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檢察
編者按
周寧縣檢察院深入貫徹“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責任制,進一步擴大普法宣傳覆蓋面,為群眾提供“零距離”法治宣傳。今天,周檢說法繼續為您線上普法。
在中介招工短視頻的誘惑下
許多務工人員從內陸涌向沿海
殊不知等待他們的
不只是遠洋出海作業的艱辛
還有拿不到約定工資的風險
“一拉金嘞嗨唷!二拉銀嘞嗨??!三拉珠寶亮晶晶,大海不負打魚人!”遠眺舟山漁港,回到岸上的老張嘴里哼出這首船上學會的號子,可是,他不想再回船上了。
浙江省舟山市,位于中國長江三角洲和東部沿海要沖,是我國最大的遠洋捕撈生產基地,遠洋漁船有670余艘,占全國四分之一。
近兩年,在“年收入10萬”“包吃包住”的短視頻宣傳中,許多務工人員從內陸涌向沿海,但其中一些人卻因此落入一場連環局。
拿不到的約定工資
“感覺全是套路,就是一環環騙我們入局?!奔易〗魃絽^的李某去舟山前,最急切的事情就是賺錢還清外債。
2022年9月,一條招聘船員的廣告吸引了李某的目光,屏幕上清晰地寫著“干活輕松、薪資豐厚”,他馬上私信聯系了發布廣告的博主。博主表示,自己在舟山做船員招聘中介,認識很多公司,還強調視頻上寫的都是真實情況,船員的年薪在10萬元左右,干滿兩年就可以拿到將近20萬元。
對于當時月薪只有四五千元的李某而言,20萬元是個誘人的選擇,可是他也有顧慮,自己從未在海邊生活過,對船員的生活很陌生?!拔覀冞@個工作管吃管住、工作輕松?!辈┲髯屗艑捫?。
很快,李某便來到舟山,在中介安排下進入一家機構培訓中心,開啟了為期一周的船員培訓。到那里的第一天,李某便被中介要求繳納了近2000元的住宿費。后來,中介又陸續從他的工資中預扣了5000元培訓費。“來之前沒說要交錢,來之后不交錢就不培訓,就找不到工作。”李某回憶道。
培訓結束時,正處于漁業生產淡季。由于遠洋漁船出海一次要幾個月,甚至一兩年才會返港一次,暫時沒有返港的船,李某只能被迫處于“待業”狀態。
2022年11月,待業近兩個月后,李某終于等來了上船的消息。中介為他聯系到了一家漁業公司的遠洋漁船。在與船東簽訂勞動合同后,李某就被安排到一艘捕撈船上負責釣魷魚的工作。根據合同約定,李某每個月可以領到3000元的基本工資,其他績效工資及超產獎勵會根據實際情況在年底結算。
然而,海上的生活并不如他想象中簡單。剛上船時,李某和幾名新船員并不能完全適應。經過近40天的航程,這趟船才到達目的地——東南太平洋公海領域。幾個月遠離陸地和家人的漂泊,加上多在夜間工作,長時間高強度的勞動讓李某倍感惆悵和孤獨。
老張是和李某一起上船的船員,一家人都依靠他的工資生活,每月3000元的底薪實在無法維系。其間,老張選擇了退出,搭乘在同一海域進行遠洋捕撈作業的船只回國。李某清楚,中途離開就意味著拿不到全部工資。根據上船前雙方簽訂的合同,船員出海一年內中途回國的,會按照時長扣除相應工資。為此,他堅持干到了2023年11月。
沒想到的是,船東聯系到的接駁船只因特殊原因需要提前返航,他不得不隨船回國。“船東說還差4天才滿一年,所以不能拿全年工資,按合同只能拿到全年工資的30%。”被扣完工資,李某一年下來只拿到3萬余元,除去培訓費、船上生活費等,最后到手僅有2萬元。這和中介一開始宣稱的年薪10萬元差別極大。
回到舟山,憤憤不平的李某找到律師咨詢后,將漁業公司告上了法庭。
李某的遭遇并不是個例。
中介的套路
“近年來,隨著遠洋捕撈業勞動力需求的激增,行業面臨用工荒的挑戰,隨之帶來勞資糾紛、安全隱患等問題?!敝凵绞卸ê^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旭洲說,2024年2月,他在走訪遠洋漁業基地部分公司時,多名負責人反饋招募船員時遇到的法律糾紛越來越多。
此前,定海區檢察院在辦案中,也發現了相關問題。“很多船員都是從中西部地區來的。長期與大山、土地打交道的人怎么會輕易地決定去沿海做漁民?這是很奇怪的事?!痹撛簷z察官萬珉江說。
萬珉江排查多個網絡平臺時發現,近百條招聘船員的廣告都存在一個共性——吹捧高工資,不強調工作難度。“很多視頻都刻意隱瞞了薪資構成的復雜性及不同崗位、不同航線、不同船型之間工資的巨大差異。這種做法,對于像李某這樣急于工作、渴望改善生活的群體來說極具迷惑性。”萬珉江表示,中介為了盡快招到人,利用了中西部地區務工人員不熟悉遠洋漁業的信息差,在招聘廣告中夸大宣傳。
不只招聘信息存在問題,大部分中介費也暗藏貓膩?!斑@些中介收取的費用比正規的高很多。”據舟山一名資深船務中介負責人透露,普通船員前期培訓費、體檢費加在一起總計1000元左右。然而,一些無資質的分包中介收費高達5000元至8000元不等,這些中介往往宣稱包就業,讓船員先簽欠條,等到上船工作后,再從工資中扣除這些費用。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優質服務不過是空頭承諾。
此外,由于遠洋捕撈作業的特殊性,漁船回港的時間往往不確定。求職者完成培訓后,經常不能及時上船工作。中介便以諸如“暫時沒有合適的崗位”“很快就會有船回港”等理由推脫。很多人就像李某一樣,進退兩難。
基于充分的走訪及調查情況,定海區檢察院決定開展立案調查。萬珉江帶領辦案組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人社部門調取船務中介注冊數據、申領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等數據,通過技術手段固定虛假宣傳證據,并對數據比對、碰撞后發現“黑中介”不在少數。未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即開展招聘服務的船務職業中介有10余家,而這些船務中介開展網絡直播招聘時,也未依法取得并公示營業執照及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暗藏風險的合同
“這種虛假宣傳的問題很嚴重。出海作業有特殊性,如果招募的船員在未知的情況下被‘騙’上船,極大的心理落差很容易導致各種勞資糾紛,甚至極端事件?!倍ê^公安分局遠洋漁業派出所所長俞浩敏表示。
“除了招聘存在虛假宣傳的問題,船員社會保障權益缺失現象也較為普遍?!敝凵绞袡z察院檢察官陳俊告訴記者,針對這一問題,該院在全市范圍開展了摸排調查。
“很多船員為了到手的錢更多,自己和雇主達成了不繳納社會保險的私下協議?!标惪〗榻B,船員簽訂的勞動合同也暗藏風險,如部分合同以勞務合同代替勞動合同,不受勞動合同法保障等情況頻繁發生?!敖鼉赡辏虼瑔T未繳納社會保險,受工傷后引發紛爭的情況時有發生,能夠按照規定享受‘五險一金’的船員比例偏低。”
“遠洋漁業船員強制性社會保險保障缺位,致使其發生意外傷害事故后需要通過調解、勞動仲裁、訴訟等方式向用人單位另行追索賠償。這不僅給船員的社會保障維權帶來困難,也會讓遠洋漁業公司企業增加用工成本,不利于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标惪”硎?。
2024年8月,定海區檢察院聯合公安、司法行政、人社、海警、遠洋漁業協會等部門開展遠洋漁業船員勞動權益保障座談會,并向區人社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對船務職業中介違法開展網絡招聘服務及發布虛假招聘信息行為進行查處。
2024年9月,舟山市檢察院就遠洋漁業船員社會保障不到位等問題向市人社部門制發檢察建議。該市人社部門迅速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遠洋漁業船員勞動者權益保障專項工作,重點就勞務中介、遠洋漁業企業在招募過程中虛假、夸大宣傳行為,通過合同規避企業責任、減損船員合法權益等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截至目前,執法部門已開展專項監督檢查17次,10余家船務職業中介完成整改,受益遠洋漁業勞動者6000余人。同時,有關部門在遠洋漁業基地設立遠洋漁業基地勞動者維權法律咨詢服務點,組建勞動者權益保障團隊,提高勞動者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 檢察日報·法治新聞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