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塏,浙江仁和人,字子才、號爽泉,清代著名書法家,活躍于清代乾隆、道光、嘉慶時期,雖然高塏一生布衣,從未入朝為官,但仍然以書法聞名于當世,是少數平民書法家。由此可見,通過苦練,平民也能成為書法家,也能被后人記住啊!
高塏書法學習歐陽詢和褚遂良,并在二者之間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書寫方式,結構上取歐體的工穩和標準,硬筆上吸取了褚遂良的流暢和自然,寫出了自己既流暢又工穩的書法風格,得到一致好評,被后人評價為清朝最美楷書。
對其書法有正面評價的也不乏著名的書法理論家,清代著名書法理論家阮元曾在《定香亭筆談》中認為高塏“工書,楷法極似虞永興《廟堂碑》,能詩。”《清稗類鈔》曰:“塏工行、草,尤精小楷,樹骨于率更、河南,取姿于吳興。”就是說間架結構來源于趙孟頫。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