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陳曉卿之前主導的美食紀錄片也都屬于文明史,只不過這次的《牛奶是部文明史》切入點是從牛奶入手,其落腳點還是各種與牛奶相關的美食,插入其中各種風土人情和生活習俗。凡是看過《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的觀眾,也都對其中的講述方式比較熟悉了。
與之前的那些系列節目一樣,這部紀錄片仍然會讓觀眾們大開眼界,你能看到的不僅僅是平常喝的那類液體牛奶,還有各種牛奶衍生出的奶塊、奶條等奶制品,以及與牛奶相搭配的奶茶和各種加入牛奶的美味餐食。
既然是文明史,就要追溯牛奶最早作為能量對人的意義。比如在第一集的內容里,就提到了來自非洲肯尼亞的馬賽人與牛奶的故事。一天兩頓的餐食(清晨與黃昏)中,早晨的牛奶相當重要,名為烏伽黎的玉米糊搭配煮沸的鮮奶,為馬賽人提供了一天所需的能量基礎。
因為一些男子,如片中舉例的男孩樂山,就要開始一天的放牧生活,作為草原上的種族,牛奶在食物中提供了重要的營養成分,而且據說他們的視力很好,可以發現遠方3.5公里外的動物行蹤,意思是說這也有牛奶的功勞。同時可以看出,這種相對于都市,更接近和保持原生狀態的生活方式里,牛奶的作用會超出人們的想象。
另一方面,牛奶來自于牛,那么在眾多野生動物中,牛對人類的意義也就非同一般。牛與牛奶作為勇氣和力量的象征,導致馬賽人的傳統中有牛血和牛奶匯合的飲品,你可以理解為當今時代人們喜歡的“奶茶”。在這個開篇的段落中,有來自野生環境的動物,如果剛看開頭,還真有種在看“動物世界”一樣的地理人文紀錄片的質感。
為了再次強調牛奶之于草原生活的人群的重要性,接下來鏡頭就來到了新疆的塔什庫爾干。為了保持牛奶的新鮮,被稱作穆額的奶干與牛奶充分混合后,高溫揚煮牛奶,就是一種原生態的殺菌方法。而接下來的內容和前面馬賽人的相似,除了放牧之外,草原上生活的人還有各種消耗體力的運動和競技比賽,而高強度運動后,牛奶就成為最佳的補充營養的飲品。
除了這種日常生活,美食往往是和儀式感相結合的,比如婚宴上,還會用小手指蘸了奶水涂于額頭眉間,更有帶著奶香的當地特色食品卡提拉瑪端上桌來,一種誘人的美食。可見,這里不但有牛奶與谷物的結合,當一周后,乳清濾凈,牛奶轉變為固態后,還有其他的吃法,無論是燉煮還是與面條搭配,都是當地人的飲食底色。
而由絲綢般光滑的牛奶液體變成堅硬的“石塊”,所形成的名為庫魯特的固體奶制品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也是因為它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比如在遙遠的路途和遷徙中,這種方便攜帶的食品就成為人們重要的生活補給。可見,通過國內外兩個原生態生活族群的介紹,在了解牛奶的同時,也逐漸體會到了背后的文明史。
既然游牧民族和草原部落生活的人都能有如此豐富的牛奶制作經驗,那么在如今物質條件豐厚的都市城鎮,與奶相關的吃法也屢見不鮮。鏡頭回歸到當代都市中,可以看到廣東順德某家小店制作的雙皮奶;還有名師大廚的炸牛奶,即通過牛奶與黃油、花生油、淀粉水混合冷藏定型后下鍋煎炸,看上去讓人垂涎欲滴,其他還有炒牛奶等不同的做法,彰顯出牛奶作為原料的獨特魅力。
有些帶不走的美食也就出自當地店家之手,比如完全需要手工操作的牛乳片,就成為很多順德廚師用來加工食品的“利器”,像“牛奶牛乳浸雙鮮”這樣的一盤菜就誕生了,如果不是通過紀錄片的介紹,我們恐怕很難知道這其中的奧秘,只會粗略的以為就是簡單的牛奶浸泡那么簡單,其實背后的細節與制作過程,還有很多精妙之處。
如開篇提到的那樣,這部紀錄片會讓你看到牛奶的各種形態,到了第二集,最先呈現的就是來自云南大理的牛乳制品,比如這次介紹的牛奶做成片的乳扇就是其中的代表。
從纏繞的桿子上乳片的樣貌來看,相信之前看過各種美食節目的觀眾,比如陳曉卿去年的紀錄片《我的美食向導》里,就有類似曬成“被子”的場景,可以看出很多制作方法,尤其是這種晾曬方式,也是地域美食制作的特色之一。
而正像第一集里提到的來自新疆乳制品在婚禮習俗中的地位一樣,在云南大理,乳扇更是成為白族人各種大日子的伴手禮,比如給一個新生兒取名字,在孩子斷奶前,長輩會賜予其昵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乳名。
所以與此相關,在這個特殊的值得紀念的日子里,來吃席的人們會吃到炸乳扇這道獨特風味的美食。其形態,作為北方觀眾來說,其實也能從生活中找到類似的炸物,從中尋到一條牽連各方的美食脈絡,形態做法相似,只是食材不同。
而大理同時也是奶茶的發源地之一,由此將話題又引到了有咸味奶茶的內蒙古,接下來順著這脈絡,如第一集介紹了非洲的肯尼亞,這次也將鏡頭指向了全世界盛產牛奶的巴基斯坦。這個地方,人們的日常生活除了喝水,喝得最多的就是牛奶。比如達希酸奶的需求量就很大,往往四十盤,一上午就售罄。
既然對奶制飲料情有獨鐘,那么自然會形成獨具當地特色的奶茶,所謂的香料奶茶里就加入多種促進味蕾的調料和食材,除了內蒙古奶茶的咸味,巴基斯坦的奶茶里還有辛辣的味道。而唐杜里的陶罐奶茶除了辛辣口味,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上頭的煙熏味道。
而在介紹過這些海外特色奶茶后,第二集的落腳點來還是回到中國香港,展現一位熱愛攝影的73歲奶茶店店主的日常生活,以及人們熟知的絲襪奶茶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在這背后還有令人羨慕的生活方式,老板既是制作奶茶的手藝人和生意人,也是喜歡用相機記錄當地生活的藝術家。
以上這些就是在這部紀錄片前兩集出現的各種牛奶及奶制品相關的內容,可以說作為一檔美食紀錄片,是相當豐富的。這樣會讓觀眾好奇接下來的四集里還會帶來怎樣意想不到的美食之旅。無論是對美食的期盼,還是通過鏡頭去了解更多風土人情,都是這部紀錄片承載的價值與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