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在開國將帥中,有兩位上將被譽為是軍中一等一的武林高手,一位是形意拳大師楊貴蟾之子楊勇上將,另一位便是許世友上將。
許世友
許世友曾在少林寺習武8年,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在軍中切磋可謂打遍天下無敵手。
建國后,許世友原本打算第一時間回到大別山的老家“許家洼”,去看望闊別已久的母親,可是奈何公事纏身,一直等到1952方才尋得機會。
許世友到家后先去祭掃了戰(zhàn)爭年代犧牲的同鄉(xiāng)戰(zhàn)友,隨后在家中大擺宴席,還自己花錢買了一頭大肥豬宰了招待全鄉(xiāng)老少。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正當大家都十分盡興之時,許世友卻突然從板凳上跳將起來,拔出手槍沖出門去,一把揪住了自己的親叔叔許存禮,準備當著眾人的面將其就地正法。
許世友的舉動嚇壞了他的母親,老人家趕緊蹣跚著上前勸阻。
母親苦勸無果只能跪地求情,孝字當頭的許世友這才恢復理智,緩緩收起了已經(jīng)上膛的手槍……
那么,許存禮到底干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這件事情最后如何解決的?
一代虎將許世友
許世友原名叫作許仕友,之所以后來更名為許世友,還是毛主席的一件功勞。
毛主席與許世友
許世友參軍后對部隊充滿感情,于是主動表示要將名字改成許士友,表達自己熱愛部隊團結戰(zhàn)士的心意。
毛主席聽聞后對這位愛將的覺悟很是欣慰,但思索片刻后將其中的“士”改成了“世”,并笑著對將軍說道:
“你不僅要做紅軍的朋友,將來還要做全世界人民的朋友。”
于是便有了大名鼎鼎的“許世友”這個名字。
許世友出身貧苦,從小家中受人欺凌,這使他養(yǎng)成了堅毅不屈的性格和剛直的脾氣。
8歲那年,許世友的老家來了一位賣藝的武師,精彩的表演令年幼的許世友大為震撼。
于是許世友主動找到母親,訴說了自己想要跟隨這名師傅習武的想法,認為只有這樣將來才能夠保護一家人不受欺辱。
母親雖然舍不得許世友背井離鄉(xiāng),可是家里實在貧苦,經(jīng)過一夜的思想斗爭還是答應了許世友的請求,并親手將他交到了拳師手中。
許世友是塊天生練武的好苗子,拳師欣然收下了這個好徒弟,并帶著他一路輾轉來到嵩山少林寺,就此許世友在少林寺開啟了長達八年之久的習武生涯。
據(jù)說許世友將軍悟性很高,除了十八般武藝傍身以外,連飛檐走壁、石彈子功等少林絕學也被他一一參透,好生了得。
許世友學成下山前,少林寺的長老告誡許世友不可恃強凌弱,而要懲惡揚善,普度眾生。
許世友牢記長老的囑托,興高采烈回鄉(xiāng)探親。
然而,疾惡如仇的許世友一到家鄉(xiāng)就闖下大禍,他在收拾一群惡霸少年時不慎失手打死了一人,有官司在身的他不敢在老家逗留太久,只能再次行走江湖。
1926年9月,許世友在湖北武漢接觸到了黨組織,并于翌年8月光榮入黨,就此開啟了自己傳奇的軍旅生涯。
許世友作戰(zhàn)勇猛,往往在陷入鏖戰(zhàn)之際親率敢死隊打開局面。
抗日戰(zhàn)爭期間,許世友深耕膠東抗日根據(jù)地,一把大刀殺得鬼子和偽軍聞風喪膽,毛主席曾盛贊道:
“許世友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
解放戰(zhàn)爭期間,許世友任華東野戰(zhàn)軍第九縱隊司令員,九縱也是攻堅的主力部隊。
濟南戰(zhàn)役期間,毛主席就親自點將命許世友擔任前線總指揮,最終許世友不辱使命,完成了“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光榮使命。
許世友
建國后衣錦還鄉(xiāng)
許世友雖說在戰(zhàn)場上是一名萬人敵的悍將,但他也有俠骨柔情的一面。
在軍中許世友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他戎馬倥傯六十載,始終覺得自己對不起母親。
因此建國后許世友將軍一直十分思念自己的母親,總想著找個機會回老家探望母親。
終于,1952年許世友將軍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回到了闊別二十年之久的許家洼。
隨著兩輛軍用吉普車不斷往大別山深處駛去,道路兩旁熟悉的景致喚醒了許世友往日的回憶。
當年許世友從老家出來參加革命時,身邊帶著十幾名同樣血氣方剛的親密弟兄。
然而,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這些人很多都戰(zhàn)死沙場,只有忠魂浩氣歸葬故里。
想到這里,許世友的內心很不是滋味。
他讓駕駛員先不要到家,而是先去祭掃犧牲了的弟兄。
許世友捧著心愛的茅臺酒淚灑荒郊,他在多位英烈的墓前默默發(fā)誓,一定會照顧好鄉(xiāng)親父老。
許世友
隨后,許世友登上吉普車,駛向他心馳神往的家鄉(xiāng)而去。這次回鄉(xiāng),許世友做了精心的準備。
他不僅帶了足夠的錢、足夠的酒,還特地帶了兩名廚師。他打算好好地在家中擺上酒席,宴請全鄉(xiāng)父老,感謝他們這些年來替自己照顧母親。
許世友一行人抵達村口時,一個身形佝僂的老人正在撿拾柴火。
許世友一眼就認出來是自己的母親,趕緊從車上跳了下來,一個箭步?jīng)_了上去,撲通一聲跪在老人腳邊,眼含熱淚地喊道:
“娘!”
老人這才反應過來,她原本疲憊的臉色瞬間充滿了精神,趕緊抱起許世友,母子二人緊緊相擁著。
聽說許世友將軍衣錦還鄉(xiāng),整個許家洼頓時炸開了鍋,村民們一窩蜂涌到了許世友家周圍,爭先恐后想要一睹開國上將的風采。
許世友
不少調皮的孩子還登上了許世友將軍的吉普車,整個村子一下子充滿了歡聲笑語。
許世友沖著鄉(xiāng)親們喊話,讓大家晚上都來家里吃飯,他要好好地招待一番,酒管喝,肉管飽。
聽到將軍發(fā)話,又見戰(zhàn)士們從集市上買來了一頭大肥豬,鄉(xiāng)親們頓時歡呼雀躍,期待著晚上與許世友不醉不歸。
當天夜里,許世友家燭火通明。家家戶戶抬著桌子、搬著長椅來吃將軍宴。
許世友興致大好,把一車的茅臺酒全部搬了出來,大碗盛酒與鄉(xiāng)親們一一痛飲。
許世友如此有情有義,鄉(xiāng)親們也十分感動,場面極其溫馨,許世友的母親也笑得合不攏嘴。
就在大伙兒沉浸在這美好的喜悅氛圍中時,一個人的出現(xiàn)徹底打破了這種美好的氛圍。
拔槍準備大義滅親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許世友將軍此時漸入佳境,正當他甩開膀子準備打一套北派少林拳之際,余光掃過突然發(fā)現(xiàn)門口有一個人影一閃而過。
憑借燭光的照明,許世友一眼就認了出來,剛才趴在門口偷看的人就是自己的親叔叔許存禮。
許存禮也察覺到了許世友的目光掃到了自己,所以趕緊一閃而過,想要溜之大吉。
然而身手矯健的許世友可不給他逃跑的機會,只見許世友大喝一聲:
“站住!”
隨即從板凳上跳將起來,一個箭步?jīng)_出門去。
在場的鄉(xiāng)親們無不駭然,個個被許世友的舉動嚇得是目瞪口呆,完全不明白一剎那間發(fā)生了什么。
不過很快,許世友將軍就會揭曉答案。
眨眼的工夫,大伙就看見許世友提溜著一個人重新回到了屋子里。
許世友一把將此人扔倒在地,一只腳直接踩住他的胸口防止他再次逃脫。
隨即眾人看清楚了這個人的面貌——正是許存禮。
許世友
只見許世友的雙眼幾乎噴射出熊熊怒火來,即便被踩在地上的許存禮一個勁兒地求饒,嘴里不斷高喊著:
“大侄子饒命啊!”
可是許世友將軍絲毫不為所動。只見許世友從腰間拔出配槍,環(huán)顧四周對著鄉(xiāng)親們說道:
“今天我許世友就大義滅親,為民除害!”
說罷,許世友將軍的手槍就上了膛,準備親手處決許存禮。
這時,許世友將軍的母親步履蹣跚地走到了將軍身邊,老邁的雙手緊緊握住許世友的胳膊,勸他不要開槍,表示無論如何也是親戚一場,萬萬不要沖動。
一旁鄉(xiāng)親們個個握緊拳頭,多希望這個敗類能夠被就地正法。
那么,這個許存禮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以至于群情激奮?
原來許存禮一直以來就是橫行鄉(xiāng)里的惡霸,大家伙兒都沒有少受過他的欺負。
自從投靠國民黨當上保長后,許存禮更是為禍鄉(xiāng)里,魚肉百姓。
許世友參加革命后聆聽到毛主席的教誨,便萌生出為民請命、解放勞苦大眾的思想。
一想到自己的叔叔還在為禍鄉(xiāng)里,許世友就想要教訓許存禮一番。
早年有一次借著回鄉(xiāng)探親的機會,不料被許存禮打探到了消息。
結果許世友三人被一眾惡霸圍毆,好在許世友有少林功夫護體,最終全身而退。
可惜的是兩位戰(zhàn)友被許存禮等人活活打死,自此許世友與許存禮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今天他掃墓回來時就憋了一肚子火,現(xiàn)在剛好逮住了許存禮,他恨得是咬牙切齒,說什么要替戰(zhàn)友和鄉(xiāng)親們報仇雪恨。
自古忠孝兩難全
眼看一場悲劇在所難免,許世友將軍的母親情急之下?lián)渫ㄒ宦暪虻乖诘兀肭髢鹤硬灰_槍。
看到母親這般求情,孝順的許世友趕緊放下手槍,也跪在地上流著眼淚請母親起身。
鄉(xiāng)親們也趕緊過來攙扶老太太和許世友,而往日里囂張跋扈的許存禮此時已經(jīng)被徹底嚇暈了過去,直挺挺躺在了地上。
稍稍冷靜下來的許世友最終選擇聽從娘親的話,饒了許存禮一命。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許世友立即命令兩位解放軍戰(zhàn)士將他看押起來,第二天一早就用吉普車就近送往公安機關嚴肅處理。
最終,許存禮經(jīng)過人民法院的審判被判處無期徒刑,此后一直被關押在監(jiān)獄中直到病死。
值得一提的是,許世友雖然大義滅親,但并沒有對許存禮的家屬睚眥必報。
相反,此后許世友每個月都會給許存禮的家屬寄去生活費,以幫助這家親戚渡過難關。這種有情有義的做法也令鄉(xiāng)親們對許世友的為人廣泛稱贊。
許世友為民除害后,又將帶來的全部現(xiàn)金逐一分發(fā)給鄉(xiāng)親們,作為幫助貧苦村民的救濟金。
由于身居要職,許世友不便在老家常住,因此臨別前他再次委托鄉(xiāng)親們替自己照顧好老娘,鄉(xiāng)親們一路把許世友送出村口,與將軍依依惜別。
五年后,許世友將軍再度低調回鄉(xiāng),這一次鄉(xiāng)親們再度與將軍痛飲一場。可是許世友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回鄉(xiāng)將是他和母親的最后一次團聚。
1959年,許世友將軍的母親病逝,消息傳來,時任南京軍區(qū)司令員的許世友嚎啕大哭。
他隨即返回老家奔喪,可是迎接他的不再是母親慈祥的笑容,而是一座冷冰冰的墳墓。
許世友在母親的墓前泣不成聲,喉嚨都哭啞了仍舊一遍又一遍喊著:
“孩兒不孝,孩兒不孝啊!”
這次回鄉(xiāng),許世友將自己的1000塊錢積蓄又全部分發(fā)給了鄉(xiāng)親們,感謝他們替自己料理母親的后事。
1985年10月,戎馬一生的許世友將軍病危。
彌留之際,他向黨中央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要求:希望自己的遺體不要火化,死后葬在母親的墳旁。
將軍說自古忠孝兩難全,生前為毛主席和新中國盡忠,死后還要陪伴母親盡孝。
事實上,當時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已經(jīng)簽署了死后遺體火化的協(xié)議書,許世友也不例外。因此這么做實際上是有悖于規(guī)章制度的。
最終,鄧公被許世友的真性情所打動,親自下令特批許世友遺體不火化,運回老家與母親合葬。
就這樣,許世友將軍長眠在了他所熱愛的故土上,永遠守衛(wèi)著大好河山和自己敬愛的老娘。
如今再訪將軍墓,茅臺酒成為后人寄托哀思的最佳供品。這位生前盡忠,死后盡孝的傳奇上將也是后人心目中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參考文獻:
①張亞鐸:《一代名將許世友》,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8年。
②孫洪憲:《在許世友身邊的日子》,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