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JMV)刊登了一項重要研究,首次在南美洲的蝙蝠中發現了一種類似于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的新型冠狀病毒。這一發現標志著冠狀病毒的傳播鏈條可能更加復雜,存在更高的物種傳播風險。
巴西圣保羅州和塞阿拉州的研究人員與中國香港大學的同事合作,在蝙蝠中發現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研究人員在刺突蛋白的RBD中發現了關鍵殘基,表明可能與 MERSr-CoV 的受體 DPP4 相互作用。
這些發現凸顯了冠狀病毒的廣泛遺傳多樣性、新病毒譜系的存在以及在巴西傳播的蝙蝠冠狀病毒中發生的重組事件,并強調了持續監測與冠狀病毒溢出事件相關的公共衛生風險的必要性。
南美洲蝙蝠中的MERS樣冠狀病毒發現
研究人員在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7 月期間從巴西東北部塞阿拉州的不同地理來源采集了樣本。這項研究旨在通過分子檢測篩選來自 16 種不同蝙蝠物種的 423 個口腔和直腸拭子,然后進行深度 RNA 測序 (RNA-Seq) 和進化分析,以識別冠狀病毒。
研究人員在兩種蝙蝠物種(Molossus molossus 和 Artibeus lituratus)中檢測出了七種不同的冠狀病毒(CoVs)。通過RNA-Seq獲得病毒基因組信息,并利用MegaBLAST和BLASTn分析基因序列的同源性。為了填補基因組中的空白區域,研究團隊設計了一套新的引物并通過Sanger測序完成了擴增。
通過MegaBLAST分析發現,其中一株病毒(BetaCoV UNIFESP mBSS)與中東呼吸綜合征相關冠狀病毒(MERSr-CoV)具有71.9%的核苷酸相似度,且覆蓋了82.8%的病毒基因組。此外,該病毒在巴西的發現引發了對該地區可能存在人畜共患傳染病風險的關注。
此外,研究人員利用多種算法(如RDP、GENECONV、MaxChi等)對病毒基因組進行了重組檢測。結果顯示,存在明顯的重組信號,尤其在刺突蛋白編碼基因區域(spike gene)。
病毒變種的發現
除了BetaCoV UNIFESP mBSS外,研究還發現了一種SARSr-CoV樣病毒,其基因組覆蓋率為30%,與SARSr-CoV具有65.1%的核苷酸相似性。
此外,研究團隊鑒定出了多種其他冠狀病毒,包括:
與人類普通感冒相關的229E樣蝙蝠冠狀病毒
Tylonycteris bat CoV HKU4(與MERSr-CoV密切相關)
Pipistrellus bat CoV HKU5(與Vs-CoV-1類似)
Hedgehog-CoV-1(與刺猬冠狀病毒和Betacoronavirus Erinaceus具有較高相似性)
基因組特征及進化分析
通過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系統發育樹分析,研究發現部分病毒可能屬于未分類的冠狀病毒。
進一步的基因組比對顯示,這些新發現的CoVs在RBD(受體結合域)上具有多種關鍵氨基酸殘基(如P463、Y499、D510、D537、Y540、R542),這可能影響其與人類受體DPP4的結合能力。
此外,為了弄清楚它是否能與人體細胞結合,必須在高生物安全性實驗室進行實驗。這些試驗計劃于 2025 年在香港大學進行。
研究強調了南美洲蝙蝠體內存在豐富的冠狀病毒多樣性,其中一些病毒與MERSr-CoV等人畜共患病原體存在較高的相似性,提示這些病毒可能存在跨種傳播和適應人類宿主的潛力。
總結
本研究首次在南美洲蝙蝠中發現了與MERSr-CoV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及多種尚未分類的病毒株。研究結果突顯了蝙蝠在攜帶潛在人畜共患病毒方面的重要性,并強調了全球范圍內持續監測野生動物病毒的必要性,以及時發現和防范可能引發疫情的病毒株。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jmv.70173?saml_referrer
主編微信
注:添加微信請備注昵稱+單位+研究
生命科學綜合交流QQ群:6813418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