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白先勇說,《紅樓夢》里有翻不完的人生密碼。
此話不假。
在中國,沒有哪一本書能超越紅樓夢內蘊豐富,博大精深。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職場如何打怪升級、婚姻婆媳妯娌如何相處,如何教育子女,人際交往、堪破世情人心,洞悉家族興衰,中國人情社會立身處世的方方面面一一道盡。
想要過好這一生,讀好一本《紅樓夢》就夠了。
圖:《紅樓夢》劇照
它是中國最偉大的古典小說,人情小說的巔峰,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大到中國儒釋道、古代社會、飲食文化、園林建筑美學、文化藝術;小到為人處世、人心人性、情義、貪嗔癡、修身、齊家……無所不包。
董卿稱,如果一生只讀一本書,那一定是《紅樓夢》,它是最有味道的一本書。
白先勇直呼:讀過紅樓的人和沒有讀過的人,人生中有些東西是會不一樣的。
講真,紅樓夢讀來易讀懂難,內蘊深不可測,文化蔚為大觀,想真讀懂實屬不易。
常人想要一次讀懂讀深紅樓夢,那一定要讀紅學大家都仰仗的人——脂硯齋。
脂硯齋是誰?
有人說他和曹雪芹就是同一個人,有人認為脂硯齋是原著史湘云的原型,還有人認為紅樓夢是他與曹雪芹共同完成。
周汝昌等一眾紅學大師認定,他是曹雪芹最親近的人。
他是紅樓一夢的親歷者,見證過張愛玲一生想知曉的大結局。 他曾在大觀園生活,曾與鳳姐一起聽過戲!(“鳳姐點戲,脂硯執筆”) 他和曹公一起創作,《紅樓夢》從手抄傳世始,便有他的點評。
曹公尚在世時,《紅樓夢》的書名其實一直叫作《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脂評本”不僅是歷史上最早的版本,還是公認最貼合曹雪芹原意的紅樓版本,豆瓣評分高達9.8!
因原版軼失,后來高鶚續后四十回、中國紅學興盛、87版紅樓夢電視劇,無不仰仗過他的脂批本。
胡適將脂批孤本借給周汝昌,周當年靠讀脂硯齋批評本,成為一代紅學大家。
如今市面所有解讀紅樓的書,無不取源于脂硯齋批語。
可以說,不讀脂批本,不懂真紅樓。
就算看過三遍紅樓,看了脂硯齋批評本都會感慨從前白讀了!
而今天推薦的年度重磅之作《脂硯齋批評本紅樓夢》,非常值得入手!
由古籍元老出版社岳麓書社出版,底本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八十回甲戌為底本,綜合庚辰本補充、底本權威。
不僅集齊了十多個版本中所有的脂硯齋評語,還綜合了俞平伯、陳慶浩、朱一玄扽紅學大家的研究成果,嚴苛考究。
戌本(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簡稱“甲”)
己卯本(乾隆己卯四閱評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簡稱“己”)
庚辰本(乾隆庚辰四閱評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簡稱“庚”)
蒙藏本(蒙古王府藏《石頭記》,簡稱“蒙”)
靖藏本(楊州靖氏藏《石頭記》,簡稱“靖”)
列藏本(《列寧格勒東方學研究所藏《石頭記》,簡稱“列”)
甲辰本(《乾隆甲辰夢覺主人序《紅樓夢》,發現于山西,簡稱“晉”)
楊藏本(楊繼振藏《紅樓夢》,簡稱“楊”)
無論是研究的陣容,還是評語的全面性,這樣的珍寶,當年周汝昌、鄭振鐸都未得一見。
而且它還藏有國寶!
每一冊開篇都有國家一級文物孫溫繪紅樓夢,高清呈現,不用去博物館就可在家細品國寶!
沒完,還有大量珍貴復古繡像畫,隨文相配,輔助理解。
再次,紅樓夢中人物復雜,大觀園盛況難以想象,它貼心配有紅樓夢中人物關系脈絡圖和孫溫繪的大觀園,清晰了然,讓你細細咂摸。
不光內容權威難得,而且裝幀和設計都是家藏級,也處處盡顯精良。
全三冊,封面還有繡像版,函套選用孫溫繪紅樓中經典場景,盡顯紅樓神韻!
這套傳家版紅樓夢,只需不到百元的價格,就能將鄭振鐸、周汝昌都未曾得見的珍寶,國家一級文物放在家中!
不了解紅樓你不知,能一閱全評脂批本,是無數紅學大師的心愿。
他的石頭記批評本,是最符合曹雪芹原意,紅學研究首本書。
唯美艱深的詩詞歌賦、看不懂的隱喻、復雜的人物關系,他一語道破。
林黛玉的償淚之債、適用當代的寶釵式世故、“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人世難定,他絲絲剖盡。
可謂將曹雪芹的紅樓原貌精準呈現:
比如《紅樓夢》第八回,賈寶玉跑到梨香院看薛寶釵,正閑話時,林妹妹來了。 ◎ 程甲本里寫到“丫頭喊林妹妹來了,只見林黛玉搖搖擺擺地走進來”。 ◎ 而脂批本上寫的是“只見黛玉搖搖地走了進來”。
張慶善說:“‘搖搖擺擺’不像林妹妹走路的樣子,‘搖搖’更美,表現了女人的形態。”
幾字之差,黛玉形象天壤之別,可見選對版本,讀紅樓句句入魂。
《脂評本》最接近《紅樓夢》原初的樣子,且版本只評曹公的前八十回。
他在曹雪芹原稿上加批語,他深悉每個細節,角色性格及命運,他對大觀園布景與專業術語的解讀,最能闡釋曹公原意。
不僅有對曹雪芹生平和家世背景的揭示——
第一回癩頭僧指著甄士隱大笑,其所念的詩句第第三句"好防佳節元宵后",批語提示曹家的往事,曹家正是雍正六年元宵節前被抄家。 第十六回前總批:"借省親事寫南巡",點康熙六次南巡,四次駐江寧織造曹家;
還有對小說情節的引申補充,及八十回后的結局披露——
如"元、迎、探、惜"是"原應嘆息"之意;"霍起"是"禍起";"嬌杏"是"僥幸";"凡鳥"則合成一個"鳳"字等等; 如十八回元春點的劇目《乞巧》,批云“《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暗示元春的死;第二十二回評元春燈謎,指其“壽不長”;第二十三回,二十九回,多次暗示林黛玉因“淚盡歸天”; 如金陵十二釵正冊的詩句:賈探春“遠適不歸”,惜春過著“乞食”的化緣生活;
沿著脂硯齋版,你能讀到真正的紅樓夢結局。
這些揭示內幕性的提示。若不是脂硯揭示,讀者是很難讀出來的。
更別提紅樓夢中人物性格、行為舉止,服飾配飾內蘊,以及處世人際關系的點破。
如,寶玉夢入太虛幻境,描寫秦可卿的室內陳設,每一個陳設皆寓微意。何處睡臥不可入夢?而必用到秦氏房中,其意皆在脂硯齋點評中有說。
秦可卿究竟是什么身份? 林黛玉家的財產究竟到哪里去了?真的給寧國府了? 林黛玉和北靜王到底什么關系? 寧國府與曹雪芹家世究竟有和關系? 元春到底是怎么死的?為什么省親在凌晨?
世人關于紅樓夢中的諸多謎團,都能在脂硯齋筆下尋得答案的蛛絲馬跡。
不光故事情結,內理深意,還有創作藝術。
“回風舞雪”“橫云斷嶺”“草蛇灰線”的結構論,“暗伏淡寫”“淡隱法”擴大小說容量,造成縱深感,表達多層內涵的筆法,都有助于我們精準理解紅樓夢。
專業名詞、物品和術語,大觀園的結構,人物關系,出場順序,所用筆法,每一句每一構造深意,紅樓詩詞的真正含義……近3000條評語,一一點破。
書中評語是用紅色楷體字排版,各本眉批以紅色字排列在內欄,以區別于原著原文正文。
脂硯齋的隨文評點,就像是園林中的匾額、碑刻,在我們游玩觀賞的途中,它或是湊趣,或是提點,或遙指前路,能叫人從多種角度領略到其中暗藏的絕妙之處。
讓人直呼,唯有讀過脂評本,才算真讀過紅樓夢!
1989年《孫溫彩繪紅樓夢》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如今收藏在大連旅順博物館。
數十年才展覽一次,常人親眼細看一次,實屬不易。
而這套傳家版《脂硯齋批評本紅樓夢》更是高清復刻了這稀世瑰寶。
寶黛初見、史湘云醉臥芍藥茵、黛玉葬花、劉姥姥進大觀園、寶釵撲蝶、晴雯撕扇……書中場景,如臨其境。
畫中山水人物、樓臺亭榭、園林園藝、室內呈設、服飾頭飾、珍禽走獸、舟車橋輿……包羅萬象,紅樓世界從此有了具象深刻印象。
每一個處都可以放大仔細品,全是細節,全是故事。
弱柳扶風的林黛玉、面如銀盆的薛寶釵、粉面含春的王熙鳳……人物形象躍然紙上,筆觸細膩到頭發絲都清晰可見,不愧大師手筆!
讓人直呼如劉姥姥進大觀園,眼花繚亂,嘆為觀止!
邊讀原著,邊讀點評,邊看孫溫繪畫,如看有彈幕的電影般,精彩絕倫,美不勝收!
比如第四十九回大家穿斗篷賞雪,再配合脂硯齋的隨文點評告訴你不同斗篷的深意:
黛玉白狐皮斗篷,明奇弱也,寶釵斗篷是蓮青斗紋錦,致其文也;岫煙無斗篷,敘其窮也。
曹公是如何渲染鋪陳,書中采用了多少種奇法妙技……
你過去讀不懂的細節,看不透有暗示,想不通的鋪墊,他都在原著旁批注里為你解析,邊讀原著邊讀注解。
無論是家藏傳家,還是作為新年禮贈予長輩、友人,或者作為孩子的文學經典,美學啟蒙書都超值。
“開講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
毛偉人曾說:“《紅樓夢》一遍不夠,要讀三遍”。
周汝昌也說,如果你想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特色的、最好的——既最為有趣又最為便捷(具體、真切、生動)的辦法就是去讀通了《紅樓夢》。
脂硯齋批評本紅樓夢市面很多,強烈推薦這套,年度重磅之作:
首先,底本權威,且收錄批語全,綜合十多個版本。
其次,綜合各大紅學家的考究,版本精準權威;
再次,國寶級孫溫繪畫+大量珍貴繡像畫,不失為收藏佳作。
最后,裝幀精美,印制盡量,封面雕刻工藝,函套孫溫繪畫,高端大氣,收藏價值高!
《紅樓夢》若只是草草閱讀,會錯失曹公原意諸多妙處。
當你捧起這本書,所有你曾經讀不懂的“意難平、荒唐言”,都如醍醐灌頂般,被真真切切地解答出來。
而字里行間存在的情感,更會幻化山中清澗流淌入心,讓你對人生有了更加深入的體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