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暗戰開打,4國派兵入菲,英國放話施壓,關鍵時刻中方也迎來援手!
2025年,南海局勢因域外勢力的深度介入再度升溫。菲律賓馬科斯政府通過簽署一系列軍事協議,為美日澳加4國在菲駐軍鋪平道路,英國則借“航行自由”之名對華施壓。在這場暗流涌動的博弈中,中國以深耕區域合作為突破口,逐步鞏固南海戰略穩定框架。
大家都知道,繼去年同日本簽署首份《互惠準入協定》后,菲律賓近期又與加拿大完成《訪問部隊地位協定》談判,預計年內生效。這意味著北約成員國加拿大,將首次獲得在南海周邊駐軍的法律通道。
至此,美國在菲保留的5個軍事基地、澳大利亞達爾文港的輪訓部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聯合巡航,加上加拿大新增的軍事存在,4國已在南海構建起立體軍事網絡。
這種前沿部署戰略呈現出明顯協同特征: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允許美軍使用菲軍事基地;澳菲《部隊地位協定》涵蓋聯合軍演與后勤支持;日菲協定側重情報共享與裝備合作;加菲協定則可能開辟北極-南海戰略通道。4國通過“輪駐+協訓”模式,既規避直接軍事沖突風險,又實現對南海的持續軍事存在。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近日,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在菲期間,拋出所謂“中國威脅南海貿易安全”的論調,實質是配合其“印太傾斜”戰略。
近年來,英國頻頻參與美日主導的聯合軍演,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曾兩次穿越南海,英國甚至計劃在新加坡部署兩棲作戰艦。
但英國的策略存在根本矛盾。其所謂“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本質上是以西方標準重塑海洋規則,這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倡導的包容性秩序存在沖突。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英國在馬爾維納斯群島、直布羅陀等爭議地區的做法,與其在南海問題上標榜的所謂“規則”形成鮮明對比。
對此,面對域外勢力的合圍之勢,中國也打出“法理+合作+制衡”的組合拳。外交層面,中國駐東盟大使多次強調《南海行為準則》磋商進展,已與東盟國家達成“單一磋商文本草案”,為規則制定注入確定性。
軍事上,解放軍持續完善南海島礁防御體系,近期公開的遠海訓練,已延伸至納土納群島以西海域,形成對非法闖入勢力的有效震懾。
更具戰略意義的是區域合作深化,中國迎來了東盟這個有力援手,我們同越南在北部灣達成共同開發協議,與印尼簽署海洋經濟合作協議,菲律賓試圖在東盟峰會炒作南海議題時,其他成員國更關注RCEP框架下對華貿易增長。
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同比增長12.7%,其中越南對華農產品出口激增45%,經濟紐帶成為打破政治圍獵的關鍵砝碼。不得不說,絕大多數南海地區國家還是明事理的。
歷史經驗表明,任何試圖將南海問題工具化的操作,最終都將在區域合作的大潮中消解。當馬科斯政府沉迷于域外軍事保護傘時,其鄰國正通過與中國深化合作,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紅利。這種戰略抉擇的分野,終將決定南海局勢的未來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