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西北唯一的文史古籍方志類專業出版機構。從出版社建立伊始,就肩負了傳承與創新的雙重使命。該社依托陜西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勢,致力于古籍整理、文物考古、地方史志,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等方面的出版工作。四十年來,三秦出版社始終秉持“傳播知識、服務社會”的初心,堅持以內容為核心,以質量為生命,出版了8000 多種圖書,涵蓋主題、學術、教育、大眾等多個領域。經過一代一代三秦出版人的深耕細作、篤行致遠、惟實勵新、精進臻善,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出版特色和品牌,成為行業內的中堅力量。先后被國家新聞出版署、原國家人事部(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授予“良好出版社”“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單位”“全國版權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2020年名列陜西省文化產業“十百千”工程的“高成長型文化企業”。出版社各項評價指標在全國古籍出版社中位居前列,在全國出版社綜合實力測評中,列文史古籍類全國第八名。
守護文化根脈 彰顯時代擔當 ——扎根三秦大地,弘揚中華文化,服務萬千讀者
文/陜西三秦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社長 支旭仲
深耕古籍文獻,守護文化根脈
地處周秦漢唐千年古都,三秦出版社擁有得天獨厚的出版資源優勢,同時也被賦予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從出版 社成 立至今,就將發掘整理周秦漢唐典籍文獻以及以金石文獻為代表的考古出土文獻,作為主攻方向,出版了一大批在海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地域文化精品。如金石文獻資料匯編類圖書,從早期的《西周金文擷英》《秦代陶文》《周原甲骨文綜述》《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到后來的《陜西金文集成》《周王畿——關中出土西周金文整理與研究》《陜西出土西周軍事銘文整理與研究》;借助出土墓志整理充實經典文獻資料的“歷代文補遺系列”,從早期的《全三國兩晉南朝文補遺》《全東魏西魏文補遺》《全北齊北周文補遺》《全隋文補遺》,到后來的《全唐五代筆記》《陜西新見唐朝墓志》《陜西新見隋朝墓志》《咸陽洪瀆原新出土碑志》;舊志等陜西地域文獻整理圖書,從早期的《長安史跡叢刊》《大明一統志》、明嘉靖《陜西通志》,到后來的《關中勝跡圖志》《乾隆〈興安府志〉校注》《弘治〈延安府志〉校注》;文史古籍文獻整理類圖書《史記注譯》《史記全本新注》《漢書新注》,到后來的《關學經典集成》《逸周書疏證》《拙軒集校注》;古籍普及類圖書,從早期的《中國傳統文化叢書》《名家評注古典文學系列》《國學大書院》,到后來的《國學百部文庫》《國學經典叢書》等。建社40年來,三秦出版社累計出版金石等出土文獻類圖書200多種;文史經典文獻整理類圖書400多種;舊志整理類圖書130多種;古籍及國學經典普及類圖書近900種。
打造學術精品,彰顯文化擔當
多年來,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三秦出版社始終牢記文史古籍出版的主責主業,深耕學術出版,從不浮躁迷失。始終從中央關于整理古籍的指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統文化重要論述和歷次來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中汲取精神力量,站在賡續文脈、培根鑄魂的高度認識出版工作,以敬畏之心、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打造學術精品。目前累計有《咸陽洪瀆原新出土碑志》《〈逸周書〉疏證》《魏石經集存》《佩文齋書畫譜校注》等 50多個項目分別入選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和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項目;有《唐墓壁畫全集·陜西卷》《陜西新出土歷代墓葬壁畫》《絲路佛教造像研究(16卷)》等 20 多種圖書項目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有《漢魏兩晉佛教編年》《元稹研究文集·新編元稹年譜》《周王畿——關中出土西周金文整理與研究》等50余種圖書項目獲得國家古籍整理專項資助。出版的精品圖書《芮國金玉選粹》《誠齋詩集箋證》《關學經典集成》分別獲第二屆、第四屆、第八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提名獎;《陜西金文集成》《中國蜀道》雙雙獲得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創造了一個中小出版社一次獲得兩項中國出版政府獎的奇跡。除此之外,還有《新編元稹集》《任城王漢墓出土黃腸石題刻全集》《〈析津志 天下站名〉校釋》《東京夢華錄》《詩經名物》等 60多種圖書榮獲全國古籍整理(全國古籍出版社百佳圖書)一、二、三等獎以及普及讀物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圖書是《陜西金文集成》,堪稱出土文獻整理圖書的典范之作,囊括了陜西從古到今發現的有銘青銅器2000件,全套16卷,是迄今為止對陜西金文資料整理最為全面、學術價值和資料價值最高的精品力作。出版后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全國優秀古籍圖書一等獎,入選全國2016年度文化遺產十佳圖書。形成國家規劃項目——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出版政府獎遞進躍升的完美鏈環,也帶動了更多的人關注和喜愛中國傳統文化。
《陜西金文集成》
加速數智賦能,深化改革創新
三秦出版社圍繞出版主業,在積累大量優質內容資源和專家作者資源的基礎上,不斷嘗試新業態多元發展,努力推動傳統內容資源與新興科技的深度融合。2014年成立了獨立的數字出版部門,2020年被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科學技術廳聯合授予“陜西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領下,三秦出版社不斷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大力開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出版項目,將其列入數字化轉型和出版融合的優質素材。先后依托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絲綢之路中國段文化遺產研究》《影像絲路》《唐墓壁畫全集·陜西卷》,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陜西金文集成》《中國蜀道》等分別打造了“絲路文化應用交互平臺”“青銅文化知識服務平臺”“基于5G技術的唐文化數字產業項目”“蜀道文化資源出版與文旅融合開發項目”等6種數字出版項目,這些項目分別入選了國家或省級文化產業資助項目。另一方面,三秦出版社立足古籍專業領域內容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碎片化標引,進一步做好知識關聯和體系化展示,打造了一系列“小而美、專而精”的專題數據庫,實現服務方式多樣化。其中,依托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元稹研究文集·新編元稹集》和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提名獎圖書《關學經典集成》等三種經典文獻類圖書資源,分別打造了《元稹研究專題數據庫》《關學經典數據庫》等。這種依托重點項目做數字資源平臺的嘗試,使三秦出版社走出了一條精品出版帶動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出版融合創新發展道路。除此外,三秦出版社緊跟時代脈絡用游戲推進跨界融合。
2016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下發后,三秦出版社積極響應,認真籌備,率先取得了移動游戲出版資質,成為陜西省乃至西北地區首家從事移動游戲出版的專業出版社,已經出版各類網絡游戲19款,其中移動端游戲17款,PC端游戲兩款,國產游戲17款,進口游戲兩款,服務游戲企業數十家。
用好版權資源,助力文化傳播
三秦出版社始終立足出版主業,堅持自主創新,高度重視版權工作,在版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方面業績突出,2022 年、2023年分別被陜西省版權局、國家版權局授予“陜西省版權示范單位”和“全國版權示范單位”榮譽稱號。
作為陜西省和全國版權示范單位,三秦出版社深化交流互鑒,推進國際版權合作,以“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絲路書香工程”等項目建設為引領,大力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通過與國外出版社合作、版權輸出等方式,先后把《凈土香積》《大唐風韻》《石頭上的中國畫》《西安碑林名碑》《史記中的治國理政智慧》《中國共產黨學習觀》《中國歷史密碼》等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作品推廣到法國、英國、日本、俄羅斯、烏克蘭、泰國、韓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用實際行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近年來,三秦出版社已累計有《中國歷史密碼——走進陜西歷史博物館(俄語)》《中國共產黨學習觀(白俄)》《中國歷史密碼——走進陜西歷史博物館(烏克蘭語)》等15種圖書入選“絲路書香”“經典中國”等項目。其中,出版的圖書《中國文明之源》《史記中的治國理政智慧》(俄語)分別榮獲國家第二十二屆、二十三屆輸出版引進版優秀圖書推薦活動“輸出版優秀圖書”獎。《史記中的治國理政智慧》(俄語)在2024中國出版“走出去”年度推薦中榮獲“優秀作品”(翻譯作品);《萌芽 成長 融合——東周時期北方青銅文化臻萃》《唐陵石刻藝術》(英文)分別榮獲陜西省優秀外宣出版物評估基礎類二等獎和特別獎。出版社連續多年入選“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 100 強”出版社,用實際行動全方位助力經典古籍和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
《中國蜀道》
培養出版人才,筑牢發展根基
人才是發展的核心要素。為加速隊伍成長,三秦出版社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堅持“內部培養為主,外部引進為輔”的原則,以傳、幫、帶的方式,根據專業人員自身情況,為其制定培養方案,開展課程培訓、輪崗培訓、導師制指導、項目鍛煉提升等培訓學習。除常規編輯導師一對一指導外,還會定期開展專業培訓。如,特別策劃的中華文明史專題系列培訓,先后邀請了中國史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張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考古學會兩周考古專委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徐良高等專家,開展“帝制時代的中華文明”“家國天下與西周文明”等中國文明史專題培訓十余次。通過高質量的學術培訓和交流活動,有效提升了編輯團隊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當前出版社87位員工中,有出版專業資質的編校人員共 38 人,其中擁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編輯共 18位。近年來,在出版專業資格考試、職稱評審、全國優秀審讀報告評選、第八屆韜奮杯陜西賽區比賽、全國性融合發展優秀人才遴選等活動中,三秦出版社員工均成績突出。高素質的編校隊伍為打造高質量出版物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注重實效的人才培養戰略也確保了出版工作和文化傳承事業始終有源頭活水。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今天的三秦出版人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強烈的歷史主動勇挑重擔,以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追求卓越,與學者攜手,與時代共舞,承古開新,再啟新程,扎實踐行新發展理念,不斷夯實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根基,服務大局,開拓創新,補短板、增亮點,推出更多高品位、高質量的好書,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創建西部古籍強社、不斷滿足讀者精神文化需求、建設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責 編 | 王越美
審 核 | 張建全
終 審 | 張嘉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