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紫云花海,映影幸福”鄉村綠美文化婚慶活動在東源縣柳城鎮萬綠智慧無人農場示范基地舉行,在“航紫1號”紫云花海的見證下,15對鄉村振興一線新人喜結連理,用“綠肥之花”書寫耕耘與愛情的美麗詩篇。
當天上午,15對新人身著紅色漢式婚服,以天地為證、沃土為盟,在數千畝姹紫嫣紅的紫云英花海中舉辦了一場浪漫而有意義的集體婚禮。活動現場,主婚人將紫云英種子裝入鎏金荷包,分別贈予15對新人,愿他們的愛情如紫云英深植厚土,相互扶持,共同成長,助力鄉村振興,造福鄉梓。隨后,15對新人還一起種下“同心樹”,以實際行動為河源添綠。
參與此次集體婚禮的15對新人來自全省鄉村振興一線,有的是駐村工作隊成員,有的是扎根鄉村的農技員、新農人。其中,一對夫婦正是因為推廣紫云英種植而喜結良緣。他們開心地說,“今天在紫云英基地舉辦婚禮,正是回到愛情發芽的地方。今后我們會像滋養土地的紫云英一樣,做鄉村振興路上的‘固氮伴侶’。”這對新人還表示,他們約定將婚嫁開支投入農業創客項目,用實際行動弘揚“低彩禮、零彩禮”婚俗新風,把勤儉持家、艱苦創業作為砥礪人生、見證愛情的必修課,以實際行動營造鄉村綠美新風尚。
此次活動將農村移風易俗與鄉村綠美緊密結合,既是一場融合生態智慧與婚俗革新的盛典,更是打造“紫云英+”特色產業鏈的具體體現。
據了解,活動現場盛開的紫云英,正是航天品種“航紫1號”,由神舟十三號搭載的紫云英種子經國家植物航天育種中心河源創新研究院科研團隊兩年攻關而成功培育。試驗數據顯示,這批“太空紫云英”萌發率較常規品種提升7%,鮮草畝產突破2000公斤。紫云英不僅具有改良土壤、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的效果,還能節約生產成本,提升稻米品質。據統計,目前,全市紫云英種植面積突破7萬畝,東源縣通過“稻-紫云英”輪作模式,實現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提高3.5%。同時,東源縣大力發展“紫云英+”特色產業,打造以花為媒的全域旅游,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據統計,自紫云英花開以來,平均每天參觀游客4000人左右。
來源:東源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