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鳥維修被“3.15”點名了!
作為2024年1月、10月兩度向港交所遞表的維修平臺,啄木鳥維修的財報表現其實相當不俗:2021至2023年,該公司營收分別為4.01、5.95、10.11億元,2024年上半年營收6.23億元,同比增長率45.07%;更令人咋舌的是,其上述三年的毛利率分別高達80.5%、81.4%和84.2%,堪稱精簡高效的盈利機器。
啄木鳥維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而本次預備港股上市的啄木鳥維修國際則是其在境外設立的主體。據其招股書披露,公司第一大股東為重慶啄金客,持股26.16%;第二、第三大股東王先生與王女士疑似為公司創始人王國偉、王玉華兄妹。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小米集團控股的孫公司天津金米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以及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持股88.89%的云企互聯參與了啄木鳥維修千萬級人民幣的A輪投資,成為后者股東,據招股書信息,三者當前持股比例分別為1.98%、1.98%和3.96%。
從招股書來看,作為一個發展時間并不算長的互聯網平臺,啄木鳥維修得以快速實現增長的主要原因在與高抽成與重營銷的發展模式——除了此前提到的40%訂單整體抽成比例外,據媒體報道,因為抽成較高,很多工人為了賺取更多收入,不得不報高于市場價的費用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進行亂收費。
需要指出的是,和當前很多互聯網用工新業態的情況類似,啄木鳥平臺上的工程師們亦并非公司雇員或分包商,而是與平臺簽訂合作協議的業務合作關系。在招股書中,啄木鳥維修將平臺上的工程師稱為“我們的客戶”,并表示其向工程師提供平臺服務,促成其與消費者之間的有關家庭維修服務的交易。
而與高毛利和高抽成相對應的,則是啄木鳥高漲的營銷費用。在解釋公司凈利潤由2023年前6個月的4150萬元減少至2024年同期3890萬元的原因時,啄木鳥維修表示,主要是由于平臺上服務訂單增加,銷售及營銷費用大幅增加。
根據招股書數據,公司每年在營銷上的投入幾乎為營收的半數,2021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1.78、2.91、4.94和2.99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收的44.3%、48.9%、48.9%和48%。
其特別提到:“我們能否保持或降低銷售及營銷開支在服務訂單總交易額中的占比,取決于我們能否提高銷售及營銷效率,并憑借我們現有的品牌價值及卓越的消費者體驗獲得口碑轉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