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深國交的入學考都是城中大事。
這個僅次于中考的入學考,吸引了全深圳、全中國、甚至全球的優秀學生。
去年深國交入學考火爆得不行,考試當天周邊道路大堵車,吸引了各路媒體。
然而,上周末舉行的入學考卻沒有去年那般烈火烹油的熱度了。
小紅書、視頻號等平臺不少自媒體上傳了現場視頻,并紛紛反映:
今年的考試人數有斷崖式下跌,可能只有去年的一半。
有粉絲留言說,這場考試有2000多人考試,而去年同期的考試人數確實遠超今年。
到底真實情況如何,等官方公布。
但國際學校遇冷的情況,并非獨有。
最近,上海上海某國際學校傳出學費有團購優惠,最高優惠3.5折。
消息一出,著實震驚了大家。
不過看到海報后才知道,原來團購是有門檻的,這個優惠只針對服務于臨港耀中優秀合作企業的家庭,而且必須要有3個家庭一起報名。
想要拿到3.5折優惠,可不是那么容易,明顯是一種擴大收生的營銷策略。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年頭學生之于國際部/國際學校簡直就是金娃娃。
各個學校都拼了命地在搶人!
2025年,國際學校/國際部正式進入大亂斗時代。
01
— Dr小魚 —
國際學校招生難啊
曾經最熱門的國際學校之一的深圳貝賽思學校,最近剛剛結束了第二輪入學考試。
與往年熱鬧非凡的場面相比,這次的考試有些冷清。
從報名情況來看,各校區的學生數量明顯下降。
貝賽思遇冷其實并不意外,苗頭其實從去年就開始出現了。
2024年底,貝賽思一反常態舉辦了多場校園開放日活動,要知道過去的貝賽思才懶得舉辦開放日呢。
不僅深圳國際學校招生難,上海作為國際教育高地,也出現招生危機。
有知情人透露,領科去年原本有800個考位,但實際到場的考生只有650多,光劍的到場人數也不足600,赫賢勉強招到200多名學生,圣華紫竹的招生成績稍微好一點,也只有三四百人。
到了今年,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2025年春招,光劍第一場的到場人數只有500人(19個考場,每個考場25人),WLSA上海也只有120多名學生報名。
而且七寶德懷特、平和、WLSA 上海在今年放寬了對學生的標化要求,不少學校入學考試都被認為“放水”招生。
前段時間還有消息提到,多所知名國際學校跨界搶人。
比如,北京貝賽思選址距離北京鼎石僅一街之隔,這架勢似乎就是想要和曾經的北京國際學校老大哥分一本羹。
不過北京鼎石早就有所準備。
根據一些家長反映,鼎石從去年開始就頻頻接觸二三線學校,希望吸引更多生源。
北京作為國際教育的重鎮,幾乎所有名校都想在這里爭奪優秀生源。
最近還聽說UWC準備北上,進一步加劇了這場生源爭奪戰。
總之,國際學校搶生源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如果說曾經各大學校占據一方生源,那么現在各大實力派學校已經把手申到別人的地盤了。
02
— Dr小魚 —
國際學校為何“不香”了?
今時不同往日。
隨著消費降級、出生率下降、外資撤離等一系列因素疊加,讓原本火爆的國際學校變成了“燙手山芋”。
前兩年疫情結束,壓抑了幾年的家長迫不及待想要將孩子送出國留學,再加上當時經濟下行的跡象不明顯,很多家長覺得咬咬牙還能支持孩子留學。
但是到了去年,留學斷供的新聞層出不窮,大家都能明顯感覺到經濟下滑,房價跌、消費降級,收入的不穩定讓中產家庭不敢再輕易做大決定。
畢竟誰也沒辦法保障未來會不會失業、生意還會不會一如既往、收入會不會和現在一樣多。
但是國際學費卻一如既往地一漲再漲。
就在年前,貝賽思公布了2025-2026學年的學費信息,其中小學學費已突破30萬大關。
如果中考轉軌,高中3年加本科4年的費用算起來也不是一筆小數目,于是一部分猶豫的家庭就還是選擇了高考。
另外,留學的“回本難”的問題也讓不少家長打退堂鼓。
教育成本越來越高,留學難度也越來越大,不穩定的國際形勢孩子也很難留在美國、英國工作,回國就業的薪水也不像想象中那么高。
不少家長開始思考,花大幾百萬送孩子出國讀書,短期內根本不可能回本,是否值得?
更重要的其實是,國際教育的選擇變多了。
對于部分有經濟實力的家庭,更傾向于讓孩子直接讀海外高中,接受的國際教育更正宗,將來申請大學時也更有優勢。
美高的火爆與國內國際學校的冷清呈現鮮明對比。
退一步來說,即使留在國內體制內高中同樣可以爬藤。
比如,今年在北京101中學普高體系憑游泳特長進入耶魯大學李同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還有香港方向的留學,DSE賽道上擠滿了逃離內卷的家長和學生。
03
— Dr小魚 —
公立學校國際部也不容易
國際教育遇冷是全方位的,并不只有國際學校,還有公立學校國際部。
去年北京地區第一梯隊公立學校國際部,從曾經的眾星捧月到跌落神壇。
有的學校中考出分兩天還招不滿學生,有的更是直接減分錄取...不少家長都撿漏成功了。
這些學校曾經都是搶著報名,還不一定能夠錄進去的頂尖牛校。
有消息稱,北京中考出分當天就有學生撕了北師大實驗公立國際部的票,選擇留在體制內,備戰高考。
有了去年慘痛的經歷,今年,十一學校、四中、一零一中等早在1月就開始招生。
春節過后,各大國際部的提前批招生全面啟動,招生的節奏比以前更快。
進入2月份,人大附ICC、八十中學通知了初三已經提交過簡歷并通過審核的學生,并且通知學生到校參加加試。
十一學校國際部更加急不可耐,考試結束后當晚就會通知家長錄取結果。
過去幾年,北京的公立國際部招生都有自己固定的節奏。
一般來說,3月開學后,學校會通知第一輪面試,主要根據學生的托福成績、初三上學期期末成績來決定是否錄取。
即使搶人節奏加快,但肉眼可見曾經的輝煌不再,大家對公立國際部的關注越來越淡了。
04
— Dr小魚 —
熱度下降,不代表需求下降
國際教育的熱度在下降是不爭的事實,但這不代表家長對國際教育的需求下降。
事實上,很多家長都在渴盼優質的國際教育資源。
只是,現在國內眾多國際學校在昂貴的學費之下,卻并未達到相應的質量,讓國際體系家長不得不出走海外。
特別是大灣區,國際學校分層明顯,可選擇范圍小。
大灣區仍在擴建國際學校,學校之間競爭激烈,也是市場的一場大考驗,優勝劣汰,可以把一些不好的學校淘汰出市場。
我們期待有更多高品質的國際學校涌現。
讓更多普娃有機會進入頭部學校,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