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春節剛過,立春后的日子逐漸地暖和起來。但是初春的日子還是乍暖還寒。這不這幾日又一股寒流襲來。前些天的一個中午,天空陰云密布,一陣陣北風吹的讓人刺骨寒噤。剛剛吃完飯,坐在沙發上喝著茶。突然電話鈴聲響起,我接起電話,電話的那頭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今年雷鋒已經八十四周歲了,我太像雷鋒了!我真想、真想和雷鋒說幾句心里話”。我知道這是雷鋒生前戰友、曾給雷鋒當過司務長的楊豐普老人。我在電話中聽到他說話的急促聲。楊老今年已經是八十五歲的老人了,同時還患有腦梗,行走說話不太方便了。我知道楊老想要讓我代筆和雷鋒說說心里話。下面我根據楊老和我的訴說,把他講述的意思,我覺得用書信的方式最能表達楊豐普他老人家的思想情感。以下就是我以楊豐普的口吻寫給雷鋒的信。
雷鋒你好:
我是當年給你發服裝的司務長楊豐普。唉!你離開我們已經六十二年了!如今我已是八十六歲的老人了,可你在我的記憶里永遠都是那么年輕,每當想起你,那些過往的日子就如同電影般在我眼前一一浮現。我想告訴你,你的名字已經成為了我們社會正能量的一種象征,一種力量。每當人們遇到困難,想起你的事跡,就會充滿勇氣和力量,去克服一切艱難險阻。
此時,我站在窗前,街路上的燈光已經亮了起來,車輛在街路上往往來來,車燈打出一道道燈光,窗外飄著雪花,今年的冬天很冷。這使我情不自禁的想起當年與你一同走在雪地里,踩出一串串清脆的聲音。而如今,只有冰冷的空氣與我為伴,猶如一幅失去色彩的畫卷,孤獨卻又帶著濃濃的思念,我心里有許多許多要對你說的話,思緒萬千的我竟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唉,雷鋒啊,天冷了,我真想再為你發一次冬裝,以抵御這冬天的寒氣。
雷鋒啊,我離開咱們的老部隊已經六十年了,我在1964年就轉業回到了沈陽,在區政府工作一直到退休。前些天遼陽的一位戰友給了我一張1960年11月29日你介紹張天生入團的登記表。我看到這張表,歡喜若狂,激動的我流出了興奮的眼淚。65年了啊!半個多世紀的歲月,23700多個日日夜夜,我無時無刻的不在想著你啊,雷鋒!在這張入團登記表上我又見到你那久違清秀斜體的字體,看到這跳躍的字符,就仿佛又看到你那張微笑的臉!在這張登記表上我也看到了老司務長廖光旭和指導員高士祥的筆跡。當我看到這些時,腦海里又有多少往事涌上心頭啊······
記得1961年4月底,連隊發放夏季服裝時,當我把兩套夏季軍裝和襯衣、膠鞋、襪子放到你的手上時,你卻說:“楊司務長,服裝我領一套就夠了,剩下的各一套都交給國家吧,以減少國家的開支,支援國家建設。”聽完你說的話,我都驚呆了愣到那里,半天說不出話來。這時在我身旁的給養員李家秋一邊扯著我的衣袖,一邊說:“司務長、司務長雷鋒說什么?他只領一套服裝啊?!”而此時,我看到你身后的戰友也同樣露出詫異的目光。當我定神的那一刻,我看到你那張充滿幸福自信的笑容!你把那套夏裝和襯衣、襪子推到我手上后轉身就走了。
我呆呆的望著你的背影,突然我發現我的手中還有一雙襪子,于是我就舉起那雙襪子說:“雷鋒襪子你也不要了?”
你說:“我有襪子,我也會補襪子!”
我捧著手里沉甸甸的軍裝和襪子,望著雷鋒輕快的腳步漸漸遠去。多年后我才真正地理解你的幸福感是發自內心的!你那一刻的笑容讓我終生難忘!
雷鋒啊,這些年我曾兩次去湖南望城——你的家鄉,參觀了你的故居,見到你當年的小學同學謝國華,李建芝,凌小莉等一起回憶了你童年的故事,談到你在家鄉的生活學習。當我提到雷鋒在部隊與我說他在學校演節目,什么美蔣反攻大陸,小鋸子,其它的我記不清了。這時凌小莉捂著嘴,對我哈哈大笑的說:當時就是我和雷鋒一起演的這個節目。凌小莉于是對李建芝:“你找把鋸,我和楊豐普司務長表演當時的劇情,凌小莉說:“楊老你當雷鋒,咱倆表演。”拿到小鋸子后,她一邊笑著,一邊講他和雷鋒演劇的故事,講津津有味,滔滔不絕。
這張照片就是當時的凌小莉和楊豐普用這個鋸做道具,邊拉鋸邊唱。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是那樣地激動。仿佛《小鋸子》的歌詞和旋律還在我的耳畔縈繞······
于是,我用筆把《小鋸子》的歌詞記了下來。歌詞是這樣的:“小鋸子,亮光光,小鋸子,亮光光,嚓刺嚓刺亮光光,你來我往忙又忙,你來我往忙又忙。哥哥鋸木板,我拿小鐵錘。叮叮當當,叮叮當當,叮叮當,做只小軍艦,結實又漂亮,我當小海軍,哥哥當艦長,開到臺灣去,活捉蔣介石,消滅美國狼,活捉蔣介石,消滅美國狼!”雷鋒你還記得這個歌詞嗎?你看我記得對不對啊?
第二次去你的家鄉是和老司務長廖光旭一同去的,這也是我們共同的愿望。那是2016年11月12日,我和廖光旭在孩子們的陪同下,再次聚首長沙,探望你的故居。在你的故居前,我們想了很多很多,悲喜交加,那情那景給我和老司務長廖光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司務長廖光旭說他經常見雷鋒去連隊食堂做好事,幫助炊事員洗菜、洗碗、包餃子。雷鋒開始不會包餃子,他邊學邊干,后來餃子包得又快又好。雷鋒很活潑開朗,很喜歡唱歌,有雷鋒在的地方,總是充滿歡聲笑語。廖光旭告訴在場的雷鋒紀念館的楊館長和陪同的工作人員:“雷鋒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故事多得很,我們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唉!雷鋒啊,不說那些陳年的往事了,我多希望你還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感受這時代的變遷,一起見證祖國的繁榮富強。
時間過得真快啊,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里,祖國和軍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咱們的老部隊還駐扎在你犧牲的撫順,歷經幾次軍改,如今已經成為一支現代化的部隊。他們曾走出國門,去外國執行過維和任務,向世界展示中國軍人的風采和擔當。每當聽到這些消息,我就想要告訴你這些消息,我會想起你那堅定的眼神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雷鋒啊,你聽到如今部隊的變化,我想你一定會高興的!
你的床鋪,咱們連隊一直給你留著呢。每次看到那個床鋪,我仿佛就能看到你忙碌完后,疲憊卻又滿足地躺在那里的身影。
你所在的班早已被國防部命名為“雷鋒班”了,如今已有二十九任雷鋒班班長了。他們個個都是好樣的,把這個班帶得生龍活虎、虎虎生威,成為全軍基層班排的標兵。他們傳承著你的精神,在新時代繼續書寫著輝煌的篇章。
你留下的節約箱仍然放在那里,它就像一座豐碑,時刻提醒著后人要保持勤儉節約的美德。
雷鋒啊,你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你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你的事跡激勵著無數人勇往直前,為了理想和信念不懈奮斗。在這個新時代,我們會繼續傳承你的精神,讓它在中華大地上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我們會告訴后人,曾經有一個叫雷鋒的戰士,他用自己短暫的一生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愛、什么是無私的奉獻。你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讓大家懂得了奉獻、責任和擔當。
我相信,無論歲月如何流轉,你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中華民族永恒的精神坐標。雷鋒啊,你是我們永遠的驕傲,我永遠懷念你。
此時,街路上的行人已經稀少起來,不時就有幾輛車燈劃過,我又想起咱們那次去吉林通化長白山夜行往事······唉!不說了,不說了!就此擱筆了。
此致
敬禮
你的司務長:楊豐普于沈陽
雷鋒為張天生填寫了入團介紹人一欄,為張天生留下珍貴的手跡。
雷鋒同學凌小莉(左)和雷鋒司務長楊豐普表演話劇《小鋸子》。
楊館長(前右二)與廖光旭(前左二),楊豐普(前右一)在雷鋒紀念館合影。
楊豐普(左)、楊館長(中)與廖光旭右合影。
(孫春林/文 圖 編輯/高德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