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浙大副教授選妃”事件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連學校也被迫下場,發表辟謠聲明。
起因是有人在網上爆料,稱在浙江金華的某相親群里,有名自稱是浙大副教授的男子發帖征婚。
資料一欄中顯示,該男子今年36歲,頂級985博士畢業,是浙江大學副教授。每年收入百萬以上,家庭條件良好,是家中的獨子。
引發爭議的是,該男子要求女生一方是00后,身材苗條形象好。這不是關鍵,主要是對畢業院校要求苛刻。指明要求北大、清華、浙大、人大、上交大、復旦、南大、北師、中科院大學的本碩畢業生。
就是這樣一條征婚帖子,卻激怒了不少人,很多人怒斥這是浙大副教授在“選妃”,甚至要曝光其個人信息。
浙江大學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稱將對情況進行核實。17日當天,浙江大學馬院發布通報,稱網絡上“浙大副教授選妃”話題涉及該院的教師樓某某,經初步核實,網上發布的相關內容未經本人確認且包含不實信息。當事人已經報警,學校會持續關注。如果涉及師德師風問題,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這就很有意思了,一個教授在網上征婚,且不說信息真假,怎么就到了“選妃”的程度?怎么就能和“師德師風”掛上鉤?
“妃”一詞在古代是指妾,是封建社會三妻四妾的婚姻制度產物。一名副教授擇偶標準再高,也是個人私事。而且副教授是單身,何來“選妃”一說?
婚姻講究門當戶對,如果真如網曝截圖的說法,一名畢業于頂尖985大學的博士,年入百萬的大學副教授,找一名和自己學歷相匹配的對象,何錯之有?這不是最正常不過的標準嗎?
至于年齡上的限制,也不過是希望找個年輕的。但副教授今年才36歲,又不是56歲,找一個25歲以下的女孩,也算不上年齡懸殊,怎么就被社會所不容?
換位思考,如果這個征婚啟事中男女性別對換一下,是不是很多人都會覺得是男性在攀高枝?所謂的男女平等,怎么在一個征婚啟事中就破了防?
炒作這件事的人居心叵測,內心陰暗,試圖挑動男女對立。把一個最正常不過的擇偶標準變成了“選妃”,可見內心之酸。這名年入百萬的985大學副教授,到底選擇什么樣的對象才能讓他心理平衡?
浙江大學的反應更是草木皆兵,有人總喜歡拿學校做文章,但這件事和師風師德完全無關,學校本不應該作出公開回應。學校更無權干涉老師的個人選擇,如果各種無聊的八卦都要發表聲明,純粹浪費公共資源。
這件事之所以能夠在網上掀起輿論,其根本在于目前社會中的性別對立愈發嚴重,“撈女”文化盛行。當一個優質男拿出了自己的擇偶標準后,讓那些“撈女”受到了極大的侮辱,才會如此氣急敗壞。
不去斥責那些婚內出軌的,PUA大學生的,師生關系曖昧的,卻盯著一位單身的副教授,逼著他對自己的擇偶條件降低標準。這個人有病,這個社會有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