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西北唯一的文史古籍方志類專業出版機構。從出版社建立伊始,就肩負了傳承與創新的雙重使命。該社依托陜西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勢,致力于古籍整理、文物考古、地方史志,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等方面的出版工作。四十年來,三秦出版社始終秉持“傳播知識、服務社會”的初心,堅持以內容為核心,以質量為生命,出版了8000 多種圖書,涵蓋主題、學術、教育、大眾等多個領域。經過一代一代三秦出版人的深耕細作、篤行致遠、惟實勵新、精進臻善,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出版特色和品牌,成為行業內的中堅力量。先后被國家新聞出版署、原國家人事部(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授予“良好出版社”“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單位”“全國版權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2020年名列陜西省文化產業“十百千”工程的“高成長型文化企業”。出版社各項評價指標在全國古籍出版社中位居前列,在全國出版社綜合實力測評中,列文史古籍類全國第八名。
四秩耕耘路 人才薪火傳
文/郭珍珍
2025年3月18 日是三秦出版社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自1985年建社以來,三秦出版社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大力實施精品戰略,出版了一大批具有較高文化積累和傳承價值的好書,在業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樹立了良好的品牌。我是2014年進社從事編輯工作,到今年剛過十年。這十年,正是三秦出版社砥礪奮進、不斷發展壯大的十年,也正是我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實現跨越成長的十年。我與三秦出版社,從它指引我成長到我們攜手相伴,我也逐漸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成長為社里的骨干編輯。回首過往,自是思緒萬千、滿心感慨。
傳幫帶 打牢出版基礎
傳幫帶是三秦出版社一項歷史悠久的編輯培養傳統,自我進社開始就受其嘉惠。研究生畢業后,我進入三秦出版社文化遺產編輯部從事圖書編輯工作。我當時的部門主任是一位畢業于20世紀80年代陜西師范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有著扎實的學術功底、豐富的內容資源和一套獨特的員工培養體系,他非常善于根據員工的專業方向和性格特點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初來乍到,他就根據我的專業方向,讓我參加了中國辭書學會舉辦的、有著“黃埔軍校”之稱的辭書編輯培訓班,按照辭書編輯出版的要求接受從辭書框架設計到語言文字規范方面的系統培訓。隨后,他發現我在古文字方面的優勢和悟性,第二年就讓我參加了全國古籍整理出版編輯培訓班,接受專業的古籍點校、文獻整理等方面的指導。同時,他也明確知道我在歷史文化知識方面有著明顯的短板,便由淺入深地讓我編校一些歷史文化類的稿子。在我編校完之后,他會仔細查看我對稿件的修改之處,指出我遺漏和錯誤的地方,還會相應開一些書單,彌補我在知識方面的缺環。
在我看來,編輯部主任是新編輯的第一任老師。耳濡目染之下,我的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快速提高:始終牢記出版工作者所肩負的神圣使命,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從參與國家級出版項目的編輯出版到成為項目的負責人,將策劃出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的精品佳作作為自己的終生奮斗目標。在傳統的傳幫帶培養之外,2016年以后,社里按照陜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的統一部署,建立了編輯導師制,對新進編輯的培養方式、培養內容、培養目標提出了明確要求,并建立了實施推進和監督考評機制。編輯導師向學員傳授編輯出版經驗,幫助他們提高編輯出版能力,讓他們盡快熟悉出版全套流程,為未來走上編輯崗位打好基礎。編輯導師制培養效果明顯,社里每年都有數量不少的新編輯通過全國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資格考試,成為社里的儲備人才。
做項目 培養綜合能力
三秦出版社是西北唯一的文史、古籍、方志類出版社,由于專業夠精,所以很多選題都是項目或獎項申報的潛力選題。自我進社以來,每年社里都有大大小小的項目通過國家或省級出版資金的申報得以立項,或是出版之后通過參評各種獎項獲獎,這些項目除了為國家的文化積累添磚加瓦,也成為培養編輯出版人才的絕佳平臺。
項目類選題不只是出版一本圖書那么簡單,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編輯不僅需要有豐富的資源,掌握選題策劃、審稿、編輯加工等方面的技能,還要對接印刷、財務,其間離不開與多個部門、多人的配合。從選題策劃開始,編輯就深度參與其中。其間需要查閱大量資料,與作者切磋,確定稿件的體例和方向,把握撰寫進度和項目申報時間。待初稿收到,需要對書稿進行仔細審讀,指出其中的問題,返回作者處修改,如此三番。初稿確定后,就要根據申報要求填寫項目申報表格,表格的填寫非常考驗編輯的提煉總結能力和文字功底。編輯需要仔細研究申報表,從中找出自己所要申報的項目和國家倡導方向的契合之處,挖掘項目的亮點和創新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填寫,還往往需要至少兩位專家推薦。如果成功申請到了資助,就要正式進入圖書出版環節,對稿件進行嚴格的三審三校,有時還需要專家外審,其間需要不停地和作者溝通,和排版、印刷廠交流,修改稿件,選擇版式、調整版面,確定裝幀設計和印制工藝等。書稿付印之后還要撰寫宣傳文案,配合營銷部門進行圖書宣發。待正式出版之后還要準備結項,結項之后才算是塵埃落定。往往兩三個項目下來,參與其中的編輯都能有快速的成長,這是一般圖書的出版所比不上的寶貴經歷。
廣交流 拓寬眼界視野
除了內部的傳幫帶、項目培養和編輯導師制以外,三秦出版社還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提高編輯們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拓寬他們的眼界和視野。社里多次邀請專家學者及業內人士為編輯授課,如2025年5月—7月,社里開展“中國文明史系列專題培訓”,先后邀請著名考古學家唐際根、吉琨璋等10位專家學者來社里開展夏商考古、秦晉歷史等方面的系列講座,提升編輯們的學術素養,助力他們在選題方面的思考與開發;邀請行業內優秀的民營出版公司為編輯授課,如邀請果麥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專家為編輯作圖書市場分析、選題策劃與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專題講座。社里還鼓勵編輯走出社外參加各類圖書交易博覽會、學術交流研討會等,如北京圖書訂貨會、北京國際圖書交易博覽會、唐代文化史學術年會、敦煌石窟分期與斷代研究工作坊等,去調研選題,聯系作者,做好內容資源的儲備;到行業內優秀的設計公司、印刷廠進行現場觀摩教學,讓編輯清晰、直觀地了解書籍的制作工藝和印刷過程。
此外,社里還支持編輯走出去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大賽,如各個級別的編輯出版職業技能大賽、審讀報告比賽、書評大賽,除了增強編輯的專業技能,提高他們的策劃能力、文字能力,還為他們與其他出版社同行切磋技藝、交流經驗提供機會,反哺日常工作。
向未來 堅定出版信心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經過多年的歷練,很多年輕編輯已經成長為懂策劃、精申報、成果豐、貢獻大的全能型編輯,是社里的中堅力量。隨著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和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深入,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到來,出版業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同時面臨巨大的挑戰。就在不久之前,AI大模型的應用已經進入出版領域,給出版業的形態、場景等多個方面帶來了深刻影響。如何立足新時代,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創作出反映當代中國發展成就、代表各領域先進水平和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精神文化產品,同時順應新形勢,從思想觀念、出版融合、經營模式創新、版權管理、營銷推廣等方面進行系統性變革,推動出版業轉型升級,需要我們集聚更多智慧、擁有更大魄力。隨著三秦出版社走進新的時代,歷史也鏗然翻過了新的一頁。老一代的三秦出版人,經歷過艱難的初創階段,轉隸出版關系、成為市場主體的變革階段,“事轉企”的轉型階段,始終能夠上下一心、直面挑戰,守土盡責、創優爭先,這是他們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新一代三秦出版人將接過老一代人手中的接力棒,傳承薪火、賡續榮光,迎難而上、不負時代,與三秦出版社攜手走過下一個十年、二十年……
從來都是與它相伴,卻未曾想過與它相伴已有十年;從來只是關注它的現在,卻不去想它的過去和未來。三秦出版社的四十年,雖然我沒有全程參與,但是老編輯口中那一個個振聾發聵的名字、書頁中那一行行激蕩歲月的文字、一段段跌宕起伏的故事、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證書,無不在提醒我老一代三秦出版人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三秦出版社向來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優秀的人文傳統,在如今這個最接近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中華文化再次崛起,國家關于古籍出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支持也在進一步加大,我們更要堅定出版自信、堅持出版自強,以高度的出版自覺推動新時代文化發展繁榮。相信三秦出版社的發展定會越來越好,中國圖書出版的未來定會更加燦爛。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責 編 | 王越美
審 核 | 張建全
終 審 | 張嘉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