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里,有著“濕氣不除,后患無窮”的說法,而在這個濕氣盛行的時代,幾乎絕大多數人體內都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濕氣,如果在生活中出現了昏昏沉沉、身體困重、腸胃不佳以及四肢沉重等癥狀,那么往往都與體內的濕氣過重有關,嚴重情況下,甚至還會在肌表有所體現,比如濕疹、斑點等,這些都說明體內含有濕氣,因此,若是想要讓自身“無濕一身輕”,那么將濕氣祛除就是很關鍵的一步,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將這濕氣祛除呢?
在此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濕氣”到底是什么,簡單來說,濕氣就是身體里的“代謝廢物”,而濕氣往往也有類別之分,一種是自然界存在的濕氣,即外濕,另一種則是身體里的濕氣,即內濕,就外在濕邪而言,它通常不會孤軍奮戰,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與其他病邪相互交錯,然后一同侵入體內,比如與風邪交錯,就會形成風濕,雖然祛風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風濕,就很難及時消散。
現如今,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都與健康養生理念背道而馳,不是過分貪涼,就是喜歡熬夜、不愛運動,久而久之,自身的脾胃健康自然會受到影響,脾胃運化能力也會發生異常,身體里出現水濕停聚后,自然就會導致內濕生成。對于內濕患者來說,若是遇到了外在濕氣,那么身體的異常癥狀就會表現得更加明顯,即便攝入再多補品,也只能是“隔靴搔癢”。
而在眾多中藥方劑中,具有祛濕療效的藥方并不在少數,比如張仲景收錄在《傷寒論》中的五苓散,以及具有溫化寒濕效果的苓桂術甘湯等,這些都是有名的祛濕經方。但中醫認為,脾胃的運化功能才是我們祛濕的“根本利器”,是因為自身脾胃出現了虛弱,所以才會促使濕氣生成,而要從根源杜絕濕氣,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一健脾祛濕名方,或就能起到很好地效果,它便是四神湯。
四神湯不僅是中醫方劑,而且還是著名的健脾祛濕食方,其中的“四神”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中藥材:薏苡仁、茯苓、山藥還有蓮子,這四味藥材互相補遺,制成的湯藥,對人體而言,能發揮健脾祛濕、養顏降燥等諸多益處。
雖說這個食療古方的組成很簡單,但其中的藥材都是藥食同源之品,所以在藥性上都很溫和。其中,山藥具有補脾健脾的效果,常用于虧虛不足病癥的改善,而且山藥最擅長的就是補充脾氣,可以讓脾胃里的氣機充足起來,這樣也有助于很好地促使身體里水濕運化。
茯苓善于祛濕,而且藥性甘淡,具有很好的祛濕能力,除此之外,在安神方面,茯苓也能發揮一定效果;薏苡仁不僅可以化濕,同時還能清熱,由于身體里的水濕長時間沒有被化解,那么就會在身體里形成熱邪,而濕邪和熱邪相互交錯后,便會形成濕熱病癥,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誘發濕疹病癥;蓮子則以養心安神為主。
當然,關于這一方劑,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乾隆年間,隨乾隆下江南的侍從,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上舟車勞頓,便出現了脾胃不適等諸多病癥,當時的御醫針對這類病癥也無能為力,而在不久后,便有一個道人給了一劑妙方,御醫根據方劑的藥材配伍之后,便給侍從服用,過了一段時間,侍從的病癥果然得到了好轉,而這一妙方其實就是四神湯。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出現濕氣了過重的情況,存在諸多由濕氣引起的病癥,那么就不妨試一下這四位“神仙”,或許可以讓你不做“濕人”,無“濕”一身輕。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