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萬萬沒想到,精明一世的他在90多歲做出了糊涂事,令自己人設一夜崩塌。曾被眾人追捧的商業奇才大佬,現在淪為了網絡中的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3月4日,李嘉誠宣布以228億美元(約人民幣1657億元)的價格,將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在內的全球43個碼頭打包賣給了美國貝萊德財團。
這一舉措直接觸發了國家的敏感神經,網友認為這已經不單單是商業交易,而是涉及到了國家的利益。美國近些年來一直想要將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占為己有,因為誰能控制這些港口,那也就意味著能手拿把掐國際貿易的脈搏。
特朗普政府近些年對中國的施壓層層升級,并聲稱:“中國通過香港資本控制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在美國眼中,已經成為了政治敏感港口,誰擁有誰就有發言權,決定權。在這之前還口出狂言威脅要奪回運河控制權。
李嘉誠這波操作豈不是拱手相讓?這投懷送抱的舉措,就是在“成美之美,”網友紛紛評論,都年過百歲了,缺的并不是錢,而是德。
中國國務院港澳辦轉載評論文章《莫天真、勿糊涂》:面對如此大事,大義、大節,有關企業要好好想想自己站在哪邊!
這場跨世紀交易李嘉誠是否會懸崖勒馬按下暫停鍵呢?官方媒體都已經點名釋放出了很是明確的信號,若是李嘉誠一意孤行,堅持要賣給美國貝萊德財團,想必罵名都是輕的......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講,這場交易一旦達成,將削弱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和戰略布局。特朗普上臺后,可謂是胃口不小,一直想要掌控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李嘉誠這個關鍵時期把重要港口出售給美國,這就是為以后的國際貿易埋雷。
李嘉誠是個商業奇才,聰明一生也沒錯。當擁有了財富、名氣、聲望后,本應該回饋國家,擁護國家的利益,這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愛國情懷。如果只是站在一個商人的角度唯利是圖,那只會在欲望中走向落敗。
《大公報》發刊中明確強調:“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在大是大非面前,當事的企業家應該怎么取舍,歷史早已給出答案!”
做人要“銘記歷史,”不論李嘉誠是以商人的身份還是企業家的身份,都應該恪守原則!站在李嘉誠的角度來說,他的確是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了,并沒有去考慮這番操作是否合適。
只有國家強大了,才是企業家強大的后盾,才能國泰民安。如果把如此重要的港口賣給了其他國家,去壯大他國,這種行為和大義滅親有何區別?如果每個企業家強大了之后都這樣做,那簡直太可怕了,沒有中國的政策扶持,有幾個企業家能夠做大做強?
擁護國家主權絕不是嘴上說說而已,是落實,是行動。早些年李嘉誠的財富積累,毫不夸張地說大部分來源于中國內地。他能夠有今天的成就,應該感謝這一片祥和的中國,這次的交易該三思而后行。
有網友就好奇:“既然不想讓賣給美國,那國家就收購了啊!”
只能說李嘉誠太聰明了,他賣給中國買家也并不是不可,只是對于他的資金回籠達不到預期,中國買家更傾向于分期或者是股權置換等。而賣給貝萊德資金能夠迅速回籠,站在商人角度,他在權衡利弊。
李嘉誠向來擅長預測分析國際動向,特朗普上臺后心心念念想要奪回巴拿馬控制權,中美貿易系數也在加劇,李嘉誠一把年紀不想這半壁江山卷入國與國的紛爭,索性售賣,也就和自己沒有關系。
這筆巨額的資金留給家族后代,自己也可以兩袖清風,沒有壓力感。
站在商人的角度上,其實他并沒有錯,可若是從國家層面來看待這場交易,屬實不妥。
李嘉誠的精明已經出神入化,他不想自己走后留下任何不甘!巴拿馬運河作為全球貿易咽喉,未來走向很可能是自己說了未必算數,他的套現離場,也是為自己規避財富風險,唯獨沒有考慮國家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