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姚俊倩
撰稿:姚俊倩、余俊茹
責編:余俊茹
律師一天天要加的群聊,可太多了。
之前為了租房加的各種租房群、隨手加的二手交易群、團購群、為了領直播資料進的直播群……
的確,很多群聊過了當時那個加入的契機點后,就沒什么太大用處了,后面充斥著無效信息了,看到煩得慌。刪了吧,覺得以后可能留著還有用,不刪的話,基本也都屏蔽、折疊了。
但這幾個群聊,律師伙伴們,真的屏蔽不得。
因為,你想要拓展的潛在客戶和案源,很有可能就藏在里面。
要是屏蔽了,不加以利用挖掘的話,可就真浪費了。
01 千萬不能折疊屏蔽的3類群聊02 如何挖掘群聊里的潛在案源?
01
千萬不能折疊屏蔽的3類群聊
1.1 老鄉會
老鄉會,是我們因為籍貫空間而認識的人群聚集地。
大家可別小瞧老鄉會的能量,咱們的老鄉群體真的很有可能能覆蓋到本地的一些政商資源,尤其是一些小企業的老板,真的不在少數。
不管群里的老鄉是在做什么,老鄉會里的每一個人,以及他們身邊的人,都可能有法律服務需求,成為我們的下一個客戶。
而且,因為老鄉身份自帶地域紐帶的加持,老鄉會里的潛在客戶對你,比對其他完全陌生的律師,會更容易產生信任。
1.2 校友會
校友會,也是大家不容小覷的客戶池子。
與老鄉會類似,大家既然都畢業于同一所學校,對你的能力和水平是有一定認知,也有對應的信任基礎的。
當然了,我知道,很多律師伙伴會說:“我是法學生,我的校友里也全是律師啊,誰能成為我的客戶?”
先不說就同一個院系而言,從法學院畢業,不一定我們每個人都做律師。
那些沒有做律師,做了企業法務的校友,是我們做企業客戶的絕佳鏈接。
而且,即便你的校友會里確實有很多都是律師,伙伴們,這也是我們的機會??!
律師的客戶,不僅能來自于這些真正有法律需求的當事人,也能來自于咱們的同行介紹。所以,同行,也是咱們不能浪費的潛在對象。
1.3 線上興趣社群
在興趣社群里,大家有相同的話語體系,興趣坐標會讓我們和客戶有更強的鏈接,更容易獲得信任。
可以是書法群、跑步打卡群、讀書群、攝影群等等,比較大眾的興趣愛好。
也可以是像高爾夫社群、馬術社群、馬拉松長跑社群、拍賣社群、藝術品收藏社群等等,這類比較高端、有錢人聚集的社群。
都是律師非常值得嘗試的切入點。
我認識的一位95后律師,在小紅書組織了一個和法律無關的興趣社群,匯集了本地一批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平時就是線上討論一些青年人關注的話題,每個月定期舉辦線下活動。
在微信上,這樣的興趣社群也是同樣的。
我們也不一定是要做法律相關的社群,也并不一定是自己來組局,只要能加入興趣社群,用相同的愛好來交朋友、鏈接到更多人,就很好了。
02如何挖掘群聊里的潛在案源?
既然這些群聊里,都很有可能暗藏著律師的潛在客戶,那么我們不僅不能屏蔽,還要主動出擊。
通過咱們的用心經營,真正在群聊里挖到案源。
2.1 多活躍冒泡: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人記住你
在這些群聊里,大家身份不同、職業不同。
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大家記住有你這么號人,讓大家都知道你是一名律師。
所以,在群聊里,咱們千萬不能當個潛水的隱形人,要經常聊天冒泡,刷刷存在感。
而且最好還要是專業存在感,讓大家在看到你發言時,都知道你是律師,都能看到你的專業價值。
具體來說,你可以這么做:
把微信頭像換成「律師形象照」
把微信昵稱換成「真實姓名+律師+title/業務領域」
當群友遇到和法律沾邊的問題,及時解答
如果在群聊規則允許的情況下,你還可以常往群里發一些生動有趣的普法卡片,向大家科普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碰到的法律問題及解決辦法。
比如,上周末是3.15,又恰逢最高法發布了新的司法解釋(《關于審理預付式消費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在這雙重熱點下,我們就可以在群里,向群里的企業老板們科普可以拿來即用的紅線清單:
也可以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提醒大家遇到這些情況,記得注意及時維權:
這樣,不用你大張旗鼓地說,看到這些普法卡片的群友,就都會知道你是律師,而且還是一位非??孔V、非常用心,而且專業在線的律師了。
而且,因為你分享的普法卡片是有用的、有價值的,也不會被認為是在水群,惹人反感。相反,大家會認為你是在非常好心地科普。
要是有人遇到類似的情況,或者有其他法律問題,也很有可能會直接掃圖片上的二維碼,想要來咨詢你。
2.2 多參加活動:把線下見面變成案源入口
不論是老鄉會、校友會還是各類興趣社群,大家都會定期、不定期的舉辦一些線下的活動。
而這,也是咱們交到新朋友、加深鏈接的好機會,律師一定要積極參與。
在活動中,我們甚至不用著急亮出自己是律師的身份,而是先交個朋友,讓更多人先通過共同的興趣或者校友會、老鄉會這個平臺,認識咱們,加上私域。
而后,再通過私域朋友圈,在潛移默化中,讓這些有了一定鏈接基礎的人,了解你的本職工作,知道你是一名專業靠譜的律師。
具體來說,朋友圈可以多發發這些內容:
勝訴案例/成功項目
新法新規新案例普法卡片
辦案過程
學習培訓
客戶好評
執業心得
運動鍛煉
假期出游
看書心得
趣事見聞
這十類朋友圈具體怎么發,可以看我們給出的范例:。
這樣我們不僅把線下的鏈接,沉淀到了私域,更是會讓他們知道你的律師身份,逐漸熟悉你的執業風格和專業能力,同時還會讓客戶更認可你專家身份之上的人格魅力。
2.3 綁定關鍵人:搞定一個人撬動一群人
老鄉會、校友會,以及各種興趣社群里,都會有那么一兩個負責組織、鏈接各個成員的關鍵負責人。
他們會比一般的成員,更加了解群里各個成員的基本情況,也更容易和每一個成員鏈接上關系。
所以,律師想要從這些渠道去獲客,最好也能和這些關鍵負責人搞好關系,讓他幫我們牽線搭橋。
怎么牽線搭橋?
大家可以試試這兩種方式:
借用渠道的名頭,舉辦一些和法律挨邊的普法活動
不論是普法講座、法律咨詢活動,都可以,只要可以舉辦,咱們就能吸引到感興趣的、有需求的人來找到咱們。
在活動現場,咱們還可以打印出一些普法常識手冊,贈送發放給來參加普法講座和來咨詢的人。
我們團隊根據不同的業務領域研發出了以下五款普法100問手冊:
在普法手冊中,我們匯集了當下相關領域最常見的法律問題,并給出解答,適時提醒客戶“請咨詢律師,獲取更詳細專業的建議”,并留下了律師的聯系方式,吸引客戶咨詢。
這樣,我們不僅能在普法活動當場刷臉,還能在活動結束后,持續影響我們的潛在客戶,刺激出ta們的需求。
把他發展成我們的案源搭子,幫我們介紹業務
比如,在老鄉會里,中小企業老板不在少數。我們就可以拜托這個搭子,遇到這些企業老板時,幫我們推薦推薦。
再比如,在高端興趣社群里,基本都是高凈值人群,我們就可以拜托這個搭子,幫我們多推廣一下。
注意,不論是什么業務,我們都要給到這個負責人一份看得見摸得著的展業物料。這樣,他在給客戶推薦你時,ta就會更有得聊。
甚至,你還可以把自己擅長的熱門法律服務都做好宣傳頁,給到這位負責人。
客戶能通過這些展業物料提前了解到,你到底擅長做什么,到底能給ta提供什么樣的法律服務,服務內容到底有哪些……感受也會更直觀。
而且,客戶想要加你微信聯系你,直接拿著這些展業物料掃碼就行,比讓你的搭子費勁地轉推你的名片給客戶,要省事多了。
03結語
律師伙伴們,這些看似“無用”的群聊里,真的都藏著咱們的潛在案源!
只要咱們多多經營,多多挖掘,就一定會找到這個案源入口的。
文中提到的譜法365項目、普法手冊、產品手冊以及法律服務產品架,我們從內容到設計都做好了,律師可以拿來即用,在這些群聊里展業拓客。
感興趣的律師,可以掃碼聯系芒芒咨詢/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