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24歲的德國女攝影家赫達·莫里遜來到中國。
在北平(北京舊稱),她被一座偏遠寺廟里的壁畫深深震撼。
“西山最有意思的寺廟是法海寺,這是一座不大而頗具景致的的寺廟,它以保存完好的明代壁畫而受人關注,壁畫在大殿的墻上,永遠位于陰暗處,處于非常好的保存狀態。”
赫達·莫里遜拍攝
4年后,另一位英國女記者安吉拉·萊瑟姆來到中國,參觀完法海寺后震驚地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這幅深藏不露、迄今默默無聞的壁畫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繪畫作品之一......我敢說自己從未見過其他任何繪畫能具有那么崇高和迷人的風格。”
這篇名為《發現法海寺》的文章刊登在了1937年《倫敦新聞》畫報上,她的高度評價和實地拍攝的照片,也引發了海外學者對法海寺的高度關注。
安吉拉·萊瑟姆拍攝
當年莫里遜與萊瑟姆拍攝的殿內羅漢佛像,均在曾經動蕩的年代里被摧毀,今日再無緣得見,然而幸存下來的壁畫 :媲美敦煌,無一廢筆。
法海寺壁畫(局部)
在法海寺西南山坡上,立著一座墓碑。
碑文由六朝元老,明初重臣胡濙所寫,而墓碑的主人,卻是一名太監。
李童,字彥貞,號樸菴。
一生伺候了明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景帝朱祁鈺五位帝王,而法海寺正是在他的主持下修建完成。
位于法海寺旁的李童墓碑
明朝宦官當權,李童作為御用監太監,受幾任帝王重用。
他多次隨朱棣北征,深入到蒙古作戰。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病逝于榆木川,李童便是護送其遺體秘密回京的親隨之一。
此后他又隨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的叛亂并隨駕出喜峰口,征討蒙古兀良哈惕部立功;明英宗更是賜其玉帶蟒龍,可謂極盡榮耀。
胡濙在其碑文上寫:“公重念列圣寵錫,洪恩無由補報,遂將所賜段絹銀鈔并罄傾己橐,易買木植顏料磚瓦,於都城之西翠微山創建梵剎一所。”
說他感念皇恩,無以為報,于是將得到的賞賜和積蓄全部拿出來,集資修建一座寺廟,即后來的法海寺。
翠微山中的法海寺
赫達·莫里遜拍攝
但我們結合當時背景,其實不難發現李童的私心。
“宮刑施之,絕人生理,老無所養,死無與殯,無罪之鬼,無人除墓草而奠懷染......”
對于沒有后嗣,死后也不能歸葬祖墳的太監來說,寺廟就成為了他們信仰和歸宿所在,他們不惜花重金建廟修寺:“假藉佛宮垂不朽”。
清人龔景瀚就提到:“環城之四野,往往有佛寺,宏闊壯麗奇偉,不可勝計。詢之,皆閹人之葬地也。”
而法海寺無疑也是李童為自己身后尋求的歸宿所在,但那時的他絕無法想到,自己的這一個決定,竟創造了中國古代繪畫藝術史上的奇跡。
北京碧云寺
太監于經和魏忠賢都曾花重金擴建此寺
但二人均獲罪未能葬于此地
北京智化寺
原為太監王振的家廟
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歷時近5年,法海寺終于修建完成,英宗朱祁鎮親自賜名,寓意佛法廣大,宛如大海。
法海寺建成后第十年,65歲的李童因病去世,死后如愿藏到了法海寺旁,他也是明朝太監中少有的得以善終的一位。
殿內“李童像”(左起第一尊)
如今也已被摧毀不在
此后朝代更迭,歷史變遷,曾經輝煌的法海寺逐漸被遺忘。
民國期間,荒廢的法海寺一度成為士兵和乞丐的落腳點;日軍占領北平時,法海寺周邊松柏大量被砍;隨后藥師殿和天王殿又相繼倒塌;殿內的雕像也遭到摧毀:
“金絲楠木雕的佛像,還有羅漢造像,全砸光了。”
幸運的是,大雄寶殿的壁畫逃過了歷史上的重重劫難,歷經近600年,為今天的我們帶來一場無雙的視覺盛宴。
法海寺大雄寶殿前有兩棵巨大古白皮松
據說已有800到1000年歷史
在漫長的歷史中
它們便是法海寺的無言守護者
赫達?莫里遜拍攝
法海寺大雄寶殿的六面墻上,完整保留了十鋪壁畫,那是現存中國明代壁畫的最高水平:
“線條流暢,色彩濃麗,天衣飄動,漫筆生輝,諸如梵天肅穆,天王威武,金剛剛毅,天女嫵媚,鬼子母慈祥,兒童天真,都真切生動……”
法海寺壁畫(局部)
推開大雄寶殿的大門,一個佛國世界就此在我們面前展開。
進入大殿,映入眼簾的首先便是三幅 祥云圖,它們原是大殿內三世佛塑像的背景裝飾。氣勢宏偉,層層祥云,繚繞滾動翻騰,扣人心弦。
東西山墻兩壁,繪有佛眾赴會圖 二幅。
長22米(東西山墻各11米),描繪的是佛祖講經說法、佛眾菩薩赴會參禪的畫面,每壁繪有一飛天、四菩薩,五方佛(東西壁合成十方佛),六觀音,合計32位佛眾諸神。
當初18羅漢的塑像,也正是置于佛眾赴會圖之前。
佛眾赴會圖(東)
請把手機橫過來欣賞
佛眾赴會圖(西)
請把手機橫過來欣賞
大殿后墻壁兩側為長14米的帝釋梵天禮佛護法圖 。
描繪以帝釋梵天為首的二十諸天禮佛護法的行進隊伍。
帝釋梵天禮佛護法圖(東)
請把手機橫過來欣賞
帝釋梵天禮佛護法圖(西)
請把手機橫過來欣賞
此外,還有極為精妙絕倫的 三大士圖,位于大殿扇面墻后面。
水月觀音
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不管從整體還是局部,法海寺壁畫的恢弘和細膩都超乎想象。
工筆重彩畫大家潘杰茲先生曾說:
“予平生所見古壁畫甚多,嘗言細密當推法海第一”。
舒乙先生認為“法海寺壁畫就是中國的西斯廷”:
“看過法海寺的壁畫之后, 第一個感覺是北京人白當了 ! 那里有頂精致、 頂豪華、 頂完整的明代大幅壁畫。最美麗的存在原來就在這兒 !”
法海寺壁畫(局部)
以壁畫中最受推崇的《水月觀音》為例。
水月觀音的薄紗披肩:“細如蛛絲,薄如蟬翼”。
而且整件披紗由無數精致的六棱花組成,用白云母勾勒,每一個花瓣又由40多根金線組成,其細微與精妙再難以復刻。
水月觀音(局部)
“水月觀音”中所有的輪廓線均采用“瀝粉堆金”的畫法勾勒,每一條輪廓線都獨具浮雕般的立體效果,整個畫面瓔珞繽紛、光華燦爛。
水月觀音(局部)
每個細節,都令人嘆為觀止。
水月觀音中韋馱像
水月觀音中善財童子
水月觀音中金毛吼
水月觀音中白鸚鵡
法海寺的壁畫可謂集明代工筆重彩繪畫技藝之大成。
77個人物,姿態各異,栩栩如生。
“天衣飛揚滿壁風動”。
壁畫將鐵線描、釘頭鼠尾描、游絲描和行云流水描結合起來,筆法豐富多變,用筆一氣呵成,竟無半點描摹補涂的痕跡。
帝釋梵天圖(東)局部
帝釋梵天圖(西)局部
不同于明、清壁畫受到同時期水墨畫的熏染,法海寺壁畫繼承并發展了唐、宋以來,重彩的畫法,大量使用純天然礦物質和植物顏色。
工匠畫師們將藍寶石、綠松石、瑪瑙、紅珊瑚、白云母等原礦篩選、研磨,做出的顏料,歷經百年,始終鮮艷奪目。
甚至大殿內一些遭到被雨水侵蝕的地方,現在去看,顏色依舊絢爛。
此外,法海寺壁畫采用“疊暈烘染”的上色技巧,就是將顏料層層疊染,有些部位一種顏色,由淺到深疊暈烘染達到七層之多,極費時間精力,但出來的效果卻層次分明,美得驚人。
赴會圖(東)局部
普賢菩薩(局部)
皇家畫師們還將貼金、混金、描金、撥金等難度極高的瀝粉堆金技法都用在了創作中,不僅為平面的畫面增加了立體效果,流動的金色更讓整個壁畫顯現出一般繪制材料難以逾越的色彩意蘊。
"用手電筒打過去,金碧輝煌,真是不得了。”
帝釋梵天圖(東)局部
帝釋梵天圖(東)局部
法海寺的壁畫,是每一個飾品,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細節,都值得細細品鑒。
僅在菩提樹天的服飾中就出現了鳳舞、龍翔、牡丹、菊花、云團等近十種不同的紋樣形式。
帝釋梵天圖(西)菩提樹天
帝釋梵天圖(西)菩提樹天(衣紋局部)
帝釋梵天圖(西)菩提樹天(衣紋局部)
通過放大鏡,可以看到壁畫上的動物,毛發根根分明,甚至狐貍耳朵上的毛細血管,也被精致地刻畫了出來。
(一個小彩蛋: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壁畫中瑞獸的每只眼睛都宛如一只靈動的小鳥。)
帝釋梵天圖(西)局部
帝釋梵天圖(西)局部
普賢座下六牙白象,只用淡墨一勾,從筆勢的頓挫轉折中,巧妙地表現了象體的蜷伏著的沉重厚碩的質感。
普賢菩薩(局部)
赴會圖中的幾處花草,極不起眼,但當你放大去看,實在不輸給任何一個偉大的花鳥畫家,甚至你仿佛能夠感受到它好像透過了積年的塵埃和陰暗的光線,散放著清香。
赴會圖(西)荷花
赴會圖(東)牡丹
法海寺歷時4年8個月完工。
當時參與寺廟建筑、壁畫繪制的畫師工匠共有169人,其中宮廷畫士官宛福清、王恕,畫士張平、王義、顧行等15人的名字被鐫刻在了寺門前的《楞嚴經幢》上,更多的畫師工匠的名字已經淹沒在歷史中,再無人知曉。
唯有這滿墻精彩,向后人傳遞著那些偉大畫家的不朽。
文殊菩薩(局部)
文殊菩薩訓獅人(局部)
普賢菩薩(局部)
今天如果去法海寺,細心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大殿北壁上有釘子的痕跡。
那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曾經落腳在那里的人,為了拉繩晾衣服所釘。
而那七顆釘子卻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聽聞這個消息后,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葉淺予立刻文物局匯報情況,并提出了保護意見;沒過兩天,時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的徐悲鴻擔心壁畫再出閃失,再次上報文化部;不久,文化部部長茅盾發出公函,要求一定要保護好壁畫。
就這樣法海寺壁畫在被大面積破壞之前,得到了細心的保護。
壁畫上釘釘子的痕跡
而在法海寺的故事里,還有一個名字不得不提。
吳效魯。
在那動蕩的10年里,他是唯一的守廟人,憑借一己之力護住了大雄寶殿的壁畫,護住了這份藝術史上的無雙瑰寶。
我們不知道當時的具體情境究竟是怎樣的,但卻可以想象得到,面對氣勢洶洶、拿著打砸工具的人,這位老人是何等睿智、勇敢、堅定。
可以說,如果沒有他,這些舉世無雙的壁畫如今可能就蕩然無存。
20世紀70年代,74歲的吳效魯去世,他沒有選擇回到家鄉祖墳,而是留下遺愿:
“活著我要看著法海寺壁畫,死了你們把我埋在法海寺旁。”
據說在法海寺的東北角山坡上,有一個簡單的墳塋,沒有墓碑,走過去甚至不知道墓主人是誰,而那便是吳效魯的墓穴,死后他亦默默守著心愛的壁畫。
帝釋梵天圖(東)局部
帝釋梵天圖(東)局部
雖然圖片不及實物百分之一的美。
但我看著這些圖片,卻總忍不住紅了眼眶,發自心底的想要去感謝那些歷史上留名或者默默無聞的人。
感謝他們,成就了這份不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