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庫爾斯克之戰,可以說是俄烏沖突三年以來烏方最大的一次失敗。
(在庫爾斯克地區作戰的俄軍士兵)
這幾天俄烏戰場最大的焦點就是庫爾斯克,目前烏軍在這里損失慘重,幾乎陷入被俄軍合圍的境地,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都在與普京通話時請求,饒過包圍圈中的幾千名烏軍。而普京的說法是,可以饒恕他們,但前提是只要他們放下武器,繳械投降就可以。
那烏克蘭方面又是怎么說的呢?根據環球網等媒體報道,澤連斯基對外表示說,烏克蘭武裝部隊在庫爾斯克地區的任務已經完成,行動即將結束。當然,澤連斯基同時也承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烏軍的形勢非常艱難。
而實際情況豈止是“艱難”兩個字就能形容的,搞得不好庫爾斯克的烏軍就有可能會全軍覆沒。但澤連斯基還得強撐著對外宣稱,烏軍完成了任務。完成任務,就是達到目的了,那烏克蘭在庫爾斯克方向的目的真的達到了嗎?一點都沒有,不僅沒有,而且還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敗。
(困守在庫爾斯克的烏軍士兵)
烏軍2024年8月初,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攻入俄羅斯領土庫爾斯克州。當時這一戰術非常進行的成功,打了俄羅斯人一個措手不及,最多時占據了俄方1300多平方公里的地區。當時就有不少評論說烏軍反攻成功。但筆者當時就認為,烏軍在戰術確實很成功,但在戰略上則很失敗,而且是輸得一塌糊涂。
烏軍攻入庫爾斯克有三個主要目的。一是戰術上,試圖奪占俄方庫爾斯克核電站,一旦占領控制,那就在俄羅斯領土內深深地打下一個“楔子”,俄方投鼠忌器,很難冒著核風險來強行反攻。只可惜,烏軍功虧一簣,俄軍迅速增援守住了,這個戰術任務沒能完成。
(只用了幾天時間俄軍就奪回庫爾斯克80%的被占領土)
二是戰略上,想迫使俄軍分兵,從頓巴斯抽調大量兵力來回援庫爾斯克,以此來緩解烏東主要作戰方向的壓力。烏方本以為俄羅斯本土被攻占那么大的地方,俄軍怎么著都會馳援大量兵力吧。
可是,盡管普京在烏軍入侵之初非常震怒,也要求盡快奪回庫爾斯克。但俄方冷靜下來后,居然沒有從頓巴斯分兵前來支援,而是從其他方向抽調了部分部隊,阻擋烏軍進一步進攻,然后不緊不慢地組建新的部隊,過了三五個月后才可以反攻。
而在頓巴斯的主力部隊干脆就有轉移陣地,繼續加強在頓巴斯地區的進攻,還奪占了更多的地區。
反觀烏軍為了守住庫爾斯克已占地區,不斷將后方戰略預備力量投入到這里,甚至將第47機械化旅這樣的原先在頓巴斯前線作戰的精銳部隊,都調往了庫爾斯克。
結果,在庫爾斯克之戰中,烏軍不僅沒能迫使俄軍分兵,反而使得自己不斷向這里投入更多的力量,庫爾斯克逐漸變成了消耗烏軍的無底洞。
(烏軍遺失在庫爾斯克的裝甲車)
三是戰略層面,烏克蘭想以庫爾斯克已占地區作為談判籌碼,與俄方在談判時進行搏弈。但在俄方看來,庫爾斯克就是俄羅斯領土,就算被烏軍暫時占領一部分也沒關系,俄軍早晚會重新奪回該區域。澤連斯基提出土地換土地,也太天真了。
現在,烏軍在庫爾斯克的地盤是保不住了,想要以此作為談判的籌碼也不可能了,更麻煩的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庫爾斯克地區烏軍已經損失了約7萬精銳部隊,是俄烏沖突三年來在單一戰場上損失最多的,連美制M1坦克這樣平時舍不得投入戰場的裝備,都被俄軍繳獲了好幾輛。現在,庫爾斯克還有近萬烏軍部隊快要被俄軍合圍了,搞不好就會被殲滅,甚至不得不投降。
如果這幾千名烏軍被圍投降,將是比馬里烏波爾的3000烏軍投降更嚴重的事。
(俄軍在庫爾斯克俘獲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俄烏沖突這三年來,烏軍非常也打了不少敗仗,但很少有大量成建制部隊被合圍殲滅甚至投降的事,除了馬里烏波爾戰役。
但馬里烏波爾當時被烏克蘭方面宣傳成英勇抵抗的英勇事跡,而且當時美國北約正在全面加速援助烏克蘭,各種裝備物資武器彈藥正在源源不斷地運來,西方輿論一邊倒地支持烏克蘭,所以馬里烏波爾的失敗,對烏克蘭來說,并不那么嚴重。
但這一次庫爾斯克戰役的失敗,后果可就太嚴重了,所有的目標都沒實現,還讓烏軍作戰部隊的精銳損失慘重,而且是極大地打擊了烏克蘭國內士氣,更麻煩地是也會讓西方援助烏克蘭的信心大打折扣。
(烏克蘭在庫爾斯克損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從各個角度來看,這都將是俄烏沖突三年來烏克蘭最大的失敗,沒有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