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9月13日,王洪文和毛主席的合影第一次出現在了《人民日報》上面。
這篇電訊標題為《毛澤東主席會見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電訊之中提到了當選中共中央副主席十幾天的王洪文。
王洪文原本是一個工廠的保衛科科長,他竄到黨的最高領導層,簡直猶如坐上了“火箭”。
1971年,隨著林彪和陳伯達的下臺,張春橋成了“第五號人物”,僅次于毛澤東、周恩來、康生和江青。
一天,在中南海談完工作后,毛主席突然問張春橋:“王洪文會不會寫文章。”
張春橋當時感到十分意外,他回答說:“王洪文能寫一寫,但和姚文元比起來,要差得遠。”
毛主席沒有多說什么。
而張春橋走出中南海之后久久不能平靜,他實在猜不出毛主席是什么意思。
一直到江青告訴了王洪文一個消息:前幾天康生在毛主席面前夸贊王洪文,說上海的運動搞得很不錯,王洪文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人。
張春橋知道了,原來是康生在賣弄伎倆,想要用手段限制張春橋手中的權力。
果然,幾天后,毛主席讓張春橋安排,王洪文馬上到北京來。
1972年9月7日,王洪文來到北京,并且親自得到了毛主席的召見。
毛主席已經79歲了,他握著這個37歲的年輕人的手,問得非常詳細。
王洪文當過兵,務過農,做過工,這讓毛主席很滿意:“你這是工農兵于一身。”
毛主席讓王洪文多看看馬列的書,讓他留在北京,但又不說原因。
王洪文在北京成天跟著開會,沒有上海的那些兄弟一起吃喝玩樂,他覺得很寂寞。
毛主席讓他看的書,他翻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于是打電話回上海抱怨無聊:“調到上邊來,根本不習慣,巴不得早點回到上海……”
張春橋乘機對毛主席說了王洪文想要回上海的想法。
毛主席笑了:“他怎么能回上海呢?我想提議他當副主席呢!”
張春橋一聽毛主席這么說,心情相當復雜。
王洪文是他一手扶植上來的,沒想到將來會成為他的上級。
1973年5月,中央工作會議,毛主席提議,決定王洪文、華國鋒、吳德3人列席中央政治局會議,參加中央工作。
此外,決定由王洪文負責黨章修改小組,張春橋和姚文元負責起草中共“十大”的政治報告。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年輕的王洪文走上主席臺,做修改黨章的報告。這一幕讓國內外震驚。
這些舉措,為王洪文的上升做足了鋪墊。
8月30日,中共十屆一中全會公布了選舉結果: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王洪文、康生、葉劍英、李德生。
王洪文的躍升,可以看出毛主席急于培養新人。
但毛主席依舊是相當謹慎的,他把王洪文安排在身邊,就是便于磨礪和觀察。
1974年上半年,毛主席和周總理會見外國首腦時都會帶上王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