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眼下,正是羊肚菌和赤松茸收獲的好時節,在平泉街道龍王村的田野里呈現出一派繁忙而喜悅的景象。小小的食用菌菇,成了今年龍王村產業發展的新引擎,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走進龍王村菌菇種植基地,一個個黑色大棚整齊排列。棚內圓錐形的羊肚菌頂著蜂窩狀菌蓋破土而出,赤松茸像胖娃娃般從土里冒出來。村民們提著籃子穿梭其間,指尖翻飛,采摘著這些 “土里生金”的寶貝。
四川川菌二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龍王村基地管理負責人
梁麗玲:
羊肚菌一畝田的產量預計可以達到一千斤,目前價格是幾十元一斤,市場前景很好,不用擔心銷路。
梁麗玲是甘肅人,2024年8月,她跟隨四川川菌二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來到了龍王村,肩負起110畝土地上羊肚菌、赤松茸和竹蓀的種植技術管理重任。今年,基地迎來了首次豐收。
四川川菌二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龍王村基地管理負責人
梁麗玲:
龍王村依托沙質土壤特性、優質水源條件及優良生態環境,具備發展菌類種植的顯著優勢。本年度赤松茸品質表現優異,羊肚菌種植更實現規模化豐產。
村民蔣朝蘭采摘完赤松茸后,便立刻來到菌菇處理區,熟練地將尚未被收購的赤松茸進行切片處理。
平泉街道龍王村村民
蔣朝蘭:
以前我們就到處打工,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就業,獲得穩定收入。
村里像蔣朝蘭這樣在基地務工的村民有近30人,他們不僅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還學到了先進的種植技術,生活也越過越紅火。
在菌菇烘干區,一層層竹編架上,鋪滿了切好的新鮮赤松茸,散發著陣陣香氣。此刻,它們正靜靜等待爐里的羊肚菌完成“瘦身之旅”。經過烘干處理的菌菇,不僅能長期保存,還能賣出更好的價錢。
四川川菌二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龍王村基地管理負責人
梁麗玲:
我們是早上采摘,下午弄干凈削好,晚上烤。赤松茸要烤十幾個小時,羊肚菌要烤八個到九個小時,一袋烘干后就十幾斤到二十斤。
烘干后的菌菇,變成了香氣撲鼻的干貨,深受市場青睞。村民們從食用菌產業中實實在在收獲了豐厚的經濟回報,而前來村里投資興業的業主,也在這里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與關懷。
四川川菌二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龍王村基地管理負責人
梁麗玲:
我們到剛來這里的時候不認識什么人,在曾書記的協調下,幫助我們完成水電基礎配套,我覺得在這里安家很好。
如今的龍王村,以食用菌菇產業為依托,上演著產業發展的“變形記”。相信在基地的示范帶動下,會有更多農戶加入到食用菌種植隊伍中,讓小小的食用菌成為村民的“致富傘”,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平泉街道龍王村駐村第一書記
曾文麗:
我們將探索引導村民發展這類高收益、低門檻、生態友好的產業,通過電商平臺、冷鏈物流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并通過品種的優化深加工以及品牌化運營,進一步釋放產業潛力。同時結合鄉村旅游,打造“采摘體驗+科普”的農旅融合項目,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 | 宋林
編輯 | 羅玉蓉
責編 | 曹禮芹
審核 | 夏渝喜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涉及版權、新聞線索等事宜請聯系028—27222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