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歲的張阿姨在家中抓雞時不慎摔倒,頭部著地后當即出現四肢"過電般"麻木,隨后發現四肢肌力急劇下降無法站立。
家屬發現后立即采取平臥位轉移至臥室觀察,但 2 小時內癥狀未見改善,于是將張阿姨緊急送至江山邦爾骨科醫院急診科。接診醫師查體并安排頸椎 MRI 檢查,結果顯示頸椎退行性變,C3/4 椎間盤突出伴后方脊髓信號改變,C4/5 椎間盤突出伴后方脊髓信號改變。基于這些檢查結果,患者被診斷為 “脊髓型頸椎病伴頸部脊髓損傷” 等病情,隨即以 “頸部脊髓損傷” 收入院治療。
脊柱外科團隊經多學科會診,為張阿姨實施了手術。術后次日,張阿姨即感覺手指抓握力量恢復,目前正在進行系統康復訓練,預計 3 個月后可恢復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 脊髓型頸椎病診療須知
脊髓型頸椎病是頸椎退變性疾病中最嚴重的類型,約占總頸椎病的 10-15%。當椎間盤突出、骨贅形成或后縱韌帶骨化等病變導致椎管容積減少 30% 以上時,極易引發脊髓壓迫。
接診張阿姨的林醫生指出:該病存在"三高一低"特點——高致殘率(未治療者 5 年致殘率達 50%)、高誤診率(早期癥狀不典型)、高手術需求(約 80% 需手術干預)、低自愈可能。
林醫生特別強調要警惕"頸椎病三聯征":
1)運動功能障礙:系鞋帶困難、寫字變形、步態如踩棉花
2)感覺異常:胸腹部束帶感、指尖持續性麻木(尤其尺側3指)
3)自主神經癥狀:異常排汗(半身汗出)、胃腸功能紊亂
出現以下任一情況需立即就診:
√ 突發性肢體無力持續>1 小時
√ 頸部外傷后出現放射性疼痛
√ 大小便控制功能異常
√ 手指精細動作喪失(如無法使用筷子)
江山邦爾骨科醫院建院十年以來,一直堅持以醫療本質為核心、將骨科領先技術和優質服務帶給老百姓。醫院現已引進關節、脊柱、創傷骨科機器人,在許多骨科手術中均有應用。與傳統手術相比,骨科機器人輔助手術能夠真正實現手術的微創化、精準化、智能化,達到切口小、出血少、恢復快、費用經濟等特點。江山邦爾骨科醫院曾完成江山市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引領浙西醫療水平邁入新的臺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