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金鑫YOYO
來源 | 微信公眾號@一個符號工作室
緣 起
3月1日,方大同因病去世的信息正式公布。
當時,內心“咯噔”一下,突然感覺我們這代人也開始進入“離開倒計時”了。
耳邊除了響起林夕寫的那首《開到荼蘼》,還涌現了羅永浩在直播間里講過的話:
“我今年50歲了,我的朋友圈里已經偶爾就有一個人去世了。20-30歲時你肯定沒有想過這個問題,40歲幾乎沒有,小概率;50歲時,我的朋友圈里已經有一些死人了。他們的朋友圈我偶爾會去看,都沒刪掉,但人已經沒了……到了80歲,朋友圈就是墳堆。”
上圖為方大同《Ten Reasons》MV截圖“顛倒版”
只嘆生命無常。前段時間,瓊瑤和大S走了,網友評論都是關于她們的生活八卦。
但這次方大同的離世, 隨便搜下視頻號就會發現,熱門視頻比比皆是。大多數人感到的更多是惋惜:歌壇又失去了一位優秀的音樂人。
詩人臧克家寫過:“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方大同用存儲在云端的“靈魂”,給自己的離開保留了最后的體面。
為何大家喜歡方大同?
我算不上方大同的粉絲,第一次聽說他還是在初中。記得FM音樂電臺的編輯,有段時間一直在推薦《我們能不能》這首反戰歌曲。
旋律朗朗上口,充滿溫暖,也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
盡管這首歌傳唱度不高,但卻是最能代表他“符號價值”的一首歌:“世界大同”既是巴哈伊教的核心主張,也是“方大同”的姓名起源。
(PS:方大同出生在夏威夷的一個巴哈伊信仰的家庭中,他的個人故事不再贅述。)
從才華層面看,由于受到文化基因和家庭教育的影響,方大同的R&B也 不同于港臺主流R&B,而是能 靈活整合各類黑人根源音樂;
從個性上講,他為人生活簡樸、熱衷公益、不愛炒作,遠離娛樂圈的一切是非, 如同“清教徒”般自律,作為公眾人物的形象也無可挑剔;
正因為如此,方大同這樣游走在主流歌壇的“孤獨患者”,才顯得尤為珍貴。
所以哪怕已經離世1個月了,粉絲們仍然難以忘懷。
爆款視頻始于興趣
為了紀念這樣一位有才華的音樂人,我在3月2日和5日的時候,在自己的視頻號上,分別發了兩條和他相關的音樂視頻。
其中一條內容,是他和Jason Mraz共同翻唱經典老歌《Ain't No Sunshine》 的音樂現場。
截至3月17日,該條視頻的播放量已將近43萬,轉贊評互動量也超過3萬;其中,超過75%的流量全部來自視頻號官方推薦,遠超預期。
當時僅僅覺得 這條視頻很精彩,就從B站 搬運過來,所以連封面都沒做。
但沒想到, 多少人通過這條視頻重溫了方大同的精彩表演,我也和網友們達成了某種“共鳴”。
這證明好音樂自帶流量,是人類的共同精神遺產。
評論區里既有方大同的粉絲,也有Jason Mraz的粉絲,更有人表示這是TA最喜歡的兩位音樂人:
本來3月自媒體的熱點話題,在我看來是 科技圈的Manus。
因為 算法給我推薦的,也大多是創業認知、AI科技、品牌營銷相關的視頻,我原本沒想到方大同會有這么大的影響力。
所以,我猜自己可能是陷入“算法繭房”了。于是就順勢而為,想看看繼續發和他話題相關的視頻會不會爆。
15天過去后,數據告訴我:和他有關的14條視頻,合計約有75萬播放量,整體互動量也超過5萬。
(PS:上面這張是后臺數據截圖,因為將方大同專題視頻與其他視頻一起合并計算了,所以看著是83萬+)
而且這個數字每天還在增長中,半夜凌晨還有不少點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地區時差的原因。
此外,我的視頻號 「一個符號工作室 」也因此得到很多網友關注,解鎖了微店櫥窗、達人帶貨等諸多功能,變成一個 「0成本暴力起號」的典型案例。
如果一定要總結 「起號方法論 」,我只能用 「偶發事件+興趣驅動+快速執行力」來總結。在此基礎上,需要不斷用不同音樂視頻來測試傳播效果,調整運營策略。
互動網友畫像分析
再來看看與視頻產生互動的網友畫像。
這兩天,我通過分析還發現,只要和視頻產生互動的網友,整體質量都挺高的。
如下方截圖所示,看大家的備注信息,很多本身就是音樂人、音樂博主、音樂從業者、琴行或音樂教育工作者,更有視頻號官方認證的時尚、生活、攝影、設計、繪畫、舞蹈、演員等藝術博主。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方大同的粉絲、路人粉,或單純喜歡其音樂的人,本身也是顏值與才華兼具的人。
這說明方大同影響的不僅是普通聽眾,更獲得了藝術類KOL、KOC的認可與喜愛,并且粉絲的國際化程度更高,比如留學生、海外華人等等。
我想這也是為何方大同能成為“流量密碼”的真實原因——由于大量短視頻博主都喜歡他,所以能快速破圈,形成“KOL-KOC-大眾”的傳播漣漪。
另外,還有一些忠實粉絲,在短短兩周內跟我的視頻互動超過10次。為了維護這些高粘性粉絲,我還手動送出了超過1000個感謝。
而從關注粉絲的地域來看,占比最多的在廣東,其次在上海、北京和浙江,四地加起來超過粉絲總數的50%。
我查資料發現,方大同本身在上海上了小學,后來去了廣東和香港。因此,從文化根源上來看,這些地區的人與他的音樂更有共鳴,這符合預判。
分享20條視頻號運營經驗
最后,根據這15天得到的平臺反饋,我總結了20條視頻號運營經驗:
1、發所有視頻之前,先在整個池子里搜有沒有跟你一樣搬運同一個視頻的人。如果對方的互動量很大,那就不要發跟人家一樣的,因為系統會識別視頻雷同,然后限流。
2、在我所有發布的視頻中,停留時間最長的是群星合唱版《Love Song》,但也僅僅為61秒。因此,音樂類短視頻不宜發完整版本,因為會影響完播率。時間拖得越久,完播率就越低。
3、一個視頻發出去,如果6小時內沒有破1000播放量,互動數也寥寥,基本可以宣判死亡;如果互動數還可以,播放量接近1000,可以考慮小金額投流嘗試挽救,進入推薦池。
4、算法推薦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如果視頻在發布后的一段時間內,仍能保持較高的觀看量、點贊和評論,系統會認為其具有長尾效應,從而反復推送,進一步提升推薦梯度。
比如,我就眼睜睜看著播放量破萬的視頻可以輕松變成大幾萬;超10萬播放量和萬贊的視頻會得到更多推薦,很快沖上幾十萬。
5、視頻在制作時不要出現長期疊影效果,這會直接讓系統宣判畫面質量不佳。
6、粉絲也是視覺動物,方大同穿得好不好看,會直接影響互動量和播放量。PS:好心疼方大同早期的綜藝視頻,穿得不好看都沒人愿意點贊。
7、視頻帶水印會被減少推薦,水印被有意遮擋或打碼也有被識別出的概率。而且,剪映里的“AI去水印”功能也有時間限制。
8、視頻分辨率、質量好壞會對用戶互動造成影響。因此2010年前的視頻,如果不是通過AI修復過的,太模糊也不建議發。
9、不要發偏負面情緒的歌詞和小調旋律,中國五聲音階另說。因為所有人都希望通過視頻號建立正能量形象。
10、唱得差也有妙處。比如可以引發評論區產生大量“丁太升”,激發網友吐槽本能,對提升視頻熱度有幫助。PS:必要時也得注意控評。
11、發布和方大同無關、但類似R&B風格的音樂時,粉絲互動并不頻繁。也就是說,很多用戶僅僅是喜歡方大同這個人或音色,不代表他們喜歡所有音樂。
12、方大同的原創熱門音樂,在視頻號已經出現很多,所以我有意避開了這些題材,而選擇找他不常見的翻唱作品,也獲得了不錯的數據。
13、音質和音量很重要,說三遍!!!所有互動量高的短視頻,無一不是音量較大和軌道清晰的。
14、一定要看池子里有沒有已經標注原創標簽的視頻。否則多次給自己標榜“原創”,系統如果檢測到不是原創,會罰你好幾天不能再次標注“原創”。
15、有沒有標榜“原創”,其實也不會對數據產生太大影響。存在非原創也獲得很多流量的情況;同樣地,標了原創播放量的視頻也可能沒有什么流量。
16、我自己用小號試過,任何陌生人都可以付費給你的視頻“上熱門”。但推廣結束后,你在后臺并不知道誰給你加熱過。
因此,一個視頻能成為爆款,除了因為本身內容好以外,也可能是有人在幕后加熱推廣。
這些人可能是他的粉絲,也可能是音樂經紀公司,甚至是他的好友或同行等等,總之一切皆有可能。
17、從成本角度看:自然流確實存在,而且每時每刻都在增長。除了小號測試,我沒有在15天里投入任何費用。
18、“情緒鉤子”也同樣適用于音樂類視頻,如果前5秒沒有抓住用戶注意力,TA可能就直接劃走了,所以必須有取舍,雖然掐掉前奏很可惜。
因為不是所有用戶都有很強的音樂鑒賞能力,大部分人刷視頻是沒有耐心的。
19、和方大同風格相似、甚至連音色和出生地都高度相似的歌手,因為面貌不同,也不是很受國人歡迎。
比如,多國混血歌手Bruno Mars的《Nothing On You》,如果忘掉Bruno的長相單獨聽這首歌,你也感覺像方大同在唱。
20、已經進入推薦池的視頻,和發布時間關系不大;剛發布的視頻,還是要注意發布時間,比如早晚高峰、午休等時間。
21、播放量和互動量未必成正比。同樣是播放量超過1000進入推薦池的視頻,有的互動量就是偏低,這時就要分析用戶的心理活動,問題一定還是出在內容上。
22、純內容視頻最好不要掛商品鏈接,系統可能會判斷你商品和內容不相關,然后減少推薦。
比如,我曾經掛過藍牙音箱、耳機、彈唱教程等等,有的會觸發系統建議,有的不會。
實際上這15天我還真的賣出去一件商品,但帶貨效率極低,基本不可能通過帶貨變現,只能靠廣告和影音作品宣發。
如果你是一家音樂廠牌、影視網綜宣發或MCN公司,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一個符號工作室」與我建聯,直投合作量大從優!
作者丨金鑫YOYO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一個符號工作室
官網丨www.one-symbol.cn
「一個符號工作室」是一家賦能泛消費品牌的運營服務機構。我們以符號學為戰略錨點、以AIGC為效率引擎,致力于成為企業經營外腦,為您提供品牌/創始人IP咨詢、產品策劃、包裝設計與整合營銷傳播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歡迎關注并點擊星標“★”收藏公眾號,轉載本文請備注作者與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