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抗美援朝戰爭時,有個關鍵問題常被提及:抗美援朝期間,究竟消滅了多少美軍?
歷史上美國戰爭傷亡多少?
回顧美國歷史上的重大戰爭,傷亡人數最多的當屬南北戰爭,也就是美國內戰。
這場戰爭中,無論哪方戰敗,死的都是美國自己人,總傷亡人數超百萬。其中,戰死和因病死亡的人數各約30萬,傷殘人數達40多萬。
緊隨其后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同樣有100多萬的傷亡,但死亡人數相對較少,約40多萬,受傷人數則為67萬。
不過,這兩場戰爭的傷亡比例并非最高。南北戰爭時,共有300萬軍隊參戰,傷亡比例接近三分之一;
二戰期間,美國動員的總兵力超千萬,直接參戰人數達數百萬,傷亡比例明顯低于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抗美援朝戰爭的傷亡人數雖不及前兩者的一半,可傷亡比例卻是最高的。 很多人并不清楚朝鮮戰爭中各方投入的兵力情況。
朝鮮戰爭中美軍傷亡比例
這場戰爭起初是朝鮮南北雙方的沖突。在戰爭爆發前,雙方兵力數量相近,朝鮮北方有10個步兵師,共計13.5萬人;
南方有8個步兵師,人數為9.8萬。 從軍事指揮和部隊素質來看,雙方卻有著天壤之別。
朝鮮北方的領導者曾在東北抗聯戰斗,早在1942年就擔任重要軍事職務。
而南方的李承晚,主要靠外交活動積累名聲,其軍隊從軍官到士兵,大多由日戰時期的偽軍改編而來,作戰能力甚至比不上汪偽軍隊。
戰爭伊始,朝鮮北方軍隊憑借強大的戰斗力,不到3個月就將南韓軍隊逼至東南角。
若不是美國干涉,李承晚恐怕很快就要“下海捕魚”了。
面對南韓軍隊的迅速潰敗,美國準備了兩個多月后發動仁川登陸。
首批登陸的美軍不到10萬,后續陸續增加到10.9萬。美軍增援后,僅用一個多月就把朝鮮北方軍隊逼到了鴨綠江附近。
隨后,中國第一批志愿軍奔赴戰場,首批投入兩個兵團,兵力達30多萬人。
需要注意的是,朝鮮戰爭的主力除了中美雙方,南北朝鮮的軍隊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在第一次戰役中,聯合國軍投入兵力約十一二萬,其中美軍和南韓軍隊數量大致相當,美軍主力為第八集團軍,南韓主力是第二兵團。
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雙方投入的總兵力接近300萬。
其中,志愿軍有134萬,朝鮮北方軍隊45萬;聯合國軍共計111萬,包括美軍54萬、南韓軍隊51萬,以及其他國家軍隊4.8萬。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兵力并非一次性投入戰場,前期投入約30萬,后續不斷增兵。
而且,戰場上的軍隊并非一直維持在百萬規模,雙方都采用了輪換制,畢竟士兵們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下需要休整。
例如1952年9月,中國的23、24、46軍入朝,輪換20、27、42軍回國休整。
美軍也有類似制度,士兵在前線作戰滿6個月便可輪換。
朝鮮戰爭始于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南下,而抗美援朝從1950年10月25日開始,一直持續到1953年板門店談判。
這段時間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
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是運動戰階段,志愿軍通過五次戰役將聯合國軍趕回三八線附近。
在第三次戰役時,志愿軍一度越過三八線,解放了南韓首府漢城(今天的首爾)。
但由于戰線拉長,補給困難,加上美軍增援,在第四、第五次戰役中,志愿軍不得不退回三八線附近。
這兩次戰役戰況慘烈,第四次戰役投入6個軍,第五次戰役增加到9個軍,共造成志愿軍12.8萬人傷亡,殲滅聯合國軍16萬人,其中主要是美軍和南韓軍隊。
第五次戰役后,雙方進入邊打邊談階段。上甘嶺戰役和金城戰役都是這一時期規模較大的戰役。
上甘嶺戰役中,美軍和南韓軍隊傷亡約2.5萬人;
金城戰役里,聯合國軍傷亡約5.3萬人。
此外,還有像老禿山戰斗這樣的小規模戰斗,雙方從23日激戰至28日,志愿軍以1600人傷亡的代價,殲滅敵軍2000人。
將大大小小的戰役和戰斗統計起來,抗美援朝戰爭共殲滅美軍397543人。
這里的“殲滅”包含戰斗減員,即打死、打傷都計算在內。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志愿軍也付出了巨大犧牲,犧牲人數達11.57萬,戰傷22.1萬人,失蹤和被俘2.9萬人,總計36.6萬先烈為保衛國家和人民英勇獻身。
推薦《中國人民志愿軍援朝紀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