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國粽 諸老大——2025端午文化發布會”在杭州良渚盛大召開。現場諸老大董事長吳大星先生以“當紅不讓”為核心,強調了弘揚端午文化的重要意義,堅持挖掘創造老字號非遺價值的新生,明確表示“中國粽·諸老大”對傳承端午文化和復興老字號堅守的初心;發布會上,諸老大分別與萬事利絲綢、浙江交通集團太湖高速服務區簽約達成兩項2025戰略合作協議,在各界領導、來賓的見證下,為諸老大弘揚中國端午文化注入全新動力。
湖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潘友明、徐州市賈汪區委副書記張毅、徐州市馬莊村黨委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全國三八紅旗手、馬莊香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俠女士、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志偉等各界來賓齊聚一堂,參與這場融合端午文化與產品創新的品牌盛會,共同見證諸老大2025端午禮發布與2025戰略合作簽約的至要時刻。
千年文明對話
詮釋當紅不讓
發布會上,諸老大董事長吳大星先生以“當紅不讓”為主題,為來賓帶來致辭演講,融合端午文化與良渚五千年文明的共通點,表達了自己對“紅”、對端午文化、對老字號非遺價值新生的獨到見解,講述了將粽子作為載體弘揚端午文化、做“中國最好的粽子品牌”的戰略目標的宏大愿景。
如他所言,只有文化才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文化才是品牌的情緒源泉,只有文化才能把千年端午非遺表達出來,把本次發布會舉辦地放在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世界文化遺產——良渚,是因為良渚文明與端午文化一樣可以追溯幾千年的歷史,站在人類文明坐標系的遠點,開啟跨越千年的對話,在時空里產生的共振可以引發出深度思考,7000年前良渚的稻作智慧,2300年前《楚辭》的浪漫基因,通過一枚粽子完成了跨時空的傳承,“當紅不讓”的“紅”,是文明火種永不褪色的赤誠,也是薪火相傳的端午文化,諸老大要做的就是——讓文明在煙火氣中永生。
協同發展
老字號成為城市新名片
“湖州賦能”老字號升級
湖州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這座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擁有7家中華老字號,60余項浙江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諸老大便是其中之一。
湖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潘友明在致辭中表示,諸老大從魯迅、金庸筆下的文化符號升華為城市名片,并表示湖州將持續賦能諸老大等老字號,搭建文化傳播平臺,推動"枕頭粽"從傳統美食升級為文化載體。
“徐州實踐”非遺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在2024年諸老大聯手徐州馬莊,共同推出“馬莊香包”品牌,在一年時間中,雙方團隊緊密合作,在品牌升級、創新產品線打造、銷售渠道拓展等方面都成績斐然,這離不開徐州市各級領導的支持與關懷。
徐州市賈汪區委副書記張毅在發布會上講到:馬莊香包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徐州香包文化,更是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的典范。一片粽葉裹春秋,一縷艾香傳千年。粽子與香包,一食一飾,自古便是端午的“雙子星”。粽子以粽葉裹香米,傳遞人間煙火氣;香包以絲線繡艾草,寄托祛邪納福愿。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勾勒出一幅完整且立體的端午畫卷。雙方合作不僅是非遺手工技藝與傳統非遺美食的跨界碰撞,更是一場文化承與時代創新的雙向奔赴。
戰略合作
跨界聯動,構建文化生態鏈
在“諸老大·2025端午文化發布會”上達成兩項諸老大2025戰略合作:一是諸老大攜非遺品牌——馬莊香包與萬事利絲綢簽約開展“國粽·國香·國禮”合作項目,將中式美學與美食融合,宣揚傳承端午文化;二是諸老大與浙江交通集團太湖高速服務區簽約,冠名合作打造全國首“粽子主題服務區”,將端午文化與諸老大傳承端午文化的堅守與初心展現給每一位在太湖服務區停下腳步的客人。
“國禮聯盟”展新章
馬莊香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以匠心手工制作的香包生動地展現中國傳統文化;萬事利絲綢被譽為寶藏國禮,以卓越的品質與獨特的設計贏得世界的贊賞;諸老大作為中國枕頭粽首創者,中華老字號粽子品牌的代表,在138年的堅守與創新中,加深著人們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記憶。
發布會上,三家各具特色、底蘊深厚的品牌為了文化傳承的共同目標匯聚在此,正式簽約聯手打造2025“非遺傳香·國禮新韻”的端午禮,通過“國粽、國香、國禮”的深度融合與創新,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與無限可能。
“文化驛站”拓場景
在發布會上,諸老大與浙江交通集團簽約冠名打造端午文化主題“青山綠水服務區”,雙方將共同建設全國首個“粽子主題服務區”。
吳大星表示:“我們正在構建‘文化+美食’的產業生態鏈,這些跨界合作標志著老字號正通過文化賦能拓展消費場景。”通過場景化展示、沉浸式體驗與特色產品定制,將端午文化與諸老大百年非遺技藝深度融合,為南來北往的旅客呈現“舌尖上的文化驛站”,讓高速服務區成為傳播端午文化、傳遞品牌初心的新窗口。
多元產品矩陣
六大禮系,詮釋端午儀式感
以國粽系、茶經系、非遺系、狀元系、國士無雙系、紅跡系等系列推出端午禮盒作為2025端午禮發布。其中,國粽系以中國元素:五角星、牡丹、銀杏、熊貓、龍紋、丹頂鶴、枕頭粽、圍棋為主要元素進行禮盒設計,在商務往來、親朋送禮更有面子的同時,展現出強大的民族自豪感;茶經系靈感源自《茶經·五之煮》,既是對煮茶技藝的精髓提煉,也是對茶文化的苛求,這與諸老大對弘揚端午文化的不懈追求不謀而合;非遺系以“粽子狀元”、“金獎粽子”、“非遺技藝”作為產品背書,推出多款滿足“好吃不貴”的福利市場需求的端午禮盒。
非遺復興
當紅不讓
吳大星以“不懼,不停,不讓”作為發布會的核心關鍵詞,提出自己的態度:“不懼”是對老字號非遺新生的初心堅守;“不停”是對儀式感中國禮的極致態度;“不讓”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拼搏追求。正如他所言,未來諸老大需要做好三件事:做好新工廠,做更好品質;做好文化,做更好端午產品;做好老字號非遺,做好人生,為實現老字號非遺的新生做出長期持續的努力。
從一枚粽子到一種文化生態,諸老大正以“非遺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雙向路徑,為老字號復興提供時代樣本。作為非遺復興守護者,諸老大承擔著這份社會責任,并將持續致力于挖掘復興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老字號,為這些本應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老字號品牌帶來新生,推動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動能,讓承載城市記憶的文化瑰寶綻放時代華彩,為世界非遺保護提供具有中國智慧的商業實踐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