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席卷全球的疫情對世界經濟的沖擊不亞于一次大型經濟危機呀,國際貿易萎縮、貨幣匯率動蕩、消費與投資下降以及由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不僅讓各大國經濟難以增長而且還經歷了一次GDP格局大洗牌。譬如因能源價格飆升而讓俄國、沙特等國的GDP國際排名飆升,與此同時則是日本痛失了全球第三的位置。
那在2024年度全球經濟已趨穩定,各大國的GDP格局是否也隨之有所恢復呢?來看看20強國的最新情況。
首先得說2024年全球經濟趨穩是整體態勢,這點從國際貿易回暖、各國的就業率與消費等回升都能表現出來,各國的GDP走勢相對平穩也能體現。但各大國家之間的經濟增長差異還是不小的,這是由各國的產業結構、經濟韌勁與活力等決定的,
如果分類看的話,感覺發達國家的GDP回升態勢略顯不足的,大多都是僅有1%左右的同比實際增長率,美國的2.8%增幅都已經算很亮眼的一個了,這也讓美國再次展現了它的肌肉呀,能在發達經濟體中更快實現經濟復蘇。
相比之下20強國中的發展中國家要運行更為穩定點,巴西與土耳其的漲勢略緩點但也是在3%以上而要比絕大多數的發達國家要增長更快不少;中國大陸與印尼則能取得5%的實際增長率,而印度就更令人振奮了,6.7%的增速幾乎快達到它疫情前的常態化增長率了吧。
形成這種態勢,應該是與產業結構關系更大吧,發展中國家的GDP總量中工業比重大,而工業在2024年回升態勢確實要更好,畢竟發達國家的消費復蘇也會帶動前者的工業產能的呀,大家覺得這個有無道理呀?
那么各國GDP增速雖有差距但總體趨穩了,20強國的格局是否也能恢復到常態化呢?經觀察發現有點復雜哦,主要還是受到各國的物價與貨幣匯率關系有點大。
如我國雖有五經普的調升,但2024年度的GDP還不到19萬億美元而占美國的比重降至65%以下,這比前幾年要下降了好幾個百分點的,正是美國連續通脹、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下降所造成,從兩國的GDP實際增速看我國卻是連續幾年運行更穩健。
日本則因匯率連續走低、國內通縮等使得GDP總量非但不能反超德國、重返第3位,反而被德國進一步甩開了,2024年度德國出現0.2%的實際增速下跌卻能取得3%的美元名義增幅,而日本有0.1%的實際增速卻出現了4.5%的美元名義下跌,這讓日本對德國的差距達到6千多億美元了,想要反超實屬困難了哦。
與日本有點類似的是巴西雖有3.4%實際增長,卻出現0.6%美元名義下滑,這讓巴西的GDP總量被加拿大所超,后者以2.24萬億美元躍居第9位。
與日本、巴西相反的是土耳其實際增速一般,卻能取得17%的奇高美元名義增幅,不清楚是因其國內大幅通脹還是匯率高企所致,這般漲幅在2024年真是太少見了。
土耳其也因此總量飆升至1.32萬億美元而能超過荷蘭、進位至第17位,它也成為少數從疫情發生以來連續GDP高漲并持續進位的國家之一,像俄羅斯、沙特等在前兩年大幅上漲的國家則因能源價格的回落而逐漸位次出現下降的。
俄羅斯在2022年時一度位次躍居前十以內、力壓加拿大而可高居第8位;沙特也能以1.1萬億美元居第17位,然而隨著能源價格連續兩年的回落而兩國的GDP增速也是連續下跌,到2024年末俄羅斯的排名已降至第11位,沙特則只能以1.08萬億居第19位了,如果今年能源價格還是繼續下降的話沙特說不定又要回到前20之外了。
綜上述說,這幾年來20強國家的GDP格局變動有點復雜的,像德國超過日本后已牢牢把持住了世界第3的位置,而像俄國、沙特等國則是逐步回到原有排名去了,略有點令人感慨哦。
還是請來看下表,具體了解20強國2024年度的GDP運行狀況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