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血管外科劉醫生,專注血管健康20多年,今天和大家聊聊身體出現血栓的5個前兆,另外靜脈曲張患者朋友因血管結構異常,血栓風險較常人高3倍,更需要警惕以下5個癥狀:
一、下肢突發腫脹伴持續性脹痛
單側小腿或大腿出現進行性腫脹,皮膚緊繃發亮,按壓后凹陷恢復緩慢(這種腫脹區別于生理性水腫)。
二、皮膚異常:發紅、發紫與局部發熱
皮膚逐漸變為青紫色,伴角質層增厚、彈性喪失,嚴重者出現網狀青斑,需警惕血栓性靜脈炎。
三、 足部感覺異常:刺痛、麻木與頻繁抽筋
足底或腳趾出現電擊般刺痛,尤以夜間明顯,與血栓壓迫神經或代謝廢物堆積相關。腓腸肌(小腿肚)突發痙攣,每周發作超過3次,且補鈣無效時提示局部缺血。
四、活動功能進行性受限
步行500米內即出現腿部酸脹,需多次休息才能繼續行走(間歇性跛行早期表現)。關節僵硬,踝關節背屈角度減小,穿脫鞋襪困難,小心慢性靜脈高壓導致軟組織纖維化。
五、皮膚潰瘍與滲液
踝關節上方出現褐色色素沉著區,逐漸演變為邊界清晰的潰瘍,基底有黃色壞死組織。滲液伴有腐臭味,周圍皮膚出現蜂窩織炎樣紅腫。
血栓防治三大黃金法則(靜脈曲張患者必讀)
1.溫度管理:寒冷季節避免冷水刺激,洗澡水溫控制在38-40℃,穿著梯度壓力襪保暖
2.血液稀釋策略:每日飲水≥2000ml,適量補充ω-3脂肪酸(如深海魚油),降低血液粘稠度
3.微循環激活:每小時做10次踝泵運動(腳尖上勾-下踩循環),坐位時可墊高下肢15-20cm。
劉醫生特別提醒各位患者朋友:若發現腿部突發硬結、紅腫熱痛,立即制動并就醫,避免血栓蔓延至深靜脈。靜脈曲張患者建議每6個月進行下肢靜脈超聲篩查,實現血栓早診早治。#靜脈曲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