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財經社 冰火
3月14日晚間,深陷退市危機的ST花王(603007)發布公告,擬6.66億元收購安徽尼威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下稱“尼威動力”)55.5%股權。
這標志著ST花王將跨界進軍新能源領域,旨在擺脫傳統園林工程業務增長困境。
然而,這一“賭命式”轉型舉措遭市場強烈質疑。3月15日,公告后首個交易日,ST花王股價慘遭一字“悶殺”,市值縮水至67.52億元。
一、病急亂投醫
根據公告披露,ST花王此次收購標的尼威動力,成立于2018年12月,注冊資本4010萬元。公司主要產品為金屬高壓燃油箱系統,專門配套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式電動汽車,擁有理想汽車、零跑汽車、奇瑞汽車、上汽大通等整車廠商客戶。
本次收購尼威動力的整體預估值為12億元,該筆交易溢價率預計高達約770%。
財務數據顯示,2023年和2024年,尼威動力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億元和6.7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733.3萬元和6995.34萬元。對于業績大增原因,收購預案中的解釋為理想L6車型、奇瑞山海T2放量,尼威動力高壓燃油箱系統收入大增。
值得關注的是,尼威動力2024年營收同比增速只有1.26倍,而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3倍,這顯然不合常理。
收購預案中的解釋為,尼威動力加強了辦公流程自動化、信息化,提升協作與運營效率,期間費用增加幅度較低,因此凈利潤增長率高于營業收入增長率具有合理性。
業內人士認為,ST花王的收購行為存在“病急亂投醫”嫌疑。
尼威動力承諾2025—2027年,3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3.2億元,但細算賬目:2024年公司凈利潤6995萬,按55.5%股權計算,ST花王只能分到?3882萬?。即便未來3年業績承諾達標,年均收益約?5900萬?,但ST花王2024年虧損就超5億。?賺的還不夠虧的零頭?,這轉型有何意義?
二、混動車?行業前景不樂觀?
盡管ST花王稱此次收購為“布局新能源賽道的重要一步”,但混合動力汽車行業正面臨兩大顛覆性挑戰,尼威動力核心產品混動汽車高壓燃油箱業務前景并不樂觀。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2035年純電動汽車將成為銷售主流,混動車型作為過渡產品的市場窗口期有限。2024年混動車銷量增速已從2023年的50%降至15%,需求拐點隱現。
主流車企加速轉向插電式混動(PHEV)技術,比亞迪、吉利等廠商已采用常壓油箱方案以降低成本。高壓油箱因材料成本高(單件價格較常壓油箱貴30%~50%),市場份額被擠壓。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高壓油箱在混動車型中的滲透率從70%降至52%,技術替代風險加劇。
三、巨虧4年,退市風險仍高懸
ST花王原為園林工程行業龍頭企業,但受房地產行業下行沖擊,公司業績自2021年起持續惡化。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5.93億元、-2.28億元、-1.83億元。
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ST花王全年預虧5.78億-8.59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215%~369%。同時公司預計2024年扣除與主業無關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收入后的營收為 7680萬元到 1.14億元,低于3億元。
這意味著,不久前剛被撤銷因法院裁定受理重整而觸及退市風險警示情形的ST花王,又或將因經營業績未達標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對于ST花王而言,此次收購既是向新能源轉型的“豪賭”,亦是規避退市的最后一搏。然而,在主營業務崩塌、行業趨勢不利的多重壓力下,6.66億元“救命錢”的投入能否扭轉危局,仍需打上巨大問號。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