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監控出現在與私人場所
緊密相連的住宅門口、走廊通道等公共區域,
極易引發鄰里矛盾。
近日,
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
家庭入戶門區域安裝視頻監控引發的鄰里糾紛。
27歲的小麗獨自居住在某小區高層住宅樓,出于自身安全問題考慮,她在入戶門上安裝了某智能可視門鈴(含攝像裝置)。該門鈴具有人體感應與人形識別技術,攝錄范圍為電梯井及其進入口,門前人員移動或停留將觸發自動拍照錄像并遠程推送。小麗的鄰居小強,房屋居中對向電梯,小強及家人出入須經過小麗門前。
入住兩年以來,雙方多次因為門鈴發生矛盾,社區調處、報警均無果,2024年底,小強遂訴至法院,訴請小麗拆除智能門鈴,并賠償精神損失費、誤工費等損失8萬元。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本案的矛盾焦點在于雙方隱私權、安保防衛權之間的沖突,遂作出以下判決理由:
01
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
對于私人生活安寧以及不愿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隱私權,小強住宅到達電梯之間區域為其與外界連接的唯一通道,可以認定系私人空間的自然延伸,承載小強家庭內部活動線索、小強及家人出入行蹤信息,小強家庭社會交往情況等,屬于個人隱私范圍,依法受法律保護。
02
個人依法享有安保防衛權
小麗亦依法享有安保防衛權,但因其房屋所處特殊位置,應采取合理方式最大程度減少對他人隱私影響,并征得利害關系業主的同意。小麗安裝的可視門鈴具備人體跟蹤、智能攝錄等功能,超出日常安全觀察需求,實現對特定對象取證目的,小麗所使用設備的可視范圍覆蓋了小強日常活動空間,并存在數據能力以及傳播條件,構成對小強隱私權的侵犯,應當予以糾正。
03
雙方權利發生沖突時如何平衡?
本案糾紛實為雙方多次沖突的延續,即便期間小強存在激憤之言,后續尚能通過正當途徑尋求救濟,無證據證明構成現實緊迫危險,即小麗不能僅憑個人擔憂而采取過度防御措施。
小麗提出部分遮蔽方案,鑒于設備所具功能及其安裝位置,難以完全解決視角與數據管控問題,不能合理排除小強疑慮,故對小強的拆除請求,予以支持。小麗安保需求可以通過更換觀察設備、調整安裝位置或協商安裝公共監控等方式解決。小強未能充分舉證證明其所受精神傷害嚴重程度以及其他損失情況,綜合案件整體情況考慮,小強訴請賠償精神損失費和誤工費等損失,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法院依法判決小麗拆除其安裝的入戶門前的智能門鈴,駁回小強的其他訴訟請求。
2024年12月16日,國務院《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通過,并將于2025年4月1日起實施。該條例通過明確建設規范、運行安全、信息使用和監督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平衡了公共安全與個人隱私保護的關系,為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的建設和使用提供了法律依據。
由于視頻監控技術的革新與成本的降低,不僅僅被適用于典型的公共空間,亦越來越廣泛用于人們對個人、家庭和財產的保護,如與私人場所緊密相連的住宅門口、走廊通道等公共區域,其不同于私人空間的絕對自主安裝,亦無法直接適用公共空間的嚴格備案制度,更多時候處于一種無序狀態,隨之也引發了鄰里之間對自身隱私安全的擔憂。
本案中,小麗安裝私人視頻監控雖為自身安保考慮,但采集視頻范圍侵犯了他人隱私,引發了鄰里矛盾。當隱私權與安保防衛權發生沖突時,法院應綜合考量安裝智能監控視頻設備的必要性與合理性,限定采集空間范圍、數據儲存程度,平衡雙方權利,按照比例原則定分止爭。
來源: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法院
編輯:以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