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大家是認可特朗普對于巴以和平進程的促進作用的。但誰也沒有想到,美國真正的野心并不是加沙地帶實現和平,而是加沙地帶沒有加沙人。
近期有美國媒體曝出,美國與以色列政府正在密謀搬空加沙。他們會見了蘇丹和索馬里的國家代表,正在商討將加沙民眾安置在后兩國境內的辦法。
當然從地理位置上講,將巴勒斯坦人從加沙遷往東非并不是最優選擇。美、以兩國也對敘利亞非常有興趣。不過媒體記者并不清楚敘利亞官方目前的態度。
從現代國際法的層面上來講,即使一國侵占了別國的領土主權,侵略國也沒有權力將占領區的民眾搬遷走。可我們也知道,對于以色列來說,很難用國際法來約束。
如果單純從操作層面看,搬遷加沙民眾的難度并不算大。畢竟這里的水電供應,以及糧食藥品的運輸都被以色列掌控著。后者只要像戰爭期間那樣,將加沙所有的民生基礎全部切斷,這里就成為了一座死城。為了活下去,即使再不愿意加沙民眾也不得不搬離。
實際上,以色列的長期封鎖已經讓加沙地區的失業率達到了50%以上,水電面臨嚴重的短缺問題。以色列也不是不管加沙人的死活,他們拿出了“經濟補償”和“遷移通道”政策,實際上就是通過“脅迫性驅離”的手段,讓加沙人獲得生存的機會。
聯合國人權組織對以色列的行為提出了批評,認為這是將生存權與土地權進行強制交易,這種“脅迫性自愿”已經是對國際法的公然踐踏。可還是那句話,對于以色列來說,很難用國際法來約束。
特朗普最大的惡,就是通過外交游說的手段淡化以色列頻繁觸犯國際法的后果。“搬空加沙”的議題來自于戰后加沙的重建問題。
埃及為代表的中東國家認為,重建加沙應該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恢復基礎設施,搭建臨時居住房屋;第二階段是修筑永久住房,同時發展海港、機場等設施。這種觀點的核心,是圍繞加沙人打造加沙環境。
美國政府認為這沒有從根本上幫助加沙。憑借加沙的地理位置,這里完全可以成為中東的里維埃拉,也就是高質量的海岸生活區。
提出這一方案的是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佩爾茲曼,他的藍圖中配備了輕軌、機場和海景酒店等堆砌出來的“未來城市”。但高質量的加沙并不包括加沙人,想要打造“中東里維埃拉”就必須清空巴勒斯坦人口。
這就是雙方之間觀點的沖突,一方是“留地留人”,一方是“留地不留人”。
美國堂而皇之地將地區發展包裝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詞,卻全然無視人權的存在。那些在國際上一直強調人權的西方國家,本次也只是言語上譴責美以兩國的遷移計劃,對后者并未施加任何實質性的壓力。而美國持續向以色列提供軍事援助,已經在事實上削弱了西方集團的譴責。
目前,只有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及多數發展中國家強烈反對遷移計劃,呼吁通過和平對話解決沖突。蘇丹目前明確拒絕美國的遷移要求,就表明了其立場。
而且美國以色列也沒有真正為加沙人考慮過后路,蘇丹、索馬里和敘利亞本來就深陷戰亂與貧困,生存條件甚至比加沙更惡劣。將加沙人轉移至這些地區,不僅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還可能引發新的人道災難。
有專家指出,美以將加沙人遷往東非和敘利亞,除了將危機轉嫁之外,還想通過經濟援助換取這些國家在資源或戰略上的讓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