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祖孫三代,年齡差4歲,1930年同時參軍,出了2個中將1個少將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上世紀的革命時期,有很多父親帶著兒子參軍的,甚至是祖孫三代一起參軍。不過,祖孫三代還能一起成為將軍,恐怕只有他們3個人了。
今天要說的就是梁家三杰,梁仁芥、梁興初、梁必業。雖說是祖孫三代,但其實他們是同齡人,梁仁芥是爺爺輩,和叔叔輩的梁興初一樣大,而孫子輩的梁必業,就比爺爺小了4歲而已。
梁仁芥1912年出生,1930年18歲的他就參加了紅軍,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中一直擔任團政委,解放戰爭中做了師政委,新中國成立后升軍政委,1952年參加過抗美援朝,擔任志愿軍第1軍政委,1955年授少將。
三人中梁興初的名氣最大,在《跨國鴨綠江》中他的外號叫“梁大牙”。他是鐵匠出身,力氣大,打仗十分勇猛,是四野的一員猛將。
經歷了無數的槍林彈雨,梁興初一共中了9槍,身上留下了9個圓疤。他1930年參加紅軍,1949年成為第38軍軍長,讓他一戰成名的是在遼沈戰役中,指揮了著名的黑山阻擊戰。
此戰中,梁興初面對的敵人是國軍名將廖耀湘,有“中國巴頓”之稱,可見其實力,就連成為俘虜后劉伯承還邀請他,到南京軍事學院擔任教員。
可是梁興初不害怕,堅守了五個晝夜,最后我軍全殲了廖耀湘兵團,活捉了廖耀湘。不過,再厲害的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抗美援朝第一次反擊戰役時,第38軍卻出錯了。
看過《跨國鴨綠江》的都知道,軍長梁興初因為收到熙川以后黑人團的情報,認為美軍裝備好,決定謹慎行事,最后延誤了戰績,被彭老總大罵一頓。
梁興初很不服氣,說38軍不是紙糊的,下一仗一定要打出軍威。隨后在第二次戰役,38軍立了大功,不僅圓滿完成了既定任務,還大膽穿插,堵住了敵人的退路,確保了西線作戰的勝利。
這次,彭老總受到捷報后十分高興,親自嘉獎了38軍,還寫下“第38軍萬歲”的贊許,所以38軍也被稱為“萬歲軍”,梁興初看到嘉獎令后十分激動。1955年成為開國中將。
梁必業1916年出生,也是1930年參加紅軍,當時他才14歲,一直從事政治工作,曾經擔任過第38軍政委,所以他和梁興初曾經還是好搭檔。
作為政工干部,政治宣傳是梁必業的強項。志愿軍凱旋回國時,我軍給朝鮮人民軍送了一頭大肥豬,差不多快200斤了。可是朝鮮這邊回贈了2頭小豬崽,總共才十幾斤。
梁必業把小豬身上綁上了大紅花,回國的路上邊走邊敲鑼,讓2只紅花小豬見證了中朝之間的友誼。1955年被授予開國中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