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目前還是意向,合同沒簽署,還有變數。
消息是3月4日發布的,長江和記實業公司擬向貝萊德財團出售旗下和記港口集團80%的資產,轉讓其持有和運營的分布于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及配套物流網絡,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港口。
這里面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擬”,不是“已”。
運營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港口,這樣的生意穩賺不賠。作為運營商從內心深處不會情愿將這棵搖錢樹賣了。
李嘉誠的糾結可想而知。
和巴拿馬政府簽署的第一個合同圓滿實現了雙贏,第二個運營合同2021年才簽署,合同有效期到2047年。李嘉誠公司不久前更是投資10億美元改善港口運營環境,準備“大干一場”,為什么突然要賣?
一切源于特朗普一月份就職后對巴拿馬運河的“志在必得”和極限施壓。特朗普的風格是“一日三變”,包括全球征稅,包括要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個州…
但拿回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特朗普是認真的,一直掛在口上從未變過。魯比奧就任國務卿后立即出訪巴拿馬交涉運河事宜,告之巴方若不和美國合作,“將收回巴拿馬運河運營權”。
巴拿馬政府立即妥協,發表聲明終止和外國公司的相關合作。
嚴格意義上說,巴拿馬運河確實曾經是美國的資產,是美國歷時十年(1904—1914)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打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修建了世界級工程巴拿馬運河,在上世紀初這種工程技術也只有美國能做到。法國之前做過努力以失敗告終。
美國在運營了巴拿馬運河六十多年后于1977年將管理權交給了巴拿馬政府。
特朗普就任后,想把給人家的東西再要回來,這種出爾反爾令人不齒。但從特朗普重利益輕規則的特點看,若遇到阻力,來硬的強行“收回”可能性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商人李嘉誠“緊急避險”選擇出售是“應激反應”也實屬無奈。他實在頂不住了。如果不出清,最壞的情況在特朗普“先禮后兵”后全部被沒收。
復雜的是,收購李嘉誠港口的是美國公司貝萊德集團,還和特朗普家族私交甚篤……事實上,非美國本土商業公司也不敢冒這個風險。
但這也確實不是一個簡單的商業轉讓,牽涉復雜的地緣政治博弈。
大公網到到昨天為止已發了兩篇“評論員文章”,四篇“來論”,一篇梁振英的“商人也有祖國”。
《莫天真 勿糊涂》、《偉大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這是大是大非問題 遠非生意問題》、《為什么說長和此舉是“低效錯誤”》、《百年變局下 港企更須扛起國家責任》、《民簇大義當前 港企豈能跪低》。
“面對如此大事大義大節,有關企業當三思,應好好想想有關問題的性質和要害是什么,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什么立場、站在哪一邊。”
李嘉誠選擇出賣港口沒有問題,現在他需要選擇的是賣給誰。
李嘉誠的生意遍布全球,還有大量在香港和內地,他需要通盤考慮。一切都存在變數。
有分析認為,從行業角度看,如果中國有關部門或政府出手,結合招商局集團與中遠海運集團旗下的港口運營公司,攜手合資公司或基金等投資公司的架構,接盤長江和記港口集團80%的資產,和其持有和運營的分布于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及配套物流網絡,不失是一個充滿想象的解題思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