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7個多月的庫爾斯克會戰,終于結束了。3月8日,俄特種部隊通過“管道突襲”包圍蘇賈烏軍,3月12日,普京身穿作戰服前往庫爾斯克,下達“全殲令”,3月18日,俄武裝部隊總政治部副主任阿勞季諾夫表示,庫爾斯克州幾乎所有定居點都被俄方控制,敵方人員被消滅。俄軍下一步的計劃是打進蘇梅州,在烏軍境內建立緩沖區,就像之前在哈爾科夫州做的那樣。
烏軍在庫爾斯克損失慘重
一、澤圣宣布勝利
至此,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要烏軍“割地求和”,并以切斷軍援和停止共享情報為威脅后,澤連斯基失去了他最大的談判籌碼,過去大半年他口中的“領土換領土”計劃,也徹底沒戲了。但不知道是不是跟特朗普學的,澤連斯基還在宣布勝利,他說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任務已經完成,行動即將結束。
澤連斯基解釋說,這些烏軍的任務是吸引俄軍精銳兵力,讓俄軍沒法在烏東戰線和哈爾科夫方向發起進攻,他說“他認為”,注意啊,是他認為,現在烏東地區的局勢已經穩定,俄軍將很難找到機會突破烏軍防線。
拋開事實不談,是烏克蘭贏了
這話乍一聽,好像有點道理,可結合俄國防部宣稱,烏軍在庫爾斯克損失6.7萬人,和大批北約裝備被遺棄來看,代價好像過大了,如果澤連斯基把這些兵力和先進裝備都用在烏東前線,是不是不用死這么多人呢?
二、烏軍不太贊同
讓我們把時間推回到去年8月初,澤連斯基剛下令進攻庫爾斯克時,看看西方媒體是怎么吹的啊,有說這是二戰結束以來,俄羅斯本土首次被外國軍隊攻入的,有說對俄羅斯的總體形象造成“毀滅性”打擊,將動搖普京政權穩定性的,還有說烏軍是想一鼓作氣,拿下庫爾斯克核電站的。翻來覆去都在說,這是俄烏開戰兩年半以來,所取得的最輝煌的成就,澤連斯基大贏特贏。
現在7個月過去,烏軍付出了如此慘痛的代價,以上目標統統沒有實現,甚至連政治象征方面的意義,普京也毫不在乎。至于澤連斯基說,承受俄軍猛烈打擊的烏軍士兵是英雄,烏克蘭對他們表示感謝之類的話,親身經歷了這次“庫爾斯克大撤退”的烏軍士兵,好像也不太贊同。
最慘的就是執行任務的烏軍士兵
據西方媒體報道,他們接觸到的烏軍士兵,經歷了一場“地獄般的災難”,俄軍的猛烈進攻是從3月9日,也就是“管道突襲”之后開始的,不僅烏軍后路被包抄,從蘇梅州通往蘇賈的后勤路線,也遭到了俄軍全天候的火力覆蓋,用前線士兵的話來說,他們每分鐘都能看到兩三架俄軍無人機,活在死亡的陰影下。
三、經歷地獄場景
等到指揮部“有序撤退”的命令下來,他們已經被俄軍三面包圍,撤退的過程也談不上“有序”,都是三三兩兩,往蘇梅州的方向逃竄。從實戰角度來說啊,這么跑其實是對的,如果成建制的撤退,反而會引來俄軍火力覆蓋,死傷更加慘重。
至于什么北約的武器裝備,在沒有后勤支持的情況下也開不走,只能統統扔掉。這兩天有段前線視頻沖上社交媒體熱搜,俄軍招呼一輛美制的“布雷德利”,居然出動了6、7架自殺式無人機。就這個架勢,烏軍的傷亡有多慘重可想而知。他們已經不奢望控制俄領土,只求俄軍別打進蘇梅州就好。
大批北約裝備被拋棄
最后,幾乎所有被西方媒體采訪的烏軍士兵,都認為庫爾斯克行動是一場不必要的賭博,他們確實希望拿下庫爾斯克,能成為后續談判的“籌碼”,但事實證明,俄軍在人員和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實在太大。現在,球又被踢到了澤連斯基腳下,庫爾斯克已經丟了,如果烏東前線還出問題,他又該如何應對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