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優質均衡的硬核教育撐腰的東城,集團校大動作不斷。
前兩天京教君在網上看到熱心家長分享圖片,東城區登記入學學校50中分校已經掛上了匯文中學教育集團的牌子。
還有此前六十五中獲得9個集團直升名額,可以直升景山學校的消息也在圈內備受關注。
整體來看,這些動作不僅是佛系東城區教育格局的重塑,滿足了廣大家長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更是人才培養、教育均衡與創新發展的信號。
匯文集團擴軍
天永學區教育有新希望
北京匯文中學教育集團目前有2所小學、5所初中和3所高中。主要在東城區,朝陽區也有兩所。
匯文中學的特色班型有很多,去年底官宣成立的洪朝生學院是匯文中學為加強小初高銜接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設立的創新學院。主要通過小學對口直升和學區招生。對口小學畢業生根據綜合素質評價推薦,學區內其他小學畢業生則通過學區派位入學,結合學業成績和面試選拔。
此外匯文中學高中部設有實驗班和學堂班兩種特殊班型,學堂班也被家長們稱為清北預備班,主要通過集團直升的生源組建,有少量名額可以通過通過入學測評結合中考成績選拔,去年高考成績不錯。
因此,五十中分校加入了匯文中學教育集團,能更幫助匯文中學教育集團將小升初派位的覆蓋范圍擴展到全區。
對于五十中分校來說,加入匯文集團后,將能充分共享匯文集團的優質資源,包括先進的教育理念、豐富的課程體系、優秀的師資隊伍以及完善的管理模式等。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和發展機會。
同時五十中分校的高中部又提供了登記入學的服務,也可以有效緩解東城區考生的中考壓力,且在加盟了匯文中學教育集團之后,該校高中部的教學水平也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穩步提升。總的來說,五十中分校加入匯文集團對天永學區整體教育價值有大提升,是個利好消息。
老牌學校迎來新機遇
景山學校教育集團在東城區設有三所核心學校,分別是景山學校南校區、北校區和六十五中。
此外,景山學校遠洋分校作為石景山區的頂尖高中,已獨立成立教育集團,旗下包括多所分校和小學。
景山學校唯一的國際部設在唐山曹妃甸分校,該校不僅是河北省的優質高中,其國際部近年來發展迅速,并在北京招生。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北省參加高考的學生,其成績也可用于北京志愿填報。
景山學校的培養模式較為特別,分為三種:
基礎型(5+4+3分段)銜接初高中的平行班或者普通班
個性型(5+3+4分段)九年級上確定直升資格,對接高中直升班
創新型(5+2+5分段)七年級下鎖定貫通資格,直通高中貫通班。
此外該校除了前九年是“5+4”分段,近幾年也有部分班級開始向“6+3”分段轉變。
高中部班型設置:多元選擇,各具特色
貫通班:對應創新型培養模式,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直升班:對應個性型培養模式,注重綜合素質的提升。
攀登班:中考統招生組建的實驗班,是統招生的重要選擇。
普通班:注重基礎知識的扎實掌握,為學生提供全面的發展平臺。
聯合培養班(2025年新增):與六十五中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升學機會。
2024年,該校高中部總計五個班,其中貫通班一個、直升班一個、攀登班一個,普通班兩個。2025年預計會再增加一個跟六十五中的聯合培養班。班型生源構成呈現雙軌特征:18名學生將直接升入景山學校高中部,其中9名來自六十五中,9名來自景山學校。此外,還有17名學生(包括六十五中和景山學校的學生)將根據中考成績決定。
此外,景山學校高中部校額到校名額較少,這意味著大多數學生都是通過中考統招進入。建議:對于有意進入景山學校高中部的學生來說,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至關重要。
六十五中本身也是一所具有一定教育質量和口碑的學校,1961年、1962年相繼被評為區級、市級重點中學,1968年成為完全中學,并逐漸發展成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優質教育資源的學校。它的加入也為景山學校提供了景東學區(景山——東華門學區)和安交學區(安定門——交道口學區)的生源。
這次直升名額的設立,為六十五中的學生提供了一條更為明確的升學路徑。減輕了學生和家長的中考壓力,也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東城區教育集團化改革進一步深化
除上述兩校加入教育集團外,據中國青年報消息,2025年,北京東城將在教育領域落地一系列新舉措,包括:
啟動北京五中東師校區建設,推動北京一中改造提升,新建北京二中分校禮士校區、171中學革新里校區,擴充中學學位4700個等。
根據最新的信息,北京二中分校禮士校區的新址位于北京市財貿職業學院附近,與二中分校本部隔一條朝陽門南小街。
北京市第171中學革新里校區的具體位置位于北京市東城區革新南路114號。這一地址此前曾被匯文中學南校區借用。171中學革新里校區預計將于2025年開始招生,其設立將進一步優化東城區的教育資源布局,特別是為天永片區(天壇、永定門周邊)的居民提供更優質的教育選擇。
專業人士分析,未來東城區或將有更多學校通過類似的方式加入教育集團,形成更為緊密的教育共同體,推動區域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東城區的小升初派位有一項特殊的規則,該區派位分為三個批次,第一批次是優先發展批次,學校總共有:二十四中、二十五中、二十七中、五十中分校、五十四中、六十五中、九十六中、一四二中和前門外國語學校,總計九所初中。該批次最大的特點是名額特別多和全區派位。
上述九所學校中,二十四中加入了北京二中教育集團、二十七中加入了一六六中集團、五十中分校加入了匯文中學集團、六十五中加入了景山學校集團、九十六中加入了廣渠門中學集團、一四二中學加入了一七一中集團。這些優先發展批次學校以其能在全東城區范圍內派位的優勢,可以為各自的教育集團吸引跨學區的生源加入,因而對于各自教育集團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生源擴充作用。
關于東城區教育改革方向,區教委主任周林表示,將一以貫之抓實課堂教學改革,持續推進“雙減”改革,推動課程體系完善與創新,更加注重集團內、學區內資源統籌,持續加強特色課程建設。
人才培養方面,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推進北京青少年創新學院東城分院建設,積極推動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資源單位的高校戰略合作工程;著力打造集團化辦學育人新載體,龍頭校與成員校攜手強化集團各校的品牌特色與價值建設。
同時,積極應對學位高峰,全面擴優提質。學前教育將重點實現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堅持公辦園為主,質量高、口碑好的民辦園為輔,積極做好2-3歲托育服務;義務教育將堅持全面優質均衡發展,進一步加強小學品牌學校群建設,全力打造一批辦學理念、辦學質量、辦學口碑在全市乃至全國領先的小學;初中要發揮好牽引小學、銜接高中作用,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高中階段將堅持多樣化特色發展,加強名校群建設,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全市有影響力、有吸引力的品牌學校。
實施“強師工程”,開展師德師風涵養計劃、新任教師培養計劃、校本研修強基計劃。依托“四名”工程,即名書記、校長(園長)工作室、名教師工作室、名教研員工作站和名學科基地,培養、孵化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有人格魅力的好校長隊伍,打造一支服務與引領東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教研員隊伍。此外,還將通過特級教師引領骨干教師、骨干教師輻射優秀青年教師,培養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未來,東城區將繼續深化教育集團化改革,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與整合。景山學校作為教改的排頭兵,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東城區還將通過教師輪崗、課程共享等方式,進一步縮小校際差距,實現教育均衡發展。
當前,北京的集團化辦學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教育集團承載的功能也越來越重要,截至目前,北京大約有200左右的教育集團,除了擴大優質教育集團覆蓋面以外,還更強調教育集團育人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北京正在推進新型集團化辦學改革,打通小學、初中、高中課程連續培養的鏈條,鼓勵教師和校長推出連續培養的整體設計,使課程、資源進一步發揮應有的連續支撐效應。
編輯 | 京教君
內容來源 | 京城教育圈、擇校北京、文沁學社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京城教育圈」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為了更好的我們
歡迎 | 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走之前記得點個“心心”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