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楚水
老左同志春和,現在不知道該稱法師或居士,前幾天發來一篇不是鐵匠老鋪打造出來,不算太長,至少也有六七千字,其實還是一萬字的文章。說不忙吧,也不全是,說忙吧,至少打開瀏覽的時間,還是有的。只是老左同志經常對牛彈琴,而我這頭笨老牛,又如何識得這如孔圣人所云的韶音雅樂呢?只好洗耳不忍去聞,忍痛割舍之而靜心境。后又得聞被某某大V之轉發,如摘入《新華文摘》或《讀者》,而且主人公又是志明師太,總讓人難免想起當時名震河北詩壇的詩人楊如雪,獵奇之心難免,故爾不能不一讀為快。
老左同志的文章行云流水,高處不勝寒,總讓人停留在半山腰上,望而卻步。一目十行,又難免會斷章取意,盲人摸象。即使不盲人摸象,老楚同志仍覺得志明師太,就是當年的楊如雪,云深不知處。然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寺是尼姑庵?適老楚剛從雞鳴寺歸來,總覺得稱僧人志明為法師,不如師太妥貼。阿彌托佛,出家脫俗為大,老楚同志若誑語言俗,無異于佛頭著糞,掩耳盜鈴。
記得老左同志曾言,楊如雪遁入空門,是為了回避某種禁忌,或逃避某種遺傳的定律。現在確切的知道了這位志明師太非如雪,而類似喬達摩 悉達多,在西藏皈依如若菩提樹下頓悟,絕對不遜于《根道果》的詠給 明就仁波切,也應該是一仁波切。佛經寶典老楚沒有讀過,當然也包括《心經》與《金剛經》。偶爾誦讀經文也只是人云亦云,濫竽充數,鸚鵡學舌:
嗡嘛呢唄咪吽
---詠給,明就仁波切認為之誦經,不僅僅是對經文的重復,更是心靈的調頻器,通過特定頻率振動,讓誦經的聲音,與早己宇宙間循環數億萬年的經文之聲,發生共振,從而打破意識慣性的枷鎖,如香,燃起香火,就是打開某種特殊境界的媒介。 如《金剛經》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正的誦經是超越文字相的頻率共振,是心靈的超度,在"嗡嘛呢唄咪吽"的漣漪中,照見五蘊皆空。
夢里明明有六趣
覺后空空無大千
---一直無緣謀面志明師太,過去也沒有聽說神龍見首不見尾之其人,就像沒有見過六祖真身。據說,西藏有許多高僧都修得真身之若六祖,無嗅無味,通透如佛方可稱之為仁波切,不知道這是不是心靈的證悟。究竟生死那頓悟之若佛祖,又何必在乎有無舍利子呢?色即空,空即色,簡單其實又不簡單,如左春和不和右春和,這可能就佛的量子糾纏,如老左尋之志明,遇見其實等于沒有遇見,沒有遇見才是真正遇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