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做亞馬遜,獲取review評價非常不容易。
之前亞馬遜官方曾經發布過一則數據統計,統計中提到,亞馬遜上的自然留評率,大約在2-3%。
如果是按照這個自然留評率,那假如我們產生100個訂單,也才能回來2-3個review/rating評價,數量太少,而且時不時還會夾雜著一些中評和差評。
所以很多賣家就會想方設法的去增加產品的review,尤其是剛上線的新品,沒有review的話,顧客看都不會看一眼,那轉化率低的跟狗一樣,實在是慘不忍睹。
而亞馬遜提供給賣家的增評手段又實在不多,幾年前還有個“Early reviewer計劃”,是幫助新品上評的,但是后來這個計劃干脆取消了。現在亞馬遜官方所允許的增評方式,只剩下了兩個,一個是邀評按鈕,一個就是Vine計劃,其他的方式,不管你是怎樣隱蔽,在亞馬遜的規則里,都是擦邊或者違規。
而Vine計劃,因為其上評快速、權重高、評價中肯等原因,成為了大多數賣家進行增評的第一選擇。
Vine計劃是要收取費用的,之前是“一刀切”,統統收取200美金一次。
后面亞馬遜為了降低新品獲得review的成本,把這個Vine計劃的費用切成了三個檔次。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Vine的三個檔次的收費不同,其中第一檔是免費的,賣家注冊后可以免費獲得2個review評價。
而這一點,就被很多賣家抓住了“機會”,成為薅亞馬遜羊毛的漏洞所在。
但是,亞馬遜最近的一則通知,將宣布這種“薅羊毛”手法的“死刑”,有位賣家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遭遇,自己手里的5個店鋪,因為這種薅亞馬遜羊毛的行為,被同時封店了!
我們看他收到的通知:
(圖源:賣家爆料)
通知中給出的封店原因是“為亞馬遜目錄中已有的產品創建新的ASIN”,說白了就是“重復創建變體”。
而這位賣家承認,這5個店鋪之前都是曾經用過批量表格去上傳大量的vine計劃鏈接,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利用”亞馬遜給的這2個免費的vine計劃名額,然后回評之后再將這些鏈接合并在一起,直接實現了“2+2+2+2”的評價合并功能,看似“構思巧妙”,實則是嚴重違反的亞馬遜的規則和公平政策。
后面這位賣家給自己的店鋪做了體檢,體檢結果也印證了這個判斷。
(圖源:賣家爆料)
報告上說,店鋪的死亡原因是:賣家參與創建了大量重復的Asin,意圖濫用和剝削Vine計劃的免費層級。
意思很明了了,就是這位賣家通過大量注冊2個免Vine再合并在一起的方式,白嫖亞馬遜的免費review。
后面這位賣家在后臺提交了申訴,但是無一例外,五個店鋪的申訴全部都失敗了,五個店鋪都沒挽救回來。
這正是應驗了那句話:用時一直爽,后面悔斷腸。
其實不光是這個手法,亞馬遜上很多所謂“黑科技”都是這樣,用的時候別提有多爽了,看著別人都在走路,自己卻在“跑步”,那感覺,真的是騰云駕霧啊。
中國還有句老話,叫做: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做事情不要一味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想要快速地成功,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業。
先人的智慧告誡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違背規律、違背規則,只一味求快,最終反而達不到你想要的目的。
這種方法,之前有很多很多賣家都在用,很多賣家甚至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找到了一條快速積累評價的“快捷通道”。
殊不知,當你沾沾自喜的時候,亞馬遜也已經盯上你了。
還是那句話:合規,才能走的夠遠。
做亞馬遜,有時候比的并不是誰走的更快,而是比誰走的更遠!
另外,最近有很多賣家被侵權困擾,不知道如何判定產品是否侵權,我這里也有一份《知識產權查詢與規避》的干貨資料,可以很好的教給你判斷侵權的方法,需要下面這個pdf文檔的,可以加AMZ8615。
全文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