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陸對臺灣實施“圍而不打”的策略,即通過封鎖而非直接軍事進攻臺灣省,臺灣省能堅持多久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討論這個問題,分析臺灣省的各種物資到底能堅持多久。
以下是基于公開信息的基礎上,本人的個人推測,僅供參考與交流。
一、能源儲備
①天然氣
臺灣天然氣儲備量有限,據報道也僅夠維持為8天左右。
臺灣電力系統中,使用天然氣發電量約40%,一旦天然氣存儲量不足,電力供應必然會迅速受到嚴重影響。
由于臺灣幾乎完全依賴進口液化天然氣,如果一旦圍島,外部天然氣無法進入,天然氣儲備量一旦耗盡,則天然氣供給就會面臨癱瘓,普通居民的生活則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②石油
臺灣省的石油儲備通常被認為能維持7-10天(民用和工業用途),其他用途的石油儲備可能會維持一百多天。
眾所周知,石油用于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及發電,如果石油缺乏,將導致經濟活動迅速癱瘓。
③煤炭
煤炭儲備相對充足,大約能撐40天左右。
煤炭發電占臺灣電力結構的一大部分(約30-40%),如果其庫存耗盡后,電力系統將進一步惡化。上文提到,電力一部分是用天然氣產生。天然氣和煤炭均缺乏后,臺灣省會陷入無電可用的狀態。
④電力系統
上文提到,電力一部分使用天然氣產生,一部分使用煤炭,兩者占比幾乎八成。天然氣和煤炭均缺乏后,臺灣省會陷入無電可用的狀態。此外,臺灣缺乏足夠的本土可再生能源(如風電、太陽能)來彌補發電缺口,到時居民住房大面積停電將是常態。
二、糧食儲備
臺灣的糧食自給率較低,從2023年公開的數據來看,僅約31.67%,主要依賴進口,比如大米、小麥、玉米等。
臺灣省的有關部門曾表示,大米戰時儲備可支撐7個月,但其他食品(如肉類、油脂、加工食品)依賴高度進口,實際的支撐情況可能還會低于官方的宣稱。
在圍攻之下,臺灣省的農業生產可能因能源短缺和運輸而出現問題,由此推測,其糧食供應或在2-3個月內出現嚴重危機。
三、其他關鍵物資
醫藥及工業原料:臺灣醫藥及半導體產業所需的原料幾乎全靠進口,封鎖數周內可能導致生產線停擺及醫療資源短缺。
水資源:臺灣本地水源充足,但水處理和供水依賴,電力中斷將影響供水。
四、支撐時間預估
短期(0-20天):能源將迅速短缺,電力系統受損,臺灣省的工業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
中期(20-60天):煤炭短缺,電力全面崩潰,糧食和其他物資開始缺乏,從而臺灣省的社會秩序可能動搖。
長期(60天以上):糧食危機增強,陷入長期停電狀態,除非外部救援,否則難以支撐,社會崩潰。
五、結語
從以上分析可知,在“圍而不打”的極限封鎖情景下,臺灣的物資儲備和自給能力可能支撐1-2個月,最多不超過3個月。
能源將是第一個短缺的物資,能源牽涉眾多領域,進而引發連鎖反應,導致臺灣省的經濟和社會功能陷入崩潰,百姓的正常生活無法維系,最終可能會出現大量臺灣百姓外逃的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