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劉金梅
圖片 | 宋澎濤 張欣 部分由張錦貽提供
翻譯 | 烏云斯琴
2024年12月10日,內蒙古文學館舉行《中國當代少數民族兒童文學發展史》新書發布會,作者是“90后”兒童文學理論家、作家張錦貽先生。“90后”是已故畫家黃苗子的玩笑話,意指自己90高齡還在涂鴉。張錦貽先生90歲新書出版,在她熟悉的兒童文學研究領域,為當代少數民族兒童文學修史,怎么能不讓人感喟唏噓,陡生敬意。
浙江杭州出生的溫婉女子張錦貽,1951年來到內蒙古,先在政府部門工作,后到內蒙古師范學院中文系學習并留校任教。因個人興趣和工作需要,選定兒童文學這個目標。從教學的需求出發,創作、研究、教學;一邊創作一邊研究,一邊研究一邊創作;七十多年從未間斷,集腋成裘,著作遠比先生本人身高還高很多。因為研究成果卓著,后調入內蒙古社科院工作。
一粒種子落地,生根發芽,會長成一棵大樹,會長成一片森林。
張錦貽先生的研究,從《兒童文學的體裁及其特征》《兒童文學原理》《民族兒童文學新論》《發展中的內蒙古兒童文學》起,由一般到具體、由普遍到精準,《冰心評傳》《張天翼評傳》《包蕾評傳》等,更是對兒童文學作家的創作進行解剖式專論。她主編作品集《中國少數民族兒童小說選》《中國少數民族兒童文學選(1949—1999)》(上、中、下卷),選編作品集《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故事精選》《中國民間童話·蒙古族》等,是她涉獵視野中的精華,也是她相關研究的基石。張錦貽先生還有與他人合作、參編作品,這里不一一贅述。通過梳理發現,個人創作、作品選編、經典作家作品評述、民族地區兒童文學的發展脈絡、兒童文學的原理等,如同細細密密的經緯線,編織出張錦貽先生關于少數民族兒童文學發展歷史及其價值研究的特有版圖,這塊版圖是一個人的研究成就,也是中國少數民族兒童文學發展的縮略圖。用七十多年的時間專注于一塊版圖,持續掘進,從未停歇,如同一個老農民,一輩子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細作,其種類的豐富內容的詳實,跟蹤作家作品的速度和廣度,無不令人嘖嘖贊嘆。也因為此,《兒童文學新探索》《少數民族兒童文學新論》《內蒙古兒童文學再論》《前進中的中國兒童文學》《玩具文化論》《兒童文學教育》《女性文學與兒童文學淺論》七部著作被列入“內蒙古社會科學院老學者叢書”。耄耋之年為兒童文學修史,先后有《中國少數民族兒童文學》(上下冊)、《中國當代少數民族兒童文學發展史》問世,是總結,也是開啟。
設若用結果推衍過程,人們一定會好奇:是個什么樣的人啊,有著怎樣的信念,才會完成如此成就?老農民耕種方式,除了長遠規劃和近期目標明確,除了專注和精細,除了幾十年如一日永不間斷,還有一層底色,用兩個字概括:依戀。農民依戀土地,牧人依戀草場,教師依戀講臺,作家依戀文字……因為依戀,他們會把自己的耕耘,變成一種生活方式,非如此,不存活。
張錦貽老師的兒童文學研究,是她的一種生活方式。
我是二十年前因為仰慕而拜訪張錦貽先生的。小小的個子,白皙而精致的五官,清澈的眼眸,明媚而爽朗的笑,一見如故人的待人方式,令人如沐春風。對于當時正處在迷茫困頓中的我來說,張錦貽先生的以身說法,無疑具有勵志效果。心中暗暗發誓,我也要做這樣干凈溫婉的女子。二十年彈指間,再次拜訪先生,我并沒有成為我發過誓言的樣子,她卻還是二十年前的容貌。仿佛歲月停滯,并沒有先生身上留下劃痕;仿佛年輪倒轉,先生是那滑出軌道的一粒珍珠。她依然過著兒童文學研究的生活,從作品出發,到作家研究,到理論闡釋,到歷史梳理。從內蒙古出發,到五十五個少數民族的兒童文學縱深處。從寓言、民間故事起,到現代作品,到當代兒童文學創作。一以貫之地耕耘著,一如既往地依戀著,一部又一部著作問世著,仿佛時間那條線,只是為了串聯張錦貽的著作而延展著。
她關注、關心每一位兒童文學創作者。對待入門青年、資深學者、媒體人一視同仁,對嶄露頭角的年輕人多多鼓勵并極力推薦。網上搜索張錦貽先生相關資料,一位沒有署名的創作者,寫過一篇飽含深情的文章,描述了他和張錦貽老師的過往經歷。因作品入選結緣,因會議見面。會議中間有過綠地漫談,其中提到先生對他的持續關注和激勵,可見她的為人,她對內蒙古作家烏熱爾圖、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等人,都有重點關注,并不吝贊美之詞。
先生的記憶力驚人,二十年前我因為什么而去拜訪她,她還清清楚楚記得,包括我的姓名、工作單位。記憶力、想象力、專注力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先生有兒童文學作家的想象力、有老農民般精耕細作的專注力、有上天垂青的記憶力,有樂天助人的仁愛心,她是老天派來的使者,是后輩從業者的榜樣和燈塔。用先生自己的話說:“如果把民族兒童文學事業比做一棵深深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中的大樹,那么,我是用我的心泉澆灌它,又使我的心氣化為縷縷清風,輕拂著它的綠葉,柔吹著它的花蕊,為它傳播花粉,傳送花香,愿它快快地成長,多多地結果。”
因為兒童文學,張錦貽老師眼神依舊清澈,笑靨依舊明媚。
統籌 牧仁
審核 烏日嘎
新媒體編輯 張欣
聲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畫報》官方微信
點擊“在看”,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