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歷史之一1940年6月14日!
這一天,德國裝甲師團氣勢洶洶開進巴黎,法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德國人的“閃電戰” 下迅速潰敗;
6 月22日,在貝當的主導下,法國毅然決然的宣布投降了!
當時的法國自譽為第一陸軍強國,擁有百萬的虎狼之師,還費盡心思的鑄建起了號稱堅不可摧的馬奇諾防線。
這是什么呢?這就是恥辱、這就是法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現在很多人一提起法國、就會提起二戰法國的投降速度,然后以冷嘲熱諷結束。
不過很多人不太知道的是:二戰后的法國應該是西方陣營里面最“硬氣”、最“自主”的國家,沒有之一而是唯一。
戴高樂當年最著名的名言就是: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而不是美國人的歐洲 。
當年法國在戴高樂的領導下實現了:核武器的自主權、直接退出北約、跟所謂西方的“敵對”國家率先建交等等。
那么這么多年過去了,如今的法國怎么樣了、如今法國的硬氣和自主還在嗎?答案是:在這次俄烏沖突的關鍵時刻,我們又看到了法國的硬氣和自主。
現在的法國不僅提出與歐洲“核共享”,還直言不諱的說:這就是為了威懾俄羅斯。
另外,其送到烏克蘭的幻影-2000戰機也在近日首次參戰,最終擊落俄軍包括34枚導彈在內的134個來襲目標。
這段時間馬克龍為了支持烏克蘭也在積極奔走,不僅牽頭召開北約30國會議,商討向烏出兵事宜,還直接將美國排除在外,儼然一副“歐洲老大”的樣子。
法國針對現在的俄烏局勢和局面,還采取了增加軍事預算的腳步;法國每年的預算將達到1000億歐元,折合人民幣超過7841億元。
那么這一切的一切說明了什么呢?我想起碼說明了四件事情!
第一,法國人不但走出了二戰的陰影,還再次擺脫了美國人的控制。現在美國人在俄烏之戰的態度大家應該都知道了,無非就是:準備拿烏克蘭的一切來換取所謂的和平。
可是現在法國的表現、法國發出的聲音,顯然是準備跟俄羅斯死磕到底、顯然是不準備跟著美國人亦步亦趨了。
第二,很多人也許不知道的是:雖然英國和法國都有核武器,但是英國的核武器實際上是被美國人控制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的話,法國的軍事裝備、軍事產業鏈、軍事實力應該是歐盟第一,北約第二。
沒辦法,當年法國人想擺脫美國人的控制、當年法國退出了北約;這也意味著法國人只能自力更生、自成一派了。
于是乎,法國是有著自己的武器生產系統、武器裝備系統的,美國人想“卡脖子”也是辦不到的。
第三,法國靠著自己的軍事實力、靠著自己的決心和勇氣,現在已然成為了歐盟的領導者了。
馬克龍組織30多個國家在巴黎開會,主要研究的就是向烏克蘭派兵的問題。
現在我們通過法國的態度也可以看出來,也許當下俄羅斯最大的麻煩不是烏克蘭、更不是美國,而是法國了。
最后我想說,法國近期在俄烏沖突中的表現和執行力,那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現在的法國早已不是二戰時期的法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